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毅周 《台声》2001,(9):1-1
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以后,推行了一条“没有李登辉的李登辉路线”:对岛内,以所谓“本土化”为名,大搞“文化台独”,拒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试图制造台湾人的“国家认同”;对外,疯狂购买军火,加强“台独”外交,以强化对抗大陆的实力;在两岸关系上,否认两岸两会的“九二共识”,拒绝一个中国原则,继续推行“戒急用忍”政策,继续拖延、阻挠两岸直接“三通”。事实表明,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所走的,实际上继承李登辉的分裂主义路线,其最终目的就是试图把台湾从中国领土分割出去。 一年多来,台湾当局所推行的这条李登辉路线给台湾的老…  相似文献   

2.
5月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在视察金门时,提出了两岸关系未来的努力方向。他说,两岸关系的正常化是台海永久和平的基础,两岸政治统合的第一步必须从经贸及文化的统合开始着手;两岸必须重启协商的大门,复谈的第一步就是先行互访,8月1日以后,他将推动民进党组团访问大陆;两岸“三通” 是必走的一条路。尽管当局的宣传机器称台湾当局领导人的这次谈话  相似文献   

3.
乔盛 《台声》2004,(6):4-5
随大陆五一七声明和陈水扁五二○的就职演说,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再次成为两岸及美国等各方所注意的焦点之一。无论大陆的声明和阿扁演说的本意是什么,阿扁提出要在2006年“宪改”和“公投”,被普遍认为是搞“台独”的具体重大行动。 为了制止“台独”,大陆已  相似文献   

4.
刘红 《台声》2008,(11):12-14
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大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与对岸增强互值.进行制度化对话的同时,关心台湾同胞.推动两岸交流是坚定不移的方针,目标是共同实现“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5.
云舟 《台声》2002,(9):1-1
正当人们为两岸关系出现和缓,为两岸“三通”有望实现而高兴的时候,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却再一次罔顾民意,背逆潮流,鼓吹“台湾主权独立”,声称两岸是“一边一国”,公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如此极具伤害力的“台独”言论抛出后,立即引起海内外舆论一片哗然,遭到广泛的质疑和谴责。乍现曙光的两岸关系,也因此蒙上乌云,骤然紧张,两岸“三通”的大门依然关闭,台商西进的脚步依然受阻,令一切善良的人们无不扼腕痛惜。当前两岸关系的严峻情势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许多关心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人士也因此深感忧虑和困惑,有的人甚至…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1,(9):56-57
“共同”一词,久来是两岸关系的惯用词,且近来更加被强调引用,显得相当热门。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七一”党庆演讲时,就两岸关系说,“要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随后国台办主任王毅访问美国时,提出了两岸的“三个共同”,即共同享有、共同维护、共同开创。  相似文献   

7.
曲阳 《两岸关系》2012,(2):31-31
在不久前结束的台湾“大选”中,台湾民众清晰表达了认同“九二共识”、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愿望。两岸同胞正期待两岸关系能够继往开来、再创新局。近期国台办主任王毅先生已就进一步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提出了设想,令人鼓舞。然而,台湾方面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赖幸媛女士日前在美国哈佛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演讲及回答提问所传达的信息,却使人们不免有几分错愕,甚至感到某种担忧。  相似文献   

8.
杨泽军 《台声》2011,(7):28-29
经过两岸不懈的努力,6月28日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终于正式上路,这标志着两岸关系继实现全面“三通”、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迈入一个新的里程碑,其对推动两岸关系的深入、持续发展具有积极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声音     
《台声》2011,(9):10-10
在蔡英文公布这些政策和发表相关谈话后,台湾社会各界纷纷提出质疑并表示担忧。各种情况表明,民进党仍未改变其“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也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这套政策既是不现实的,也是大陆方面不能接受的。因为这套政策一旦实施,将导致两岸协商无法进行,两岸关系也会再度动荡不安。我们和台湾各界一样,不希望两岸现有的协商交流受到冲击,不希望两岸关系出现倒退,不希望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的利益受到损害,不希望和平发展的成果遭到毁弃。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09,(2):6-7
过去的一年来,对岛内乡亲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转折、两岸交流的步伐一日千里。海协、海基两会达成多项协议,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成行,两岸“三通”基本实现,跨海而去的“团团”、“圆圆”和珙桐树见证了两岸关系的冰消雪融。过去的一年,两岸春风预示了覆盖在两岸关系上长达8年的坚冰即将融解,两岸关系呈现“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发展”的崭新局面。“三通”的启动厚植了两岸共同利益,实现了互利双赢。两岸民众期盼已久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春天,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1.
高伟 《台声》2007,(4):11-14
2007年初春,一年一度的“两会”开幕,两岸问题依然是台籍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两岸话题年年谈,从坚决反“台独”到反“法理台独”,从促进两岸交流到关注台胞参证议政,开拓民间合作空间,“变”与“不变”之间尽显大陆方面认识上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2.
《两岸关系》2006,(7):1-1
6月20日,陈水扁在发表电视讲话时大言不惭地说,他上任以来,两岸关系没有倒退。陈水扁在面临严重执政危机之际,极力掩盖其阻挠两岸关系发展、大搞“台独”分裂的行径,向台湾民众辩白,他对两岸关系发展做出了努力,事实果真是如此吗?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但是自2000年陈水扁上台以来的所作所为证明,他一直在肆无忌惮地破坏这个基础,大肆进行“台独”分裂活动,破坏两岸关系。在发展两岸关系这个事关两岸同胞根本利益的大问题上,陈水扁始终扮演的是“麻烦制造者”的极不光彩角色,其“台独”本质已暴露无遗。上台伊始,他还信誓旦旦地…  相似文献   

13.
4月17日,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就两岸关系问题召开座谈会。会上强调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就是平等协商未来中国和平统一目标及步骤,共同协调“三通”。 针对台湾地区选举民进党上台后的两岸关系,前“行政院”长孙运璿说,要改善两岸关系,就不应再讲“两国论”,因为和“台独”太像。前“侨委会”委员长曾广顺说,他主张两岸应回到“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不要再坚持“两国论”。前“国大”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7,(1):65-65
在国台办1月举行的新年首场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杨毅指出,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时期,台湾当局通过所谓修改一个中国内涵的“宪法”,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将面临严峻挑战,众所周知,在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大形势下,2008年因为大陆要举办奥运会、台湾要搞“总统”选举,已被“台独”势力视为实现其将台湾分裂出去的“最好机会”,而2007年是此前的最后一年,因此成了“台独”势力眼中的关键年,近日,台湾媒体已普遍嗅出“山雨欲来”的情势,岛内“去中国化”、“正名”之逆风大有蔓延迹象,台湾当局在“台独”理念思维的左右下,不断“去中国化”,不断地去构建具有排他性的“台湾认同”,他们用行政资源强力推动,不断侵蚀与强化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与中国情感,贻害深远。《中国时报》与《联合报》都预言,陈水扁在其任期的最后一年多时间中,很有可能孤注一掷,走上“台独冒进”路线,把两岸推向严重冲突对立的边缘,果真如此,海峡今年将极不平静。  相似文献   

15.
孙云 《两岸关系》2005,(12):11-13
2005年是我对台政策成效显著的一年。大陆不断推出对台新举措,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连宋郁访问大陆,两岸出现了新一波的交流热,台湾民众对发展两岸关系有了更新的体认和期许,长期主导两岸的对抗性结构有所松动。两岸互动的这种新局面,必将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两岸互动新局面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推动“一边一国论”、“公投”、“制宪”、“正名”及文化教育上的“去中国化”等“台独”活动,不断挑衅两岸关系,使两岸和平与稳定的基础不断受到破坏,两岸关系形势异常严峻。面对“台独”活动的加剧,大陆也把遏制“台独”…  相似文献   

16.
杨立宪 《台声》2008,(1):18-19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我们从事对台工作的行动纲领。十七大报告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台政策新思维。具体而言表现在:(1)进一步明确界定“一个中国”即两岸关系现状。十六大报告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相似文献   

17.
重温两岸关系发展史,中国领导人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坚持一贯的国家统一方针,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台独”分裂势力却逆势蠢动,不断阻挠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同胞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最主要的力量,紧紧把握两岸和平发展这一主题,努力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坚决反对“台独”  相似文献   

18.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08,(7):F0003-F0003
“今天,是两岸关系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也是两岸同胞交流史上一个新的起点。为着这一天,我们已经努力了很久,我们已经付出了很多,同时,我们更有信心,这个头一定能够开好,因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岸逐渐地走向“三通”,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相似文献   

19.
“台独”的论调使两岸上空阴云密布,此后台湾社会乱象丛生,大陆保持着“听其言,观其行”的谨慎姿态,美国新总统上任.将要确定对台军售问题,两岸关系风云变幻。在上个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两岸关系问题再次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两岸统一再等十年?——访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曾重郎记者:从 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到民进党上台执政。两岸统独之争愈演愈烈。如今台湾社会政局动荡,股市下跌失业率上升,民众信心崩溃,陈水扁的支持率也大为下降。其中原因是什么? 曾重郎:这其中原因很多但陈水扁回…  相似文献   

20.
张莉 《两岸关系》2008,(8):30-31
大陆与港澳关于建立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是我国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践行WTO多边规则的创举,5年来,CEPA的实施和推进,为三地经济的融合尤其是港澳经济社会的繁荣与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海峡两岸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十七大报告更是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放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因此,如何进一步扩大两岸经贸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实现两岸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就成了两岸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