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信艳 《理论前沿》2005,(21):45-46
本文主要论证了我国推出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通过介绍美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实践和较为成功的监管经验,以期对我国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政府作出中央财政部代理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这一决议来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开放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时机日益成熟。本文从金融危机、准市政债券、中央债务依存度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这四方面作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背景入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产生的拉动经济增长、完善地方财政职能、完备我国资本市场的经济效果及可能面临的经济、社会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困难.我国的出口不断下滑,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扩大内需是我国必须的选择,而扩大内需的根本办法在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但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因此,政府加大投资成为挽救经济衰退的唯一办法.由于地方财政早已出现过万亿的赤字,已自身难保,何以出手投资救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沉寂一时的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呼声又四起.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条件.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将为金融危机的化解起到关键作用.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时机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4.
由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具有双重效应,因此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对于政府信用也有着双重影响,一方面是有序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于政府信用的积极效应,另一方面则是无序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带来的消极效应。针对消极政府竞争行为对于政府信用的破坏,需要从构建"服务型政府"、"信用政府"、消减社会不公、构建多中心的信用体系等多个方面来解决这一困局。  相似文献   

5.
国内学者的研究普遍认为,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规模。本文以安徽省地方政府为分析对象,选取1990年-2011年数据,利用计量经济的模型,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对影响安徽省地方政府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财政分权和城市化都对其有显著影响。欲优化安徽省地方政府规模,应在城市化进程中重视收入分配的均衡,在政务公开的基础上适时调整财政分权结构,并深化以培育非政府组织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正斜率的LM曲线代表了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理论,但仅从收入变动解释LM的正斜率的分析,忽略了债券利率对货币需求分配的效应,压制了交易需求,不能解释满足国民收入增长的货币需求的来源.来自央行变动债券利率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的分配效应,是构成LM曲线上债券利率与国民收入的正斜率的形成机制.主流经济学关于央行运用债券利率的分配效应实现国民收入增长的主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主题是探寻影响地方政府有效履行职能的主要因素。本文遵循实证研究途径,具体运用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方法展开研究。研究结论认为,在六个影响地方政府有效履行职能的因素中,"法制(不健全)"属于强影响因素,影响力最大,"执法手段(缺失)"、"公务员素质(不高)"和"财政支持(不到位)"三个因素的影响力居中,而"物质条件(差)"和"现代技术(意识不足)"属于弱影响因素。并且,不同区域、不同府级、不同学历和不同职务对六个因素各自影响力的认知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研究是我国应对地方治理全球化、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和两型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具有系统性,突出地体现为地方政府环境制度供给能力、环境公共监管能力、环境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和环境多中心合作共治能力等。目前影响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地方政府环境责任意识,地方政府环境权能,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工具,府际环境合作,环境社会资本,企业环境责任和环境技术创新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债务本质上是地方政府收支逆差问题,其基本特点是地方政府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收支差距的扩大,导致地方政府收不抵支从而产生了政府偿债能力下降而引发的政府公信力危机。地方政府债务的根本原因在于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出路在于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改革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体制。  相似文献   

10.
提高地方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是构建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保障公众合法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依法行政中存在诸多问题及制约因素:部分地方政府对于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政府工作人员法治观念淡薄、依法行政能力不强,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缺乏良好的法律环境以及监督机制不完善,等等。加强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应多措并举:完善监督机制,将依法行政纳入政府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强化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理念;优化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环境;加强相关机构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政府治理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地方政府改革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目前,对地方政府改革的研究内容广泛,成果日益丰富,研究视角多元,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憾。因此,本文将对近年来地方政府改革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对地方政府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府债券立法需要对立法的性质、目标、原则、框架予以明确。中国政府债券的立法性质是行为法、强行法、程序法和实体法的统一。建立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政府债券市场是中国政府债券的立法目标。中国政府债券立法必须遵循前瞻性、协调性、开放性和操作性等原则。政府债券发行制度、政府债券流通制度、政府债券服务制度以及政府债券监管制度构成了中国政府债券立法的主要框架。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全球和区域一体化、经济知识化、社会信息化、政治民主化的背景下,地方公共问题的压力与挑战与日俱增。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建立符合地方实际的治理体系,提高地方治理能力,是地方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地方政府要努力成为战略家、卓越领导者、民主参与的推动者,才能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上与多元主体合作,共同完成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4.
地方既得利益是以地方经济利益为核心,具体包括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在内的综合利益。在地方分权的市场化路径下,地方政府已成为地方既得利益的代言人,而追求和维护地方既得利益也便成为地方政府行为的主要动机。在地方政府追求地方既得利益的过程中,其行为既有可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驱动器,也有可能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而有必要规范地方政府追求其既得利益的行为,以实现区域经济与整体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信用处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信用系统的保障和支柱。一个国家的政府公信力,也是一个国家经济信用的“晴雨表”,它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信用环境的优劣,对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我国目前政府公信力还不容乐观,因此提升政府公信力,对社会的稳定和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积极扩大内需、保持GDP8%的增长率,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这标志着冻结16年的地方政府债券破冰启动。从发行交易现状来看,务必加强地方债券的制度设计、监管体系、市场环境的建设,完善我国的现行分税制。  相似文献   

17.
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合法化的规范与完善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地方公共政策合法化是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体现,是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来源之一,虽然地方政府在职能转变和执政理念有所改进,但是在公共政策合法化上却存在重要问题。文章以地方政策合法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地方政府政策合法化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答对策,以期促进地方政策合法化的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18.
从相关的文献来看,转型期地方政府的角色呈现出积极性、消极性和中性并存的特征,转型期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领域中表现得较为积极,但在非经济建设的相关领域中较为消极。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治国理政思路的变化,地方政府的制度环境必将发生变迁,地方政府角色也将适时调整。把握经济社会转型的阶段性特征,适时调适影响其形成的内外因素,促成有利于地方政府积极角色发挥的制度环境,是深入推进地方政府改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债务由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债务资金用途收益低、监管机制不健全、“土地财政”紧缩等原因导致过度累积,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沉重“包袱”。本着提升地方政府债务及资产经营能力、谨慎借鉴国外经验、妥善协调利益相关方的基本思路,努力做到全面摸清地方债务底细、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加强动态防控体系建设、形成债务及资产经营机制、推动相关领域改革等,促使债务及资产管理制度化,增强政府资产经营和偿债能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影响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因素有居民流动性、政府间协调机制、法制环境和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