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陆彦明 《唯实》2002,3(6):16-19
邓小平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的艰辛探索中 ,取得了三项重大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实质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实质在于追求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实质在于探求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途径。深刻认识这三大理论成果的实质 ,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解放和统一人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设想的理想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拥有自由时间的人才是自由人,人可以自主活动的时间才称之为自由时间。自由时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生产力是在资本的刺激下才得以飞速发展,但资本又造成多数人创造的自由时间为少数人占有的结果。理想的社会是人人都可拥有自由时间,现有资本主义不公平的分配方式是阻碍人们走向理想社会的困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利用和限制资本方面做好统筹兼顾,才能更多更好地创造和分配自由时间,为理想社会的实现做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道德作为一种反映和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在实现自由个性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其价值得以彰显。我们要加强道德建设,以期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人的自由个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从制度评价的角度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性的实现要坚持国家长治久安、生产力发展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国家长治久安是基本标准,推动生产力发展是根本标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标准。上述标准,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在实践中,需要遵循制度人民性实现的要求,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保障并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以往人们更多地把它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纲领,但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基本原则就是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这同马恩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是一脉相承的。因此,研究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于目前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正与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不同向度的价值取向。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属性,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主义。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是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兴衰成败的根本准则。以人为本内在要求实现社会公正,只有公正的社会才能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保障。社会公正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于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历史主体地位,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人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二者相互规定、相互制约,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7.
"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提出,是理论长期积累的结果。早在古典时期,古希腊哲学家们就开始探索人的本原,初步意识到了人的主体地位,这是谈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前提;到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人的主体地位重新确立,人的价值开始得到弘扬,资产阶级人性论得以逐步构建,人的发展前景问题开始受到关注;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资产阶级自由派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基于大工业生产的生产力水平畅想未来,提出了人的"平等自由""充分发展能力"等设想,提供了不同于平均主义的价值导向;黑格尔辩证法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进一步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理论准备。正是在这些价值启迪与方法启发的积累下,人的发展理论才能因唯物史观的发明而发生科学化转折,"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的命题才得以提出。  相似文献   

8.
翟华 《理论学刊》2002,1(3):56-58
该文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和根本价值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共享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比较亮眼的词,是新发展理念实现的归宿。中国古代共享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享的思想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共享发展思想构成了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来源。文章在准确理解共享发展理念内涵基础上分析其实践价值,主要包括:全民共享实践了人民当家做主;全面共享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建共治共享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渐进共享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享发展的落脚点是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0.
“自由”这个古老的话题,现在又重新拨动人们的心弦,引起热烈的讨论。但是,自由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它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自由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有没有联系?人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自由?对这些重要问题,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而从理论上搞清这些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基础,就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解放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发展生产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又是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解放生产力本质是解放人;发展生产力,目的是为了人;消灭剥削,实质是消除奴役人;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劳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劳动自由和自由劳动的基础上,人才有可能得到自由的发展;人的自由劳动与人的自由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人的劳动内容和劳动方式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种预设的静止状态,而是一种无限发展的动态过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要通过改革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规定性,这是一个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同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由观。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关键是要认清实践是自由的基础;理清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理解自由实现的过程性和目标性。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是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基础,在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规律,对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追寻。  相似文献   

15.
豆星星  谢勇 《求实》2012,(2):8-11
自由是马克思的核心价值观,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更是马克思一生革命实践不懈追求的目标。马克思法律自由观的基本内涵有:法律是事物法理本质的反映,是自由的实现;法典就是人们自由的圣经,自由的保障依赖于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法律确定自由的界限。马克思法律自由观对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与人权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基础.就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7.
袁雷 《实事求是》2013,(5):54-57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最终理想和题中之义,其内涵包括人的需求得到全面满足、人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和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社会建设中,要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下要求和途径:在现实要求方面,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充分尊重人的尊严和切实保障人的权利;在基本途径方面,必须坚持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统一、坚持物种提升和社会提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了严重的挫折。然而,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实际进程来看,社会主义正以其内在的必然逻辑蓬勃地向前发展着,并且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一、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首要的理论前提。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后来,在1894年,恩格斯在答复意大利社会主义者朱·卡内帕请求为《新纪…  相似文献   

19.
姜洪超 《求实》2007,1(5):8-11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科学命题,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个人与集体关系的阐述,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互为条件和目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体现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理念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念、实践、价值三个层面构筑于以人的生存实践为本体论的辩证法思维方式和辩证发展观之上,在人、社会、国家、世界的辩证发展历程中,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个性、人的生命的"自由"与"完整"将得以实现,"人类社会共同体"的现代化文明旨趣是最为根本的价值观照和"初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