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问及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下岗潮时强调:"要推进去产能,必须做到过剩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对于一时还不能够做到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有能力进行妥善安置。"他指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6,(4):35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去产能,按照中央对化解产能过剩提出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将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坚定不移地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第一,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严禁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四个一批",就是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途径,加快化解产能过剩。要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长效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安徽要解决面临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须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安徽应深刻认识在执行中央"三去一降一补"方针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面对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改革方向是产能过剩产业要去产能、房地产要去库存、企业杠杆率和成本要降低、软硬短板要补齐。最后从要素层面、产业层面和制度层面,探索安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7,(1)
<正>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2017年我国经济哪些新信号?去产能:抓住"僵尸企业"牛鼻子,防止过剩产能死灰复燃目前,钢铁、煤炭、火电等行业都面临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专家表示,  相似文献   

5.
正去年以来,辽阳县采取多种措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全县"三去一降一补"取得了实质性成效,尤其是在工业领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带动全县工业经济走上提质增效发展之路。大力淘汰钢铁行业落后产能辽阳县是传统冶金大县,长期以来依托省内鞍钢、本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形成了以小轧钢为主的大量中小型钢铁企业,这种高污染、高耗能、粗放型、低技术含量的行业正是供给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的重点。今年6月,辽阳县在深度摸排全县钢铁行业相关企业和产能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指导目录的要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了2017年中国经济哪些新信号?归纳起来主要有六大看点:一是去产能: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6,(8)
正今年上半年,我区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围绕"三去一降一补"谋划和推进产业升级。在去产能上,"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产量持续下降,去无效落后产能有序有力,原煤、焦炭、粗钢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0.4%、16%、1.5%,市场供需平衡渐趋改善。在去库存上,挖掘潜在住房需求与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发展并举,商品房销售面积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许多人认为去库存只是指房地产领域,但我的理解是:房地产是小库存,而过剩产能才是大库存。去掉这两个库存与降低企业成本、化解金融风险密切相关。去除过剩产能一定是去除落后产能,但又要防止去除过剩产能过程中,物价被严重拉高。更重要的是,去除过剩产能过程中,必须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核心抓手,形  相似文献   

9.
正第一,在减产能方面切实加大力度,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企业盈利负增长已经持续一年多时间,其主要原因就是产能过剩,特别是钢铁、铁矿石、煤炭、石油、石化等重化工业部门,产能过剩严重。破解这一局面的关键,就是对严重过剩行业在削减产能方面要有实质性操作。第二,进一步放宽准入,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从稳增长、提效率来讲,不仅是要"放小",可能更具有实际意义的还要"放大",也就是在行政性垄断问题比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去产能仍是今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和重化工业比重较高,产能过剩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去产能"是东北新一轮振兴"绕不开的路",需要政府依据新的形势,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寻求政府和市场联合发挥作用的平衡点。第一,抓好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去产能背后涉及很多老大难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怎么办、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如何进一步做实做细职工安置工作、如何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债务处理等。首先是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6,(3)
正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适应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举措,是我国经济宏观调控思路的重大转变,为我省在"十三五"期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思路。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好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2016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要从供给侧改革入手,解决经济发展供需不匹配问题,着力  相似文献   

12.
《理论导报》2016,(1):62-63
当前,我国在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环境有失公平,政府干预过多。二是产业集中度低,退出渠道不畅通。三是创新能力参差不齐,科技支撑体系不足。要深刻认识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尽快建立解决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为此建议:1.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长效机制。2.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相似文献   

13.
正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地位,是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必然要求。要从重点任务上实现突破,也就是要在"三去一降一补"上有所作为。从去产能来看,下半年的关键在于将去产能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企业重组、需求管理相  相似文献   

14.
付松 《当代贵州》2014,(2):24-25
正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的三个关键词:稳、进、改。"稳"就是把经济增长控制在合理区间;"进"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改"就是以改革统揽全局,以改革开创新局,用改革增动力促发展,向改革要红利惠民生。2013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实现了稳住增长速度、稳住社会就业、稳住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做到了总量进、转型进、民生进,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向好。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把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作为重大战略措施,对贵州发展是新考验,也是新机遇。  相似文献   

15.
《探索》2016,(5)
产能过剩犹如"恶性毒瘤",严重危害国家经济的健康肌体。因此解决产能过剩,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迫切需要医治的病症。回顾历史,我国曾经对产能过剩进行过多次集中治理,但结果却是陷于"越治理越严重"的怪圈之中。产能严重过剩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制度和体制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具体而言,就是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导致产能过剩的制度诱因。因此,破解周而复始的"产能过剩"的怪圈,必须在体制上做文章,从治本上考虑,根除产能过剩的利益诱导机制。  相似文献   

16.
工业园区一直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园区建设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园区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基础的质量控制端。我国经济进入新带态发展期,"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新形势使得我国工业园区的一系列问题凸现出来。如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集聚度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园区特色不明、产能过剩、土地融资等问题。园区转型升级是我国地方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重点任务。可行性研究正是项目和园区良性发展的源头控制所在。对当前我国工业园区的可行性研究做中美对比剖析,借他山之石,有利于我国工业园区从源头进行升级创新,属于从供给侧入手进行改革的范畴,对产能过剩、生产质量、环境和社会效益等问题的缓解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全国煤炭企业普遍出现经营困难、产能过剩突出、下游需求不足、价格持续下滑的不良局面,煤炭企业职工思想上出现了"盛世、依附、安逸、享乐"等心态,因此,企业各级党组织应努力探索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一是形势任务教育要起到"润物无声"之效;二是企业文化要达到"潜移默化"之功;三是网络宣传教育要做到"与时俱进";四是扶贫帮困工作要力争"雪中送炭";五是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打铁还需自身硬"。  相似文献   

18.
诺思强调:制度是重要的,并不总是有效的。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点展开,然后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建国以来的行政体制改革,试图以一种新视角来分析导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帕累托低效率的原因以及产生帕累托最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周丽莎 《先锋队》2016,(5):17-18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供给侧改革需要通过化解过剩产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予以落实……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供给侧改革需要通过化解过剩产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予以落实。第一,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中国经济逐步进入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逐渐乏力,部分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主权债务与私人债务水平不断攀升,我国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本文对需求与供给管理的历史演变,我国供给侧改革的背景,美日两国化解过剩产能的经验分析等方面作一番梳理,最后对我省适应"新常态",做好供给侧改革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