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生态环境是现代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生态环境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人类实践对科学的理解,将其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有利于摆脱生态困境,从而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以及实现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态安全是政治进程的无上命令这一重要命题,作为政治学视阈下的生态问题研究的新概括、新论断,在实践上表征着全球生态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生存危机的日益严峻和发展瓶颈的日益凸显,生态安全跃升为当代世界政治的焦点问题,在理论上对于开启政治学视阈下的生态问题研究新境界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8,(12)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业已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目标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民生所需,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更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生态思想对于当下我们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根基.一方面,自然环境自身运行的规律的确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人类的生活也影响和改变着自然生态环境.人们熟知的全球气候变暖、荒漠化、地质灾害、生产和生活污染、疫病流行等,都影响和改变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甚至挑战着我们的生存安全.因此,研究并把握自然规律,防范自然灾害和疫病的发生;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是摆在我国面前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5.
张洁 《学理论》2013,(22):80-81
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虽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日新月异的进步,但是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显现,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虽没有给出系统的生态理论,但其中也不乏深刻的生态思想。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和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环境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从生态安全角度而言,云南存在国土生态安全问题、水资源生态安全问题、林业资源生态安全问题、矿业资源生态安全问题和贫困生态安全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根本在于生产方式转型,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探索建立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生态-生命一体化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时代课题和主要任务。生态-生命一体化安全是由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密关联以及生态安全与生命安全的内在同构关系所决定的。人类社会普遍联系和命运与共以及生态安全与生命安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逻辑,决定着生态安全和生命安全必须紧密联结一体化地加以构建。深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生态-生命一体化安全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明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生态-生命一体化安全的实践路径,有助于强化生态-生命一体化安全理念,从而在安全实践中自觉地将生态安全和生命安全有机联结起来,用生态安全和生命安全紧密结合的总体性安全之力夯实我国国家安全基石,在将美丽中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有机结合中走向安全中国,并为美丽世界、健康世界、安全世界建设作出我国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SARS的出现,再一次表明了人和自然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生态因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然自然的自我演变以及人化自然,归根到底都必须遵从同一生态规律。否则,就会遭到自然规律的报复。尽管目前还不能明确SARS病毒的最终来源,但是它的产生无疑是自然对人类生存方式的一种报复。所以,人类应当善待自然,正确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人化自然始终处在一定的阈限之内,使人工再造自然成为一种现代意识。为此正确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解决目前人类生存危机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及人口爆炸等危害人类共同生存环境的生态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人们渐渐认识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可能成为国家安全的危险敌手,因而,讨论处理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环境外交”也迅猛发展。尽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它们各自内部对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已有了共识,但在如何处理生态环境问题上各方的态度、意图等仍不尽相同,特别是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自然观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自然的先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确证了自然界永续存在的权利和价值:自然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的生态伦理立法:"两个和解"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指明了方向.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做到三点:确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存方式;明确现代人的生态环境责任;树立科学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人类在谋求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没能正确地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问题而导致的。因此,人类需要创建一种新的文明方式,即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内动力是生态伦理制约。  相似文献   

12.
树立和谐的生态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松林 《理论导刊》2006,1(3):49-50
全球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主要源于人类对环境的不当认识和失范行为。彻底改变传统的生态观,变革工业文明不当的发展模式和生存样式,树立人与环境和谐友好的新生态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当前环境和能源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7)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出发,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在的依赖性与自为的能动性的统一。作为自然存在物,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性,但与此同时,人的能动性又使得人与自然统一于社会发展的物质资料生产关系中。马克思生态思想通过分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并且提出解决这些生态问题的方法,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10)
西北地区作为我国的"江河源"和"生态源",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西北地区逐渐成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污染严重、自然资源枯竭的重灾区,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强调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理论为指南,研究西北地区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可能性,力求为西北脆弱地区生态建设寻求更加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生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获补偿"原则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近些年来在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均制定了愈加严格的规范,同时不惜财力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但并未能有效地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究其根源,无不与环境法生态利益补偿基本原则的确立有关。确立“谁保护、谁受益、获补偿”基本原则以弥补现有生态利益补偿基本原则忽视事前保护激励、引导之缺陷,以期发挥正面激励之功效,来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与生态环境恶化,绿色政治应运而生,这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同时也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绿色政治是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理念,其本质是注重世界存在的生态整体性,具体展现为目的—手段共生性、局部—整体交互性、存在—生存的关联性、共生—超越的统合性。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与环境、资源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有区别,是"一体两用"的关系。生态系统为"体",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环境、资源是人类出于生存发展需要对生态系统的两种用途。生态、环境、资源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退化,利用粗放、效率不高,不仅加速资源耗竭,还造成资源过早转变为废弃物形成污染源,污染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资源可永续利用的目标,关键需要"强体善用",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完善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此外,还离不开完备的制度体系保障和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的牢固树立。  相似文献   

18.
张汉飞  徐沈 《理论视野》2010,(12):30-32
国家金融安全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伴随着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空间层面的国家金融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而,从空间层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就成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促进国家金融空间安全需要着力培育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着力加快区域金融机构重构,着力规范区域金融法律环境和着力深化区域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向俊杰 《行政论坛》2011,18(5):96-100
当今世界生态问题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科尔曼在批判人口膨胀说、技术失控说、消费者行为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基层民主的解决途径。基层民主之于美国的生态危机,乃是一条别无选择的解决途径,原因在于美国政府不仅无力解决当今的生态危机,而且其某些政策还加剧了生态危机。企业不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有利主体,而是制造生态危机的行为主体。以个体形式存在的公民个人无力解决整体性的生态问题。以组织化形态出现的社群有动力、有能力保护好生态环境。而通过基层民主的方式来解决生态危机,在美国遇到了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和行动上的困境,从而使得美国基层民主的生态价值具有某种乌托邦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11)
生态理论历经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嬗变。聚焦生态理论发展嬗变问题,针对当前生态危机的现状,考虑生态理论对于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指导性功能,重点从理论基点、现实认知和实践落点三维向度分析生态理论的异同,进而探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研究有利于促进生态理论与生态环境治理具体措施之间相互融合,为制定适应新时期生态治理难题的政策与措施奠定新的理论基础,对丰富生态治理理论和指导生态危机实践,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