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占祥 《人民公安》2008,(21):58-59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一门源远流长、意蕴深厚的传统艺术,如从1790年微班进京算起,至今也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而油画,作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主流,尽管在西方已经走过了六七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中国从西方引进油画,并且真正融入中国的文化艺术之中,则还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因此,油画之于中国,还是一门年轻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油画的发源地属于西方,国人经过大约三百年的接触以及一百多年在这方面上的努力,在油画技巧上的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油画仍然属于西方的绘画系统当中,用我们自己的所谓中国式油画对其取而代之是绝对不可能的,油画民族化是针对于当前优油画技巧的世界化以及对于非民族文化进入国家的一种狭隘的防范心理,和意象油画本身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中国的意象油画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就不能够回避在当前全球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油画走向世界的问题。中国的油画历史不能被简化成为意象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油画在中国     
几个世纪来,油画这个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400多年前传入中国 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让中国人首次见到了西方油画。  相似文献   

4.
《今日浙江》2013,(20):60-60
潘鸿海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先后受业于莫朴、马玉如、全山石等先生。潘鸿海将触感这一油画的本体语言与中国画的意境相结合,在油画风景中表现出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秀美景色.诚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先生所言:“西方的油画在东方的传承和发展,潘鸿海先生是作出贡献的。”  相似文献   

5.
王晓高 《前沿》2013,(6):171-172
我国的表现性人物油画起步于20世纪初,当时以林风眠、关良等为代表的留学画家为这一绘画形式的兴起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在学习了西方绘画后提出的中西结合的艺术思想成为表现性人物油画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表现性人物油画开始有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在各种西方艺术理念的综合影响之下,中国的表现性油画走上了本土化、多元化的道路。21世纪以来,我国的表现性人物油画有了新的突破,更加注重精神意识的传达。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中国当代表现性人物油画具有丰富的写意特征,这一特征增强了绘画的表现力,也成为区别于西方油画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6.
陈逸飞的油画作品,不仅屡创中国油画在中外拍卖会上的市场新高,而且以其炉火纯青的西方绘画技巧与魅力四射的中国文化精神的完美结合,深受中外资深艺术评论家的肯定和赞誉.本文通过对陈逸飞油画创作的历程进行较深入的分析,认为其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反思意识是他取得成功的真正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7.
从15世纪荷兰画家凡·代克兄弟用胶粉油彩颜料在 画板涂上第一笔开始,油画艺术就逐渐在西方兴起、繁 荣,即使在今天的西方收藏投资领域,油画也依然无可 匹敌地傲居榜首。  相似文献   

8.
蔡笃取 《福建乡土》2013,(1):2-F0002
艺术简介:男,福建晋江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发表于《美术》、《美术报》等专业期刊。作品《涸》入选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2005年)。  相似文献   

9.
肖巩 《今日上海》2010,(7):52-53
油画家田学森,从山东到上海定居,已十三年了。但繁华的大都市并不是画家贪求和留恋的地方。早期田学森的作品就有着与故土山东乡土油画不同的特点,1997年他到上海后,就感觉找到了适合表达自己气质的艺术语言。他画了大量城市女性、人体和城市风景,一反他从前作品中的强烈对比,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辜鸿铭是一位奇特人物。他早年在许多西方国家游历,西方文化滥熟于胸,后来却以全盘否定西方文化、极力维护中国传统纲常著名。民国都十年了,他还留着辫子,穿着中式大褂在北大授课,这就使他的“遗老”身份愈加突出了。  相似文献   

11.
岑文华 《今日浙江》2014,(24):50-51
正全山石艺术中心收藏的油画和雕塑作品,是中国当代一个真正油画大师的胸襟和品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杭州钱塘江边的江涵路两边有许多画室,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中国美院的老师就经常领着学生来这里写生,画油画。今年9月22日,坐落在江涵路10号的全山石艺术中心开馆,这是国内首家常年陈列西方油画原作的艺术机构,  相似文献   

12.
杨参军     
正杨参军(1958年生)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杨参军是一位有乡土和乡愁感的油画家。每年他会回淮北老家住些时间,生活、感受、创作,就像一位老农耕地。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看来,"烂苹果的醉香,鲜腐鱼的鳞亮,那是参军的乡土,参军的特产……是参军身上最为动人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秋染古塞     
倪继周 《前进论坛》2012,(6):F0004-F0004
倪继周,字宇辉,号一舟,中国当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他自幼习画,六十年代起专攻人物油画.后习国画、书法。风格前卫,崇古不守旧。作品数万计.囊括油画、檀缄画、国画、书法、篆刻、雕塑。  相似文献   

14.
油画艺术作为西方文化的一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分属两个不同的体系、不同的造型语言、不同的创作手法。而这种外来文化要想真正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发展成为中国自己的文化,必须体现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这就给中国的油画艺术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近百年艰辛的引进和发展,尤其是进入ZO世纪SO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大潮使东西方艺术交流之门洞开,各种艺术思潮纷至沓来。中国的油画艺术更是经受了从未有过的冲击,无论是从艺术观念还是从艺术实践上来看,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期间优秀的作品和人才不断涌现。1996年IO月在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油画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惺岳 《台声》2000,(9):40-41
油画成为中国新的重要画种 ,是由美术留学生从西欧及日本引入并大力倡导促成的。当本世纪初中国美术留学生到欧洲取经时 ,正是古典油画传统趋于没落 ,而现代主义的画派崛起之际。同时中产阶级也取代过去的封建贵族成为美术运动的主要支持者 ,而美术运动的大本营也由过去的教廷及宫廷 ,转移到新兴的工业化大都市里。文化及艺术的运动 ,在人口集中的城市里 ,能够快速吸纳各种必要的资源。因此 ,除了先进的绘画创作观念及技术以外 ,都市化的美术运动模式 ,也一并由留学生引进国门 ,在沿海的城市里立足生根。首先从兴办美术学校奠基 ,然後结合同…  相似文献   

16.
沐泽 《台声》2008,(12):46-47
京剧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中内蕴深厚的传统艺术之一。如从1790年徽班进京算起,京剧至今也有200余年的历史。而油画,作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主流,尽管在西方已经走过了六七百年的发展历程,然而真正融入中国的文化艺术之中,还只是近80年的事。京剧自发展之日起,即有不少艺术家运用艺术技巧来表现国粹人物,从水墨到版画、从绢绣到雕塑,比比皆是。以西方油画技巧表现博大精深的京剧人物,印象中画坛大家林风眠先生,以土洋互渗、重视平面分割的绘画理论,既将京剧人物的大气展现得淋漓,又不失西方油画的写实技巧。时至今日,西安青年画家刘令华的国粹油画系列,不仅继承了画坛前辈在油画京剧人物中所追求的中西融合、形神兼备,更着意于表现京剧中所特有的浓烈响亮。  相似文献   

17.
曙光峥嵘     
《前进论坛》2012,(10):F0004-F0004
李军声.1963年出生于湖南省张家界市.砂石画创始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漳贴专家。国内外新闻媒体对李军声和他的砂石画做过多次专题报道,他的作品被选编入《中国油画》、《中国美术》、《当代美术》辱乡部专业典蒋。  相似文献   

18.
本期人物     
, 《今日浙江》2012,(21):60-60
全山石是新中国“苏派”(前苏联)艺术重要代表人物,对欧洲油画传统有深刻理解,处理色彩、笔触、质感极其细腻、精微,并将印象派的直接画法与中国画的写意气质融为一体。其作品色彩和笔触饱满流畅、挥写如意,充分发展了油画艺术的“触感”风格。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率先系统地将西方绘画艺术形式引入国内的画家中,徐悲鸿堪称杰出的活动家与倡导者。由于他所处的地位和创作的高超技巧,在中国美术界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许多早年留欧、留日的画家,如李铁夫、冯钢百、李毅士、李超士、吴法鼎等,均在回国后沉浸在自己的画室之中,唯徐悲鸿以其积极的社会活动能力,影响了中国画坛半个多世纪。同时,作为优秀的艺术教育家与画家,他树立了一个勤勉刻苦的形象。1919年,徐悲鸿由于蔡元培的帮助,实现了一位江南小  相似文献   

20.
刘强 《台声》2011,(11):64-66
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10月17日,由全国台联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和全球最知名五星级酒店之一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先后惊艳亮相,国粹油画艺术首次跨出国门。这也是“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继北京、香港、台北展出的第四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