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一九九九年元月十八日,由广东省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广东省毒品违法犯罪心理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召开。到会的领导有省警察学会会长曹子东,秘书长李向新,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石宗 ,副院长马文元副教授,副院长杨卫平副教授,纪委书记蔡庆光,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叶忠根副教授,副理事长黄铎香副教授。曹子东会长,石宗 院长,叶忠根副理事长分别在开幕式上作了讲话。参会的论文作者及来宾40余人,他们来自全省各地公安政法系统,既有公安院校的教师,也有公…  相似文献   

2.
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8月13日——15日在兰州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41人,既有来自政法、司法、公安、警察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公、检、法、监狱、劳教系统等部门的实际工作者,一些关注法制心理研究的相关领域的人士也出席了会议。甘肃省公安厅、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省心理学会、甘肃政法……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将深入持久地开展禁毒斗争。作为禁毒斗争的主力军——公安禁毒队伍的素质高低则直接关系到这场斗争的成败。加强公安禁毒专业教育,提高公安禁毒队伍素质,是时代赋予公安禁毒专业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加强公安禁毒专业教育是严峻的禁毒形势的需要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毒品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据1998年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有2100万人遭受可卡因和海洛因之害,有3000万人因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而受害。在我国,近年来毒品案件不断增多,吸毒人数持续上升,毒品问题处于发展蔓延阶段,与毒品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涉及到全国各地。中国已由毒品过境受害国转变为毒  相似文献   

4.
《政法学刊》2002,19(5):96-96
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8月13日——15日在兰州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41人,既有来自政法、司法、公安、警察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公、检、法、监狱、劳教系统等部门的实际工作者,一些关注法制心理研究的相关领域的人士也出席了会议。甘肃省公安厅、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省心理学会、甘肃政法学院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5.
《政法学刊》2004,21(1):89-89
广东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拟于2004年6月下旬召开“法制心理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广东省监狱管理局承办。也是为7月下旬在贵阳市召开的全国法制心理学术研讨会做准备,届时我们将积极推荐与会代表参加全国会议。为使研讨会收到实效,欢迎有关专家学者提交高质量的论文参加会议。现将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6.
《政法学刊》2003,20(3):95-96
成立于1983年的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中国的法制心理学学科也在这20年的时间里得到了普及与推广。2003年3月16日,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旨在回顾法制心理学学科发展,加强中国政法大学法制心理学科建设的“法制心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对该学科已取得的成绩和今后的前景进行了研讨。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张桂琳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张侃教授,副理事长林崇德教授,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探讨公安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理论问题,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公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广东警官学院借用广东省警察协会警学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这个平台于2010年12月27日至29日在梅州召开了"社会发展与公安社会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全国违法犯罪心理及其矫治学术研讨会召开1999年5月24至2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犯罪与矫治心理学研究、教学及实践部门的同志103人,欢聚在充满着朝气的古城湖北襄樊,隆重地举行了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犯罪与矫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第二次学术会议──全国违法犯罪心理及其矫治学术研讨会。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康树华教授发来了贺信。罗大华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发言。大家针对当前违法犯罪心理、罪犯心理诊断及矫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尤其是监狱、劳教系统的同志,…  相似文献   

9.
《政法学刊》2006,23(1):21-21
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06年元月7日在天津市举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罗大华教授介绍了本届专业委员会的组成情况和结构特点,并以《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为题,总结了历届专业委员会在我国法制心理科学普及推广、学术研究、学术活动、实践应用等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和实际效果,激励本届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团结一心,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努力工作。会议达成如下共识:一是要依靠专业委员会的优势,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国特点的法制心理学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与应用方法;二是完善省一级法制心…  相似文献   

10.
2018年12月,全国禁毒“海南会议”上,因一段时期内社会吸毒人员比例较高、毒品中转集散和外流贩毒突出等问题,广西上思县被国家禁毒委员会列为“禁毒重点关注地区”。随即,广西壮族自治区禁毒委员会对上思县进行了“挂牌整治”。  相似文献   

11.
《政法学刊》2015,(5):26-34
以制毒犯罪严打整治为视角,当前广东禁毒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立法滞后,行政执法低效和刑事司法水平不高等问题;在具体法律适用方面则存在毒品的认定,鉴定不规范,技侦证据转化待规制,制毒案件死刑适用要适应形势等问题。为此,要革新禁毒法制理念,立足创新,重视禁毒法制人才的培养,完善省级和地市级禁毒立法体制,建立禁毒法制保障和监督机制,促进禁毒法制建设工作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贯彻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依法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分子,有力配合禁毒斗争的开展,最高人民法院于1991年4月25日至29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了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近年来审理毒品犯罪案件比较多的云南、广东、甘肃等十二省、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院长或者副院长、刑庭庭长、部分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庭、室的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山东省各级公安禁毒部门严厉打击各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规范麻醉、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深入开展禁种铲毒和禁吸戒毒工作,狠抓禁毒队伍正规化建设,求真务实,顽强拼搏,各项禁毒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有效减缓了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发展蔓延的势头,有力维护了全省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群众的支持与赞誉。山东禁毒的良好形势是上下合力的结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禁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山东省委、省政府对禁毒工作历来高度重视,2004年7月,省委常委会全面听取全省禁毒工作情况的汇报。同年11月,省委、省政府转发了《山东省禁毒委员会2004—2008年禁毒工作规划》,对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禁毒工作的奋斗目标、工作方针和工作措施进行了全面部署和规划。特别是2006年  相似文献   

14.
当前,受毒品亚文化和国内外毒品问题的侵袭、影响,社会毒情问题仍处于发展上升态势,特别是未成年人涉毒增多问题日益突出。2012年浙江省禁毒工作会议提出,用特色禁毒文化推进工作。在认真总结多年禁毒斗争实践经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月7日,广东省法学会禁毒法律政策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市举行,会议主题是"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禁毒执法、司法热点问题研究"。会议采取专家论坛与专题论坛相结合的形式,为理论界与实务界两者的契合提供了平台,创新了年会模式。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毒品侦查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与发展机遇,广东毒情严重,网络贩毒、利用物流和快递贩毒、外国人贩毒等成为近年凸显的犯罪形式,毒品案件侦查中证据的收集与运用存在诸多不足,没能形成证据链条,电子证据获取与运用困难,会议就上述几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方苞 《政法学刊》2001,18(3):3-5
毒品祸害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社会问题。从广东省禁毒现状的调查可知,禁毒斗争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形势还是严峻的。因而要总结禁毒斗争的基本经验,探讨综合治理的对策,从根本上杜绝毒品的祸患。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禁毒决定》)是我国有关毒品犯罪的一项专门刑事立法和处理毒品犯罪的基本法律依据。本文旨在就《禁毒决定》中的一些法律问题谈一些认识,以利于司法实践和刑法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于2004年7月20日至23日,在贵州省贵阳市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召开了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公、检、法、监狱系统和政法、公安院校的代表116人参加了大会,会议收到论文125篇。贵州警官职业学院承办了本次会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罗大华教授,副主任委员李世棣、任克勤教授,以及邱国梁教授等九位委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打击毒品犯罪已成为我国刑事司法重要内容之一。吸食、注射毒品在毒品犯罪中具有核心地位,无论从其社会危害性,还是出于完善我国禁毒法律、加强国际禁毒合作的考虑,都应立法明文将其规定为犯罪。  相似文献   

20.
浙江毒品犯罪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毒潮的渗透、影响和国内毒品问题严重地区的辐射、互动,毒品消费市场的形成和拉动,禁毒认识滞后、禁毒举措与毒品违法犯罪形势及发展趋势不相适应,零包贩毒打击处理难等是浙江毒品犯罪的主要原因。打击、遏制毒品犯罪,要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为主线,以打击零包贩毒犯罪为重点;要以重点整治工作为载体和抓手,对毒品犯罪开展专项打击行动;要丰富缉毒侦查手段,走缉毒侦查专业化之路;要发挥整体作战优势和协同作战合力,联手打击毒品犯罪活动;要加快机构建设步伐,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发挥公安禁毒部门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