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华池县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地位独特的革命老区。1929年建立党组织,1934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在华池南梁创建了西北第一个陕甘边苏维埃政权——南梁政府,开辟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华池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萌芽、创立、巩固、发展和完善,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2.
在甘肃庆阳召开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学术研讨会,集中了全国范围内党史、军史、国防、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进行相关研究的高精尖专家学者,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硕果仅存"的原因、历史贡献、革命人物、南梁精神、红色文化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在史料挖掘、观点提炼、课题论证上进一步填补了研究空白,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3.
习仲勋在总结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创建陕甘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决策。他制定了创建南梁根据地的策略,从南梁实际出发,实施了一系列发展南梁的政策,使得南梁得以繁荣和巩固,最终“硕果仅存”,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全国抗战的出发点;南梁革命根据地“硕果仅存”的基本经验对当时其它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西北中国共产党人,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在陕西、甘肃边界地区建立的一块革命根据地。陕甘边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的三次大规模军事"围剿"的胜利,使陕甘边根据地发展为幅员广大的陕甘革命根据地,也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在西北任务的完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张曼  庞宇瑶 《传承》2015,(1):20-21
陕甘边苏区的红军干部学校是以刘志丹、习仲勋等革命先辈们在创建和发展陕甘边根据地的过程中建立的。陕甘边苏区红军干部学校为陕甘边党和红军培养了一大批干部,为陕甘边苏区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斗争的最大成功经验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结合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等具体环境,坚持走井冈山道路。习仲勋同志作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这段时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思想。系统而有层次地对习仲勋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时期军事思想进行哲学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开展武装斗争,在陕西、甘肃边界地区创建的一块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实践,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8.
赵晓燕 《传承》2015,(2):20-21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西北共产党人坚持工农武装割据的结果。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也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5,(7)
习仲勋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陕甘边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党的革命及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艰难环境中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土地政策、商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以及其他政策措施,繁荣了边区经济,巩固及奠定了根据地,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百年·记忆     
《小康》2021,(15)
正【1932】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立1932年12月,谢子长、刘志丹等领导的陕甘游击队改编为红军,开始创建以陕西耀县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翌年11月,开辟以甘、陕交界的南梁地区为中心的新根据地。1934年11月,正式成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  相似文献   

11.
南梁精神是陕甘边根据地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共革命史和革命精神史的角度出发,梳理南梁精神的形成背景,阐述在党的革命精神的发展脉络中,南梁精神对之前革命精神的传承与超越,以及对党革命精神基本要素的丰富与创新,旨在凸显南梁精神的独特性,论证其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链条中的承前启后作用及时代价值。紧紧围绕南梁精神本身,通过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有助于在中共革命精神谱系中深化对南梁精神内涵、特征和时代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习仲勋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与刘志丹、谢子长一道,共同创建了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习仲勋作为陕甘边区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坚决贯彻执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本文记述的是他在陕甘边区重视做好统战工作的几件事。  相似文献   

13.
张曼  ;庞宇瑶 《传承》2014,(12):18-1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发动的三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不仅巩固和发展了陕甘边苏区,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反"围剿"斗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习仲勋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呖史功勋。习仲勋同志因病于2002年5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今年是习仲勋诞辰100周年,笔者从习仲勋辉煌业绩中梳理出他在统一战线工作领域中的成就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5.
习仲勋,陕西富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在西北地区从事学生运动、农民运动,并在西北军中从事兵运工作.1930年后,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是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始人刘志丹的亲密战友、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外国语学社是建党时期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为全国各地离开家庭和学校、要求进步的青年搭建赴俄学习的平台,也为处于秘密状态的上海党组织提供了公开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所。这所学校从创办之日起就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呈现了独特的办学特色,体现为办学理念具有开创性,重点开设俄语课程以利革命青年留俄之需;课程设置凸显灵活性,把外国语教学与革命理论相结合;课外活动体现革命性,强化青年团员的实践历练;合作办学彰显国际性,培养中国革命亟需的领导型人才。外国语学社推动了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干部队伍的壮大,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23)
<正>"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中国美术馆揭开面纱。中国画《习仲勋在南梁》描绘了年轻革命家习仲勋"敢为人先"的故事。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慎海雄表示,广东美术是见证中国伟大飞跃的历史缩影、时代先声,是中华民族审美自信的很好体现。  相似文献   

18.
《人大研究》2014,(1):50-50
华池县位于甘肃省最东部,距革命圣地延安190公里,全县总土地面积3791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3.2万人。华池是革命老区县,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2012年底,全县地方生产总值80.03亿元(含油田),固定资产投资72.36亿元,财政大小口径收入分别为3.2亿元和2.07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19040元和4155元。  相似文献   

19.
为使体育事业的发展适应各项建设事业大跃进和技术革命、文化革命的新形势,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经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创办"湖南体育学院"和"湖南体育学校"各一所,均在本年秋季招收新生。湖南体育学院是一所体育专业的高等学校,培养中等以上学校的体育教师、专项运动教练员和体育科学研究工作者,今年招收篮球、排球、田径、体操、足球、乒乓球,  相似文献   

20.
南梁政府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照金根据地薛家寨失守以后,陕甘红军在一九三三年冬开辟南梁根据地后,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正式成立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简称。因为政府驻地在南梁,人们都习惯称为“南梁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