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志彬 《新长征》2009,(10):36-37
“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所确立的宏伟奋斗目标,从“解决温饱”,到“更加宽裕”;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全面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样 ,就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展现于世人面前 ,并且全面提出了建设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我国目前所达到的“总体小康”相比 ,内涵更加丰富 ,它不仅仅意味着经济更加发展 ,而且要求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实践》2002,(11):26-27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之所以确立这样的奋斗目标,是因为:在实现现代化战略第二步目标时,人民的生活虽然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相似文献   

4.
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求是》2002,(2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头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又吹响了向新世纪更高目标进军的号角。“小康”一词,源自《诗·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礼记》也提到了“小康”,它描绘了古人对宽裕、殷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历朝历代都没有真正实现过小康的理想。只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小康才从理想变成了现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  相似文献   

5.
一、全面小康社会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二十一世纪头 二十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 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 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 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对全面小康社会内涵的具 体描述。 在深刻领会和分析全面小康内涵及评价指标体 系设置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初步设想全面小康社  相似文献   

6.
(下转第34页)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对于民族地区来说,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还要走漫长而艰苦的道路,我们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一)民族地区必须深刻理解和认识我们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二步目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这个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对于民族…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既是基于对我国国情的认识,也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继续消除局部贫困的阶段。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在二十世纪末全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也就是初步达到小康水平。这种小康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讲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8.
小康社会和小康生活,是中华民族广大民众自古以来的美好理想。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最早地规划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并把第二步界定为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目前我国已总体上达到小康,只是这种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因此要向更高目标的小康前进。党的十六大的一个重要贡献是,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07,(11):39-40
扩大民主成为全面小康新目标十七大报告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五项新要求之一,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加丰富、更加完备。  相似文献   

10.
汪慧 《求实》2003,(Z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 0年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 ] 他同时指出 :“为实现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奋斗目标 ,发展要有新思路 ,改革要有新突破 ,开放要有新局面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1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政府 ,在公务员。因为公务员是所有政策制定和实施等政府活动的承担者 ,政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务员素质的高低。一、“全面小康”对政府公务员素…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末,我们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又适时地提出了在21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凝聚党心、鼓舞民心的宏伟目标。人们都在以各种方式描绘和憧憬着未来小康中国的美好前景。近日,本刊特约记者刘长泽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走访了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社会制度比较教研室主任刘海涛教授。记者:从邓小平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我国经济建设战略步聚提出,到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着重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  相似文献   

12.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庄严宣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一、小康的提出“小康”这一概念最早出自我国《诗经》,《诗·大雅》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礼运》一书中,则把小康作为与大同社会相对的一种社会模式。邓小平最早提出“小康”这一概念是在1979年12月6日,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相似文献   

13.
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的新突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我们认为,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定要深刻理解新世纪小康建设的新内涵,正确把握我国农村小康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创新思维,改进策略,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的新突破。一、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前进“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阶段。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推进,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飞跃。新世纪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是要达到更高水平。正如党的十六大的正确判断,我国上世纪末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在2010年要建立一个惠及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解决全国十几亿人口过上小康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勾画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科学内涵第一,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从长远发展看,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分为“初级阶段”和“发达阶段”等若干阶段,从近期发展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可以分为“小康社会”和“中等发达”等若干阶段。据此,实现小康目标,就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一个贫困的中…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全球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要求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基本判断是两个结论:一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二是“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国际上对小康生活或小康社会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目标,小康是中国的一个特有概念。这里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 ,强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使“社会更加和谐” ,指出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技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充分说明“建立和谐社会 ,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 ,指出“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党在新世纪带领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的起点。“小康社会”,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只有让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过上殷实的生活,才算真正实现小康。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福利彩票的发行开辟了一条向社会筹资、兴办社会福利事业…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在本世纪头 2 0年的奋斗目标 ,对于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就此谈点学习体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是对“三步走”战略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小康”一词源于《诗·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西汉《礼记·礼运》篇也提到“小康” ,是描述理想社会的一个词语。所谓“小康”社会 ,是仅次于“大同”社会的理想社会 ,有“安康”、“康乐”社会之意。 1979年 ,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国情出发 ,第一次用“小康”这个概…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战略部署,深刻反映了老百姓的愿望和要求,对全国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过上小康生活是中华民族的世代追求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春秋时期的《诗经》。《诗·大雅·民劳》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里的小康是安定的意思,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古代的思想家们,曾经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赋予它很多思想内涵。在孟子眼里,小康就是“不饥不  相似文献   

20.
“小康”目标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凯 《求实》2004,(Z1)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的头2 0年中“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经步入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进发的新的历史阶段。为此,全面认识“小康”目标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关系,是我们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内涵及其重大历史意义的重要理论前提。一、中国现代化建设“小康”目标的提出“小康”一词,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社会概念,该词最早见于古代典籍《诗经》和《礼记·札运》中,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关于人类理想社会模式的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