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除大家热烈讨论的"低速增长"、"再平衡"、"再工业化"等发展趋势外,还有以下几个趋势值得研究和关注。一、"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战略举措。例如,欧盟领导人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不久,正  相似文献   

2.
DANGQIAN国际金融格局出现了新变化,一方面发达国家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且金融危机使之出现债务危机,国内失业率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大都进入上升期。我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也必须调整自身的政策以应对金融格局的变化,并促进新的国际金融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张艾 《群众》2011,(6):35-36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并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阶段”。这一阶段使得作为全球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其每一微小变化趋势都对宏观经济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应对“后危机阶段”经济发展新形势、新挑战,迎接新的增长周期?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动荡给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不少企业都在严冬中寻找各种生存之道。然而,每一次危机都酝酿一次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和新的技术革命,绿色经济就是目前金融危机下的经济新引擎。  相似文献   

5.
吕钠 《两岸关系》2010,(9):29-3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两岸经贸关系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日俱增。与此同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两岸经济发展均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及全球市场萎缩,竞争加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危机转化为主权债务危机,实际上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救助过程中,用政府信用替代银行信用、银行去杠杆化与公共部门杠杆化的必然结果。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都与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密不可分。国际信用评级体系难辞其咎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在全球信用资源配置、金融定价权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话语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本应该  相似文献   

7.
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波及美、欧、日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至今,由其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发达国家传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历史罕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场危机传到我国难以避免,也使我国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8.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实体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并向世界扩散,将不可避免地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国际贸易和出口加工业带来巨大冲击.保税区作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窗口和跳板,国际金融危机将首当其冲地影响到经济发展,从2008下半年以后的情况来看,全国保税区经济都不同程度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连也不例外,消极影响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现在还难以预料,需要我们深入分析,认真应对.  相似文献   

9.
《政工师指南》2010,(4):44-45
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产业融合趋势增强.产业升级的路径日益多样化,国际分工形成了产业间、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的多层次格局;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资源性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节能和环保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对世界经济的格局和趋势产生了新的重大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与发展方式相关的动向和趋势.需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0.
苏庆义 《半月谈》2020,(7):82-83
新冠肺炎疫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从特征上称为“大流行”,这一评估凸显出全球疫情形势的严峻,给世界经济前景蒙上更为浓重的阴影。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本来就已放缓,此番受疫情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步履更加蹒跚。直接冲击国际经贸、投资毫无疑问,疫情对经济全球化将造成短暂冲击,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1.
“两会”上,调结构显然是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出口大幅度下滑,投资萎缩,直接导致经济低迷,国际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将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的弊端暴露无疑。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以来,一场源于美国华尔街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演变为笼罩全球经济最大的乌云。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增速骤然下滑,这段时间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弘荧 《今日上海》2009,(3):14-19
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蔓延,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加。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为今年经济工作定调:在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必须保增长、促就业。  相似文献   

14.
张波 《理论月刊》2009,(5):92-95
金融机构危机处理法律进路的逻辑起点是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凸显的情形下,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形势,我国金融机构危机处理法律进路必须从理念和制度两个层面展开,应当在全球化思维的导向下围绕金融机构危机处理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两大板块,着力以后盾保障、救济保障、事前保障以及事后保障等四个环节为法律进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和谐共处"理念的初步形成与完善,"和谐共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和"和谐共处"理念的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了"和谐共处"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关系新理念。"和谐共处"理念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形成,也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其重要作用显现出来,被愈来愈多的国际社会认同,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理念。"和谐共处"理念的意义表现为其顺应了全球化的基本要求和我国和平崛起的战略需要,提升了"和平共处"理念和丰富了"和谐世界"思想。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恶化,放大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轴心的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无论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还是为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国际政治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实施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对成功抵御金融危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蝴蝶效应之势,波及全球。金融业、银行业、IT业务裁员成  相似文献   

18.
环球/财经     
《创造》2012,(8):6-6
法国出台汽车产业振兴计划 汽车工业是法国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法国汽车工业竞争力下降,逐步陷入困境。数据显示,法国汽车工业就业人数过去10年内减少30%,  相似文献   

19.
《上海人大月刊》2009,(6):12-13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前不久,中央首次以国务院文件形式明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是继4万亿投资之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又一重大部署,也是我国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经济全球化大势,加快实现金融体系现代化,提升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09,(1):66-66
当前,世界经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仅有信心战胜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在我们来看,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恰恰是我们的机遇,关键是靠我们自己怎么去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