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闻监督体现了法治原则,能有效推动和促进司法公正。但由于在监督主体上尚未解决合法性问题,在监督的具体程序上尚存在弊端,所以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不能将法治引入新闻监督以加强和促进新闻体制改革,就会影响新闻监督的力度,进而影响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
王丽娟 《法制与社会》2013,(33):285-286
媒体监督在促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媒体监督权的充分行使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实现,另一方面,审判独立最终的核心要求法官独立断案。媒体监督一旦缺乏制约或运用不当便可对司法公正造成负面影响,从侧面妨碍或破坏司法公正。媒体监督与审判独立在宪政意义上是统一的,两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司法公正,如何正确调和媒体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关系,使两者在维护司法公正的道路上相辅相成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重要作用入手,针对目前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影响司法公正的不当新闻舆论监督现象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冲突的办法。倡导新闻媒体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正确发挥新闻舆论对司法的监督作用;同时强调司法人员要克服外界因素的干扰,提高自身道德、法律素质,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司法公正的呼声日益强烈。传媒监督因其居于舆论的主导地位而成为我国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的一支重要力量,对遏制司法腐败、维护社会正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对传媒监督的制约机制,传媒监督对司法公正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正确处理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的互动关系,分析传媒监督存在的误区及原因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监督机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论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莺 《行政与法》2004,(4):43-45
新闻自由和司法公正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两大支柱,是两个不同的价值体系。但随着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新闻舆论监督的日趋活跃,新闻与司法之间不免发生错综复杂的关系。如何辩证地看待两者的关系,构建合理的运作规则,是妥善处理两者冲突,真正实现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媒体监督司法活动有利于司法公正,但媒体若过度介入,易影响司法机关公正断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互动关系,合理调整新闻媒体报导司法活动的限度,寻找两者双赢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7.
舆论是制约和监督权力的锐利武器,在法治国家,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最终目的一致,存在利益的契合点。但是,由于价值取向不同,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有着天然的排斥性,传媒监督有时也会干预司法独立,影响司法公正。在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应把握好各自的度,寻求两者的平衡,使两者都能在维护社会正义方面发挥较大的效能。就目前情况而言,制定一部《新闻法》是大势所趋,使传媒监督有法可依,共促社会法制进步。  相似文献   

8.
范鑫爽 《法制与经济》2013,(5):54-55,57
法院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健全,对规范和引导公从行为这,完成司法的社会责任起到了推动作用,实现司法公正目标需求与媒介监督本能需要的契合。  相似文献   

9.
论传媒与司法关系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向新闻媒体公开,接受传媒的监督,是一国司法民主、公正的标志。但应当看到,传媒监督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起到宣传社会主义法制、推进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的作用,也可能成为破坏司法独立、损害司法公正的工具。随着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传媒监督的积极活跃,传媒与司法之间的冲突日趋明显和频繁。如何探索二者的最佳平衡点,使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既相互促进又互不侵犯,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从传媒与司法冲突的分析入手,重构两者的关系,以最大限度地缓解两者的冲突和对抗。  相似文献   

10.
赵中颉 《检察风云》2006,(12):52-53
近年来,随着新闻监督深度的挖掘和广度的延伸,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逐渐浮出水面,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刘菲  张红星 《法制与社会》2013,(17):120+128
"校长带幼女开房案"折射出了网络舆论对于发现犯罪线索、监督司法程序承担着越来越显明的责任,同时,不同媒体对该案的大肆报道,究竟是否给予一些虚假新闻以可趁之机,同时是否会对该案的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也值得我们深思。舆论监督和司法公正之间总是有着爱恨交织的对立统一关系,如何建立两者的良性互动机制,本文予以展开。  相似文献   

12.
张鸣飞 《法制与社会》2011,(28):137-137
新闻审判是指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利用媒介传播资源,对司法案件审理进行主观式的判断,是影响和妨碍司法公正的不良行为,也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司法工作需要社会舆论及新闻媒体的监督,但是新闻司法监督绝不等同于新闻审判。本文从分析新闻审判的基本特点入手,着重研究新闻审判行为出现的原因,同时就如何有效防范新闻审判行为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在以确保司法公正为目标,以健全司法制度、强化权力监督、推进司法改革为内容,开展着历史上时间最长、力度最大、影响最广的司法队伍集中教育整顿。各级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正以干事业、争一流、创业绩的良好精神状态,为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而努力工作着。作为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新闻舆论监督,无疑为遏制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发挥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但在现今,以新闻监督之名行新闻干预之实的事例不少,从一定意义上说,舆论监督的滥用和误导,诱发着新闻腐败,影响着司法公正。笔者试就如何把握舆论监…  相似文献   

14.
司法公正与社会稳定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司法公正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和保障,社会稳定是公正司法的重要基础。当前司法理念落后、职业道德缺失、司法能力不强、司法行为不廉、关系处理不当、网络媒体干预等已成为影响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必须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继续加强司法职业道德建设,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关系,努力加强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依法理性处理和引导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5.
马静 《法制与社会》2013,(29):189-190
当下中国的媒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着,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主体已经逐步介入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当中,而且这种趋势日益明显。其介入领域自然也包括了司法活动,随着媒体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强,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目标实现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凸显。而公证处开展公证活动最主要的职能,就是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进行"公正性、合法性"的证明。所以,如何在保障媒体正确行使监督职能的同时,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使两者在平衡中稳步发展,是摆在公证处面前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是宪法赋予的两种公民基本权利,具有天然的冲突。舆论监督在监督司法审判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缺陷和我国的具体现状,容易侵犯公民获得公平审判的权利。本文认为司法公正与舆论自由之间的价值平衡与利益考量都要以司法公正为最终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对司法的监督有多种形式,其中人大的监督是最具权威性的监督。因此,人大不仅要勇于监督、敢于监督,更要善于监督,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探索出了一些对司法工作有效的监督形式,对司法公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践中,一方面监督司法仍然存在着机制不够完善,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另一方面,司法机关执行法不严、程序意识缺失、枉法裁判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司法裁判的公正性与社会公众的预期有较大差距,如果不加强对司法机关的有效监督,司法公正就难以保证。本文从人大监督是司法公正的有效保证入手,重点阐述我国人大监督司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人大监督机制保证司法公正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传媒与司法的关系问题,是当前热点问题,关乎自由和司法独立两大价值追求,两者既有冲突性,也有一致性。本文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减少司法公正和传媒监督的冲突,实现二者契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方明杰  王治军 《政法学刊》2007,24(2):120-124
媒体监督对于司法独立而言,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法制观念的增强,新闻界和司法界的互动日趋频繁,随之也带来了许多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应借鉴中外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协调两者的关系,以实现其“双赢”和司法公正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石静 《法制与社会》2013,(23):107-108
随着公民法制意识的觉醒和提高,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关注和监督也越发执着,产生的效果也是有利有弊。本文从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相关概念出发,阐述了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而对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