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群众是小康建设的主体。要建小康区,必须先育小康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小康建设的主体力量,这是我们顺利实现宽裕型小康目标的根本保证。一是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为高标准小康区建设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引导全...  相似文献   

2.
在邓小平理论中,小康社会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小康”概念的提出到小康社会恩想的系统形成,经历了一个酝酿和发展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小康社会思想酝酿时期、小康社会思想形成时期、小康社会思想丰富和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
“全省农村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00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三个基本”目标的第三个目标。如何用科技向农村达小康注入新内涵,加快我省达小康步伐,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要向农村达小康注入科技内涵达小康,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黄梅县结合农村实际,围绕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黄梅的战略目标,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三户一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深受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张志 《小康》2007,(9):80-81
小康的主体是人,是人的小康,因此生态小康的本质要求可归纳为四句话:一是绿色的,二是健康的三是和谐的,即要有社会和谐,四是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向着率先全面达小康目标奋勇前进的决战决胜之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广陵区委组织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率先达小康,建设新广陵”目标,在提升干部能力、优化班子功能、强化工作执行力、完善保障机制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实现“三年倍增,五年再造一个新广陵”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7.
小康建设的灵魂和根本——运城地区“达小康导引工程”的实践与思考运城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课题组2000年全省农村基本实现小康,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十五大精神提出的“三个基本”目标之一,也是今后三年农村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很明显,这里的“小康”指的是“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后来儒家创始人孔子阐释“大同”、“小康”思想时。把“小康”视为“大同”的前一阶段,指以天下为家,靠礼仪关系来维持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积极参与小康建设“大合唱”文/张志伟大同市南郊区是省委确定的全省小康示范县区之一。宣传部作为区委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农村达小康这一主题B.积极参与“大合唱”.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功能作用,为小康建设播技助威。一、抓观念更新,清除奔小康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十论”。一是“小康论”。同步小康不等于同一水平小康。十八大确定的GDP翻一番是就全国而言的,各地区开发强度不同,增长速度应该也不同。不能按照到2020年全国人均GDP的平均值,倒推本地区的增长速度,并作为本地区五年规划或年度计划目标,更不能层层分解加码考核。去年经济工作会议总书记讲了这一思想后,各地区纷纷下调增长目标,更加贴近实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