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冰 《新青年》2005,(8):17
父亲的肺癌已经到了晚期,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母亲为了能挣点钱,也不顾我们的劝阻做起了钟点工,去帮一户人家看孩子。家境困窘到了极点,也许,下一笔的医疗费就得向亲朋好友去借了。渐渐地,父亲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几次说啥也不治了,挣扎着要回家。我们说有钱,母亲也说有钱,有一次还对父亲说,她自己还存着一大笔私房钱呢。父亲的眼光有点迷离,他似乎不相信母亲的话。他看看我,又看看弟弟妹妹,说:“你妈说的是假的,她哪里来的私房钱,我还不知道吗?”我想想也是,母亲没有工作,除了父亲的工资,她有什么私房钱啊!但为了延…  相似文献   

2.
女孩和鱼     
我家采购之类的事情主要由妻负责,不是我摆男子汉的架子不肯出力,而是因为本人采购水平太差,被妻取消了采购资格。一天,妻忙,她说:喂,老公,去买两条活鱼怎么样。我说:当然可以,只要你信得过我。我来到卖活鱼的小摊前。卖活鱼的是一老一少两个女人,那老一点的妇女大概是母亲,小一点的像是女儿,大概只有十四五岁那样。孩子长得很俊,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脸蛋白里透红,扎两只羊角辫,嘴角挂着甜甜的笑。我心想,这样可爱的孩子怎么卖鱼呢,大概家里不富裕,或者……“叔叔,买鱼吗?这鱼是昨天才到的,很新鲜。”小女孩说话很好听、很悦耳。“多少钱一…  相似文献   

3.
一箱饼干     
白鹭 《新青年》2005,(11):6
女儿两岁了还没回过老家,家里人都打电话过来说十分想见见她,希望我们能回去一趟。因距老家太远,他们都没来过我城里的家。两年多没回去,再忙也该回去看看了,我们决定一家3口回去两天。在爱人的指示下,我们回去只给母亲买了件衣服,其余人都没买东西。虽然我还打算给在镇上读初中的侄儿买点东西,可在爱人的抗议下只好作罢,谁让家里的财政大权在她手上掌握着呢,再说了,刚买过房,的确手上钱不多。到家后,我们先到达了母亲那儿,计划第二天和她一起回老家。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和姐住在一起,由姐照顾着她。见我们回来,姐忙着高兴地给老家二哥打电话…  相似文献   

4.
我正在家里等着母亲。母亲住乡下,说好今天来,可是怎么还没到?火车到站的点儿早就到了。正在着急,有急切的敲门声,我去开门,正是母亲。她满头大汗,满脸焦急。还没等我开口,她就气喘吁吁又气急败坏地说:“你们城里没好人,不但有贼,还有骗子。”  相似文献   

5.
玫瑰阿姨     
《新青年》2003,(3)
看母亲年轻时和她好友玫瑰的合影照片,两个女孩简直就是黑白片时代的电影明星。母亲是个美丽的人,她的好友玫瑰亦是。我高兴时称呼她们:美女。不高兴时喊她们:老美女。去年,玫瑰阿姨的先生去世了,她痛不欲生。来家里做客、散心。和母亲说话,颇有诀别的意思。看着两个老美女默默无语两眼泪,我耳边响起母亲的骂声,“死丫头,还不快劝劝我们。”我问玫瑰阿姨:“为什么要死呢?”她说:“你伯伯没有了,我没儿没女没意思没生趣。”“你有房子有钱有健康啊。我也没儿没女,到老了,与你相同,你要我学你的样子吗?给我作个好榜样,小时…  相似文献   

6.
17岁那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放我学后已是4点多钟了。我的同学刘常红找到我,说她母亲去她姥姥家已十多天了,还不回来,她想去她姥姥家里,把她母亲叫回来。她求我跟她一起去她姥姥家,她姥姥家在城东南30华里的王家庄。常红说,我们快点骑车,一个小时就可以到她姥姥家,天黑我们就可  相似文献   

7.
细雨姐姐:你好!我现在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我的妹妹在去年10月6日离家出走了,到现在还没有一点消息。妹妹今年18岁,2000年和我一起初中毕业,毕业后一直呆在家里跟爷爷学中医。妹妹非常喜欢医学,也非常希望能继续上学。但是家里没有让她上,而是让不太喜欢医学的我上了学。其实,家里不让妹妹上学的原因是实在无法同时供两个学生(大概还有一些重男轻女思想的原因)。我的妹妹走了,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我的父亲在很多年前就去世了,叔叔和我们一起生活。以前我家很富裕,可是自从父亲离开我们以后,生活状况就一天不如…  相似文献   

8.
顺其自然     
《新青年》2004,(6)
细雨姐姐:你好!我有一件心事,好长时间了,不知道该跟谁说,这件事憋在心里实在不舒服,我决定跟你说说。一年前我因心情烦闷,常上网聊天来放松心情,那时,我认识了他,他是我的小学同学,也是我的网友。以后,在网上我常能遇到他,他要求见面,因为我们好多年没见过了,我对他一点印象也  相似文献   

9.
往事     
最近,我在一只旧皮箱里找到了一些发黄的信件。其中的一封是这样写的“:太棒了,这是我来到夏令营的第四天,我的皮箱终于到了。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很糟糕,因为我的东西都在皮箱里,随身带的尼绒背包里的东西就成了我的一最切。可是,几天下来,我发现其实我并不需要那么多东西。”这是多么明智的观察呀!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都是几经挫折才认识到这一点嘛,我们其实并不需要那些我们认为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些体会并不是来自名人贤哲,而是来自1979年的夏令营,更确切一点说,是我儿子年轻的时候,在远离家乡的夏令营里写来的。我是在一次家里进行大扫…  相似文献   

10.
安宁 《新青年》2007,(12):10-11
1……姐夫当初与姐姐相亲的时候,母亲就坚决不同意,说他没有文化也就罢了,连个正经手艺也没有,整日跟在村子里树贩子的后面,四处转悠着找树砍;没树可砍的时候,就去做最累最脏的建筑。我帮着姐姐劝母亲,说姐夫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伐木工和建筑工也不是人人都能干的,最起码要身体好,有力气才是,在农村,有地可种,又能余出一份精力来出去多挣点钱,已经是不错的了。母亲没吱声,半天之后闷声吐出一句:什么伐木工、建筑工,说得倒是好听,在城市人看来,不过就是个最底层的民工!  相似文献   

11.
母亲去世后不久,他把父亲接到了城里。父亲一开始不愿意,说城里太远,他一走,怕母亲在乡下孤单。他知道父母感情很好,母亲的去世让父亲很伤心。父亲的年纪也不小了,身体也不太好,他说:“就到城里去散散心,过些日子再回来。”父亲这才没有坚持。他在家陪了父亲两天,然后就上班了。他很忙,在一家很大的公司做着部门经理,事情千头万绪,烦杂缠人。他想请个保姆,但父亲没有同意,说又没有什么事,不必花那个钱,再说,自己还不习惯有人伺候。“要不你下班的时候带份报纸来。”父亲说。他上班的时候,父亲就在家里看电视,有时也会下楼,到附近走走。他生…  相似文献   

12.
读完小学后,他想继续读初中。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却希望他可以留在家里帮忙放放牛,家里实在负担不起那么多孩子的学费了。让母亲担忧的是,离家里最近的学校也有50公里路,这么小的年纪每天来回走这么远的路怎么吃得消?他却望着母亲眼神坚定地说:"我不怕,只要可以继续读书就值得!"恢复高考后,他上了本州一所师范学院开始了  相似文献   

13.
怀念冰心     
正第二天下午,我们到西四花店买了两束鲜花,到北京医院去看曹禺。曹禺住院好几年了,身体一直不好。老徐献上花,转达了巴老的问候,没说几句话,就告辞了。因为看曹禺的人很多,外面有人排队等候,不好久留,同时也怕他太累。曹禺说:"你们来了,也不多聊一会儿。我见到你们就精神,你们一走,我就无精打采。"他坐着轮椅,一直把我们送到电梯口。从北京医院出来,我们直奔冰心家。路上,祁鸣说:"曹禺真有意思。有一次,他对我说,我每次见到巴老,都有许多话要说。巴老也有许多话要对我说。于是他说,我也说,谈得热火朝天。但我听不太懂他的四川话,他也听不太懂我的话,但就是想说,滔滔不绝,没完没了,实际上,谁也没听懂对方的话。"大家在车里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放牛小哥     
放牛小哥叫王二,比我小两岁,矮墩墩胖乎乎的,却一点儿也不憨厚。性格嘛,打个比方,乐观得就算掉到井里三天三夜,出来也会和你白话他在井里如何游啊游啊,蹬呀蹬呀的。即使有时气得你一蹦三尺,可落到地上还是不忍心杀了他。他还骂过我说:“瞧你只会笑,简直是处处留情。”气得我三天没和他说活,我记仇了。我发誓要报  相似文献   

15.
和邻     
孙剑 《新青年》2006,(2):37
今年春上,我搬新家到了城东新兴小区. 住下的第二天晚上,我正在看电视,有人敲门,我开门一看,来人并不认识,可还未等我开口,对方先自我介绍:我住对门,姓张,你看我昨个不在家,也没给你帮上忙,真是抱歉呀!我过来看看.  相似文献   

16.
儿子5个月了,一向活泼可爱,可突然咳嗽起来,看着他咳时小脸涨红的样子,我心疼得眼泪一颗颗往下掉。我打电话给妈妈,求她过来帮我带几天孩子。那头的妈妈先是着急后是犹豫,我知道现在家里农活太忙,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他们,是离不开家太久的,何况此时又临近秋收,弟弟的小孩也需要照料。可最终,妈妈还是来了,满脸的疲倦,从几百里外的老家坐了10几个小时的汽车一路颠簸而来。早晨将儿子交给了妈妈,临走之前又反反复复地跟母亲交代:什么时间吃药,什么时间喂奶,要注意哪些问题。妈妈不住地点头,催我说:“你快上班吧,家里有我呢。”好不容易熬到…  相似文献   

17.
借钱     
我经常感觉自己怀才不遇,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却只分配到一个小县城的职业学校任教。看到别的同学一个个都谋到了好职位,苦闷失重便侵袭了我的心。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是重点中学和普通高中挑剩下的,多是顽劣之人,教到这样的学生,一点成就感都没有。没办法,那就“混”吧!“王老师,你能不能借给我100元钱?”学生龙冰来到我身边,开口就借钱。我说:“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龙冰说:“我没有生活费了。”我说:“今天才星期二,前天你不是回家了吗?”学校对学生管理得很严格,每半月才放假一天让学生回家准备生活费和生活用品。龙冰说:“我爸爸说现…  相似文献   

18.
早就想给母亲在饭店过一回生日了,可一直没有兑现。一个心愿落空,几乎可以有无数的理由,关键一条就是因为只把它藏在心里。一旦说出来,有困难就容易克服,也就容易兑现。这大概就是人们要把计划公布的道理。于是,这回在母亲69岁那年的年三十晚上,我就在饭桌上对孩子们公布了计划:“明年一定要了了这个心愿,你们替爸爸记着。”原本,是打算去一个小饭店。到了眼前,却改了主意,决定到宾馆的15楼——这里是我们这个小城最高档的饭店。转眼,母亲的生日就要到了。这天晚上,当我说给母亲的时候,母亲一百个不同意。母亲是个质朴的人,说话不会拐弯:“…  相似文献   

19.
一天回家,远远地看到女邻居和她的小女儿站在楼门口,天寒地冻的日子,母女俩穿得都多,小女孩更像一个棉球,圆滚滚的,扬脸向妈妈要求什么。近了才听明白,是女孩要按门铃。那妈妈说,家里没有人,按门铃也没有人开。小女孩扭捏着。我抱起她,“来,按阿姨家的门铃,有姥姥在家。”回家的时候,我也喜欢按门铃。听到的准是母亲的一声儿“喂———”,我知道她没事儿,这一天平平安安的。我说:“妈———是我———”门便在八楼之上母亲的遥控下“嗒”地一声开了。冬天的时候尤其不喜欢站在外面找钥匙。听到母亲的一声“喂”心中便会温暖…  相似文献   

20.
旅欧见闻录     
住店:喝凉水,睡吊床其实,欧洲酒店并不怎么样:楼层低、门面小、房间窄;而且,大都是古建筑,灰不溜秋。我们所住的都是三个星、四个星的,但那个小气,实在叫我不敢恭维。如同在国内住店一样,到酒店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泡一杯浓茶,以解旅途之乏。那天,刚到波恩一住下,我就急不可耐地取出从中国带来的宫廷贡品“紫阳茶”准备冲泡。可找遍房间的角角落落,既没找到开水壶,也没发现电热器。于是,按在国内住店的习惯在《服务指南》里查得总台的电话,拨了号,这才想起是国外,不能用中国话向对方诉求,英语能说一点儿,但不知“开水”怎么说。绕了半天舌,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