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西部地区消费者权益侵害的现状 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西部地区的代表联名惊呼:"猕猴桃喷施膨胀剂增大,黄鳝喂避孕药增肥,馒头用硫磺熏白,猪肉里注水,大米用毒油抛光……消费者还敢吃什么?"2000年,陕西省各级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投诉28892件,比上一年增加10%;西安市消费者协会受理的投诉达16000多件,市质量监督系统收到的投诉高达7000多件.从投诉的问题看,由原来的家电、服装到现在的电脑、手机甚至上网,只要是产品或服务,关乎到质量,就会有投诉;并且有关服务质量的投诉也呈上升趋势,电信、交通、旅游、住宿、就餐等行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谈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文娟  柴丹  陈景玉  李尚禹 《学理论》2010,(21):149-150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被世界各国所关注,它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而且还影响到食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直接影响中国食品安全主要有:农、兽药残留、环境污染和生物毒药等食源性问题。同时,不科学的食品加工过程和不卫生的经营过程都是增加食品不安金隐患。特别是政府职能监管不力以及食品卫生法制法规不健全都是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和监督力度,建立和完善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体系以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保障中国食品的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3.
《民主》2015,(2):29
<正>目前,中小学校餐饮安全情况仍然存在监管力量薄弱、硬件设施落后、制度执行不力、经营模式存在弊端、学校周边餐饮现状不容乐观、食品安全意识有待增强和监管合力不足等问题。保障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是一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1.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学校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大对学校食堂建设的投入,改善食堂硬件设施和师生用餐环境,确保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传导机制的欠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要真正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赋予消费者的监督评价权,需要建立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评价信息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5.
耿锟 《学理论》2012,(10):82-83
分析了传统文化、社会意识、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丰富传统文化内涵有利于食品安全;通过"金字塔"式的食品监测与管理网络,运用行政、非行政手段,发挥宏观监管功能,加大软件和硬件投入,有助于提供食品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重管理"、"重惩治"、"轻参与"的食品安全立法管理思路亟待更新,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政策精神融入食品安全立法管理中,树立起"重视公众参与"的一种崭新的食品安全立法管理理念。欧盟等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我国现行保护性消费者立法带来了冲击,目前需要完善现有食品安全立法及消费者立法以进一步畅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进行社会监督的权利诉求。  相似文献   

7.
据悉,1992年至1994年两年时间里,全国查处的假冒伪劣商品涉及200多个大类几千个品种,标值总额52.4亿元。另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提供的资料表明:仅1994年,全国受理投诉总计411706件,其中,假冒伪劣商品(含虚假广告)就有333918件,占81%还多。日前,“全国打假办”副主任、国家技术监督局质量监督司司长叶柏林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强调了假冒伪劣商品造成的严重后果:一是损害了名优产品的信誉、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二是使广大的消费者蒙受肉体、精神、经济的多重损失;三是坑农害农,假农药、种子、化肥造成农田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影响农业这一国民生存基础的发展;四是假冒伪劣商品鱼目混珠,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的信誉受到严重伤害;五是假冒伪劣商品使国家税收大量地流失……等等。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食品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食品原料生产过程中的"工业污染",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添加污染",餐饮行业的"餐桌污染"以及野生动物的病菌携带造成严重的病毒感染.其主要原因:一是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二是我国缺乏关于食品安全生产和销售的完整的法规体系;三是政府职能部门对食品的产、储、运、加、销过程监管不力.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呼吁社会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修订完善我国现行关于食品原料及食品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法规体系;政府应把食品生产和服务行业当成特殊的行业来管理,加大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社会治理角度分析我国食品安全规制的优势与缺陷,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在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此得出优化我国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的四个建议:一是充分发挥消费者组织的作用;二是重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的作用;三是大力培育第三方检测、认证等其他第三部门力量;四是注重利用新闻媒体的监督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巍 《瞭望》2008,(38)
事件的爆发是一件迟早的事,是必然的,只是在哪一天引爆而已 三聚氰胺对于奶制品行业从业人士与食品安全专家也许是一个新名词,但向原料牛奶中掺人用以提高蛋白质检测指标的物质,却不是一件新鲜事。2007年4月11日,中央电视台焦  相似文献   

11.
尚前名 《党政论坛》2014,(20):16-17
食以安为先。能否做好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影响着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兴旺发达,也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食品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城市人口众多、各类活动频繁、食品种类丰富,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日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的通知》下发的现实背景。在这份通知中,河北、湖北、山东、陕西四省被确定为试点省份,探索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食品安全问题的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梁国庆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检察机关将加大反贪力度,采取几项新的措施,严厉打击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活动。这位检察长首先介绍了当前贪污贿赂犯罪的严重状况及主要特点。他说,今年1至7月,检察机关共受理贪污、贿赂罪案27923件,立案侦查13441件。其中,万元以上大案5971件,有177名县处级以上干部因贪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我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度演进,探析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范围,可看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功能在于保障公众健康权、规范产业发展及有利于食品安全监管.我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内容的形成,应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其他省市的地方标准、专业文献和试验数据为基础;应健全与完善标准评审委员会制度,改进委员遴选机制,完善会议制度;并注重以多种方式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对地方标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李海涛 《学理论》2012,(10):80-81
近年来,河南省食品安全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河南省应统一组织和领导,加强行政管理和执法力度,从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法律体系、信用体系、监督体系、普及公众食品安全知识等方面着手,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全方位立体式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5.
英国食品安全立法体系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已建立起高效合理的食品安全立法体系,主要包括:重视程序的食品安全基本法,践行消费者至上理念的辅助性法律及相关制度,保障食品安全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技术法规等。英国日趋完善的食品安全立法体系及其良好运作,对我国食品安全立法体系建设的启示是: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通过程序性规定保障实体法的实施,切实保障检测体系运作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加快食品安全标准标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一方面,行政公布食品安全消费警示业已成为规制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为社会群体自我防范风险提供保障;另一方面,由于执法不当,这种规制手段又可能侵害到具体第三方的合法权益。透过"典型事件"寻找消费警示在食品安全法规范中的定位,分析现有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主张将消费警示法律关系类型化,并通过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出公布食品安全消费警示法律控制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团结》2005,(1):1-1
新修订将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的《信访条例》中,规定“对已经或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机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这就强调信访不是权利救济和保障的独木桥,信“访”更应信“法”。据统计,全国人大常委会信访局每年受理的信访案件达10万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03年里受理的信访案件分别达12万余件和7万余件,如此海量的信访已经对社会特别对北京的稳定造成了巨大影响。国家信访局原局长周占顺指出,群众信访所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和问…  相似文献   

18.
田永胜 《理论探索》2012,(5):75-77,119
科技发展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科技自身的局限性,科技后果的不确定性,科技成果的滥用。科技发展使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即"无法感知"、"不可计算性"和全球性。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需要通过法律遏制危害食品安全技术的开发和滥用,通过检测手段防范科技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通过政策引导减少有副作用科技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畅  赵心锐 《理论探讨》2012,(5):98-101
通过市场价格、信誉、信用、产权、服务水平和消费者购买指数等方式进行食品安全的经济性规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模式之一。但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经济性规制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鉴于此,我国可以以经济学理论、风险社会理论、法的价值为理论依据,以域外食品安全经济性规制经验为实践考量,建构食品企业准入与退出机制、惩罚性赔偿机制、信息交流双轨运行机制、市场信用与信誉机制、消费者利益驱动机制的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20.
张友峰  张燕 《学理论》2013,(15):82-83
行政问责的伦理实践基础薄弱,食品生产者、监督者、消费者伦理失序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操作性差、惩罚性有限,是食品安全行政执法效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安全体系,建立完善的消费者保护机构以及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加强食品安全行政监管失效的路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