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磊 《江淮法治》2010,(6):13-15
10年前,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震动全国。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一起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案情极为复杂、危害极其严重的走私犯罪案件。几十名党政干部在赖昌星的“银弹”“肉弹”面前倒下……  相似文献   

2.
厦门"远华"走私案的主犯赖昌星的引渡问题一直是我们关切的问题,本文希望透过赖昌星的引渡案件,以相关国际条约和国内法的规定为基础,寻找主动引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赖昌星成功遣返回国后,随着他的归案,厦门远华走私案终于画上了句号。基于对赖昌星案件的分析,反思我国在"引渡难"问题上所受到的诸多障碍,并就相关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遣返前的“风险评估”,是在加拿大苟延残喘6年之久的赖昌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备受外界关注的“厦门远华走私案”主角赖昌星,继续“赖”在加拿大的美梦即将破碎。目前,加拿大移民局已完成对赖昌星遣返前的风险评估,相关遣返旅行证件也已准备妥当。由于评估结果对赖昌星不利,赖昌星的律师再次向加联邦法庭提起上诉,要求推翻移民部对遣返赖昌星所作的风险评估。当地法律专家表示,这已是赖昌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现被有条件软禁家中全国政协委员、公安部前部长助理、国际刑警组织名誉副主席朱恩涛在“两会”期间曾表示,赖昌星在加…  相似文献   

5.
钟文 《检察风云》2001,(4):10-14
“4.20”揭开厦门远华走私黑幕 厦门远华公司是从1996年开始渐渐在厦门浮出水面的,但大多数市民只是从“远华足球队”,“远华影视城”听说远华的名字的。从1999年夏天开始,随着厦门走私案查处工作的深入,人们对远华祸害一方的罪行深为痛恨。  相似文献   

6.
悦洋 《检察风云》2006,(14):14-16
潜逃加拿大近七载的远华走私案涉嫌主犯赖昌星6月1日被加拿大联邦法院裁定暂缓遣返,赖案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而此前数年里,赖昌星一直利用加拿大繁琐的司法诉讼程序企图逃过被遣返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8月27日,查处厦门特大走私案展览在厦门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的原厦门远华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开幕。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何勇在开幕式上讲话指出:这次展览,把查处厦门特大走私案的成果公之于众,就是要进一步展现党中央、国务院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反腐败的信心,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也先后在开幕式上讲话。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公安部副部长赵永吉,监察部副部长干以胜,福建省委副书…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法院网2006年6月3日消息:加拿大联邦法庭2006年6月1日宣布对中国“远华”走私案重要嫌疑人赖昌星遣返案的判决结果,裁定暂缓执行遣返令,以审议决定是否接受他提出的对其遣返前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司法复议的请求。加联邦法庭当天发布的裁决书说,延缓遣返赖昌星只  相似文献   

9.
黑钱洗白     
2000年8月7日,中纪委成立的“8·07专案组”查出潮汕地区千亿元出口退税诈骗案,震惊全国。1998年至2001年,赖昌星及红楼一度成为举国民众关注的焦点。截止到2001年2月,经有关部门查实的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涉案的非法收入达120亿元,除主犯赖昌星偷逃国外,涉案人员杨前线、庄如顺、蓝甫、赵克明、接培勇等一一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2001年8月15日,国务院、中纪委连同公安部、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成立的“8·15专案组”,认定汕头、普宁两地犯罪分子伪造、虚开增值税发票17.2万  相似文献   

10.
从默默无闻的农村少年,到呼风唤雨的商界大亨,再到逃亡海外的走私罪犯,直到如今引渡回国狱中服刑。赖昌星的一生跌宕起伏,比任何一部电影情节都要离奇曲折。人们难以想象的是,小学三年级文化的赖昌星如何构建了庞大的"远华帝国",如何一手策划了这起惊天走私案?  相似文献   

11.
《检察风云》2014,(24):76-77
近年来查处的各类官员,大多有这样那样的“爱好”。玩摄影、写书法、搞发明……然而,各类兴趣爱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腐败的交易清单上。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主犯赖昌星的行贿心得“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一语道破了官员爱好与贪污腐败间的关系。一旦权力和爱好混杂在一起,受伤害的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的公共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2月 2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袁纯清通报了对公安部原副部长、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原副组长李纪周和厦门特大走私案其他涉案党员、国家工作人员的党纪、政纪处理。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查处厦门特大走私案领导小组组长何勇出席发布会并讲话。  据通报, 1994年 12月至 1997年上半年,李纪周多次收受赖昌星的巨额贿赂,应赖昌星要求,干预公安边防机关对涉嫌走私油轮的查处;利用职权为赖昌星的公司提供便利。 1994年 11月底至 1995年 8月,李纪周伙同情妇收受走私犯罪分子梁耀华…  相似文献   

13.
域外     
加拿大外长称遣返赖昌星回国并非迫于中方压力 厦门特大走私案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于2011年7月23日被加拿大有关部门遣返回中国。至此,赖昌星结束长达12年的潜逃生涯。中加媒体在报道此事日寸,大多认为赖昌星被成功遣返,对于促进中加执法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再一次表明,无论犯罪分子逃到哪里,  相似文献   

14.
葆文 《政府法制》2007,(20):10-11
在我国反走私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令人瞩目的惊天大案就是"厦门远华走私案"。尽管远华案已经过去了七年多,但是其错综复杂的案情、触目惊心的内幕,众多的钱权交易、权色交易,使它至  相似文献   

15.
涉案300亿,远华案震惊中南海 1998年春节,厦门市在人大会堂举行团拜活动.其间,原市委主要官员向参加团拜活动的朱镕基总理推荐"远华"集团公司总裁赖昌星,说赖在厦门已有50亿资产,对厦门特区建设贡献很大,希望朱总理能接见这位香港巨商.  相似文献   

16.
吴宇波在厦门本来算不上个人物,论职务他不过是厦门海关东渡办事处船管科的一个科长,厦门海关是海关总署的一个直属海关,有职能处室和下属的处级海关几十个处级单位,一个小科长照理是不起眼的角色,然而随着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首批25起案件一审公开宣判,吴宇波由此一举成“名”天下知。那是一次世纪大审判,牵动了全世界的目光。  相似文献   

17.
风云图片     
8月27日,海内外普遍关注的《查处厦门特大走私案展览》,在人称红楼的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组建的原厦门远华公司总部正式展出。 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何勇在开幕式上指出:这次展览、把查处厦门特大走私案的成果公之于众,就是要进一步展现党中央、国务院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反腐败的信  相似文献   

18.
1999年9月,厦门特大走私案的查处工作大规模展开。根据举报,香烟是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走私的重点物品之一,从1995年开始的四年里,走私进口香烟赚取的利润起码超过25个亿。经认真分析研究,有关部门决定把香烟走私的调查作为查私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几名办案人员深入调查,历经一百余天,最终查实,1996至1999年,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以假转口和伪报货物品名的手法走私香烟163万多箱,偷逃税款人民币88亿多元。峰回路折初战受挫香烟走私的调查工作是从确认厦门地区是否存在大规模香烟走私开始的。举报信称,赖昌星…  相似文献   

19.
丁图 《检察风云》2001,(4):16-17
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发生以后,经海关侦查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和准备提起公诉的案件已有192起,有关地方的人民法院已受理167起,涉及被告人273人,已判决119起,涉及被告人213人,其中21起案件已二审判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厦门特大走私案中156名涉案的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作出了党纪、政纪处理,对其他涉案人员的党政纪处理,有关部门也将陆续作出。厦门特大走私案涉官之高、涉人之多,为建国之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本刊记者就读者关心的问题专程走访了海关总署走私犯罪侦查局副局长徐秋跃先生。  相似文献   

20.
令世人震惊的厦门特大走私案案情已大白于天下,其案值高达53O亿元人民币,偷逃税款300亿元人民币,涉案人数多达346人,其中厅级领导干部就有20余人,这起惊天大案全是由一个名叫赖昌星的人一手策划操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