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欲望的筷子     
羊见狼落进陷阱里,走过去说:“其实我从不曾怕过你,因为你不是我的对手。要不是看你现在太可怜,我就要教训教训你,让你知道我的厉害……”羊正得意,只见陷阱里的狼纵身一跃(它当然不能跃出陷阱)。可怜的羊,吓得一头栽进了陷阱!  相似文献   

2.
梅子 《工会博览》2005,(15):20-22
高中毕业那年,我离开了家乡湖南,来到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江门。刚到这里,我就被这个充满商机的侨乡吸引住了,望着一辆辆呼啸而过的“宝马”、“奔驰”,我的心一直在沸腾:尽管口袋里只有可怜的5块硬币,但我坚信,我属于这里,总有一天,我会在这里有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3.
妙趣     
《南风窗》1998,(6)
谁说的? 女教师在教室里提问:“‘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 这句话最早出自谁之口?知道的请举手。” 过了好大一会儿,才有个学生用不熟练的英语回答:“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 “完全正确。同学们,刚才回答问题的是位日本学生,可生在美国的同学却回答不出,多可怜啊!”  相似文献   

4.
七岁:十四岁:二十岁:二十五岁:三十五岁:四十五岁五十五岁:六十岁:“爸爸了不起,什么都懂!” “好象有时说得也不对……”“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假如爸爸当年象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北京的刊物办得不错,大家要求订《十月》。”“要么订一年、半年,哪有订十个…  相似文献   

5.
一个与世隔绝的国家我的导游,供职于利比亚情报部的侯赛因先生,急匆匆地来到我的房间,汗流满面地说道:“快点儿,领袖正在班加西等你呢!已经准备了一架飞机”。这是我此番探险性旅行的开端。三十余年以来,利比亚与世隔绝,成了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国家。即使有少数人多次来到此地,也根本不能知道表面情况之下的真实情形!自从卡扎菲在1969年掌权以来,他一直鼓励他的人民,与外国来访者保持有限度的接触;同时,他又将自己品牌的“革命理论”强行灌输给全国人民,由于在上世纪70、80年代外国使、领馆相继关闭,外国公司纷纷撤出利比亚,来自西方世界的访问者实在是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6.
1986年7月,作为中学生代表,我参加了一个“盲童夏令营”。与那些盲童在一起的日子,我很久很久都不能忘怀。我曾自学盲文,我想我能理解那些看不到光明的孩子,他们多么需要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呵!现在广州还没有一所盲童学校,这太令人遗憾了。据说正在筹建,可投资少,速度慢,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我将不会忘记那些可怜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韩兆瑞 《法制博览》2010,(10):55-55
俗话说:一生不出门是个贵人。在你涉足一个个陌生的城市,向人打听你所要行走的方向、感叹行路难时,你才会深刻理解这句话的精辟。但在现代社会,所谓“贵人”应是山南海北、飞来飞去的人了。我不是一个“现代贵人”,我所涉足的城市少得可怜。但就在这极少的陌生行走中.更能深刻地留下了对一座城市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温柔的狼     
王吴军 《法制博览》2010,(14):20-20
好友最近为情所困,茶饭不思,情绪极其低落。网上QQ一露脸,便顿足捶胸,呼天抢地地大喊:“我为什么这么命苦啊,为什么找不到合适的男人,为什么得不到成功的爱情?”我好言相劝,不料刚开导几句就被她无情地还击,范围之广,令人汗颜:“你们男人都不是好东西!”我刚想直陈其失,却见其眼泪汪汪很是可怜。  相似文献   

9.
一句话新闻     
《工会博览》2006,(2):29-29
日前,北京市平谷区的278名工会干部参加了区总工会举办的趣味运动会,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身心。(赵宝荣)近日,由北京市总工会劳动保护部部长吴孟群、副部长路东明等组成的北京市“安康杯”竞赛活动检查小组,听  相似文献   

10.
我曾写了一篇《我与教授一番比》的小东西,把我这个小小的公务员与一位教授进行了一番比较,其中最主要的一比是,我说我在为工资以及各种收入上1000元而努力奋斗之时(谢天谢地,现在我已经超过了),跟我差不多的教授已经在向月工资10000元冲刺了,里头的“中心思想”是:我对我们这些吃纳税人的机关小混混那可怜的工资多有不满,  相似文献   

11.
一个以刻书板为生的工匠,被雇来刻印了一部史书,谁知这书竟是涉嫌违逆的,连这工匠也受到牵连,要被处死。在被行刑前,他向尉观的人哭诉道:“我上有80岁的老母,下有18岁的妻子。如今我这一死,妻子必定另寻他人而嫁,只可怜我邵老母亲,谁来照顾她啊!”  相似文献   

12.
深夜,广州市某窄巷一间居民屋里,突然冒出熊熊烈焰。“救火呀!”令人心悸的呼喊声刺破深巷的寂静。左邻右舍从梦中惊醒,纷纷拿出脸盆水桶。经半小时的扑救,大火总算熄灭了,只是屋主已被烧得深身焦黄。公安部门来人验尸,得出的一个并不令左邻右舍惊奇的结论——自焚。蝼蚁尚且惜命,屋主何故有此举动? 谁是最可怜的人? 民政部门通常把自己的服务对象,分别统称为最可爱和最可怜的人。广州市谁属最可怜的人?如果你仍然认为是民政部门照顾的“三无”对象,即  相似文献   

13.
“如此小康” 一次到某扶贫市去做技术推广,到了几个机关单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这里穷得如何可怜,而相反,是这里富得令我吃惊,简直让我感到他们已提前进入小康,甚至富甲行列。 首先让我看到的,是每个局(委)一幢幢崭新气派的办公大楼,进入其中,其富丽堂皇程度不亚于三星级宾馆。如某委办公楼,占地恐怕有近千平方,楼高13层,有两个电梯供上落使用,大堂  相似文献   

14.
就像佛学因果说中的“一报还一报”那样:人类炸食了那么多马蜂的孩子,而今天马蜂又反过采毒杀人类的孩子!这应该是科学警示而不仅仅是偶然巧合!只是,三个死去的孩子太无辜、太可怜了。但愿,这几个孩子的生命代价能唤醒麻木的人们——  相似文献   

15.
“人怕出名猪怕壮”!《南风窗》上介绍了我这位“假市长”办公认真负责之后,我不得不继续“办公”了。一位女工找上门来倾诉道,由于“第三者”的涉足,她那共同生活了二十一载的男人从此移情他人,这位女工又恨又气,问我怎么办?我只能向她讲我所知道的一些道理。也有人上门,想瓜分一点“假市长”的奖金。其实,奖金不过五十元,早已所剩无几。我三言两语把这位不速之客打发走了。还有一段公案,真市长曾过问了,到现在还没解决。  相似文献   

16.
陈怡的婴儿呱呱坠地了,那天她打电话告诉我:“是个男的”,口气抑制不住的兴奋。想想也是,一个女人远在异乡,风尘仆仆又与丈夫离散,现在不但搞妥了身份又得了龙子,当然是快慰得很。可不知怎的我的心却在叹息:“孩子的父亲怎么样?”我不想问却又忍不住,“他对你还好吧?”“还不是那样,他现在一周过来两个晚上。”陈怡回答我,声调如常,像在讲述一件极平常的事。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1997,(5)
天生的华商网络李政道已在美国生活了半个世纪,但生活方式仍然很“中国”。每逢春节,先是合家吃年夜饭,然后给孙辈们派发压岁钱。他说春节就是团结,是乡情和亲情。岁月沧桑,经过一代人或几代人的磨合,海外华人已融入了当地社会,然而作为“华人”的那份特殊的感觉,依然没有改变。他们的心中,深烙着亲缘、地缘和业缘的印痕。联合国1992年海牙研讨会文件指出,“位于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的华人提供了天生的网络优势”,他们借助  相似文献   

18.
2009车,39岁的他凭借《蜗居》走红,此前,他已在演艺圈默默“蛰伏”近20年,很多人认为他是“大器晚成”,但张嘉译并不认同.“你们老把我说得这么可怜,我其实一直都很high,从毕业开始就不断拍戏,一直都挺好的,没觉得自己是大器晚成.”也正是这种一步一步走来的节奏,让张嘉译得以看清很多人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付出很多代价才能看透的事,“谁都不可能永远在巅峰,总有低谷的时候,起起伏伏,你要找准自己在哪个位置,保持生活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中国人民大学曾经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右派”学生——林希翎。 1984年,当林希翎获准合家定居香港时,西方世界为之一震,海外侨胞也认为这是邓小平领导的党中央的一种崭新的政治风度,一种出于自信的表现。仿佛是一件稀世古董的“出口”,在西方掀起了一股“林希翎热”,法国、美国都争相向她伸出了手,台湾也向她发出了邀请。她与丈夫离了婚,便带着两个孩子到了法国,进了法国社会科学院高等研究院,好客的法国人给予林希翎的待遇是空前的,没有相应  相似文献   

20.
悠然下山去     
森林中举办比“大”比赛,老牛走上擂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青蛙嗖地跳上一块巨石,拼命鼓起肚皮,并神采飞扬地高喊:我大吗? 不大。传来一片嘲讽之声。青蛙不服气,继续鼓肚皮。随着嘭地一声,肚皮鼓破了。可怜的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我的一位朋友,是个登山队员,一次他有幸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