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吴黎明 《党政论坛》2011,(22):58-58
如今,在西方大的经济体中,美国、英国等大国仍然在与衰退作斗争,而德国经济则被西方媒体称为“一枝独秀”,为何“德国模式”能抵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呢?答案就是蕴藏在机器的沙沙声中——实体经济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既不是沃勒斯坦所说的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开始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所说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使世界经济扩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导致西欧社会经济变化从而进行海外扩张的逻辑结果.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欧洲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是欧洲殖民国家剥削、压迫、奴役和控制殖民地国家,它一直延续到当今世界体系之中,决定了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场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基本上延续了2010年的复苏势头,但是美国经济复苏减缓、欧洲债务危机以及新兴经济体通胀困局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美国经济"三高两低"今年来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减缓,多个行业出现"刹车"迹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德国曾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欧洲一体化已越来越使它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德国的多元文化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对德国政府目前的政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待日益增多的移民及其社会融合问题,德国政府的态度并不是始终如一的。排斥不同文化的文化强权主义,不仅会阻碍多元文化社会的构建,也是建立一个多元文化的和谐世界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基本上延续了2010年的复苏势头,但是美国经济复苏减缓、欧洲债务危机以及新兴经济体通胀困局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  相似文献   

6.
英文《中国日报》2010年12月10日报道:2010年年末的世界经济与年初相比更加分裂。一方面,印度、中国等逐渐壮大的市场经济国家及东南亚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迅猛。另一方面,欧洲和美国经济陷入日本式停滞,随之而  相似文献   

7.
《理论视野》2011,(1):59
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走出危机下的萧条状态。尽管目前欧美主要经济体尚未完全企稳,但是,根据各国经济缓慢恢复的总趋势来看,人们已经可以谨慎地估计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相似文献   

8.
苏联剧变后,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升,正从经济领域向政治、军事领域发展。德国、日本和“新欧洲”的崛起将对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形成严重挑战。西方国家之间有其协调合作的一面,但其矛盾将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影响世界全局的一个重大矛盾。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13,(18):28-28
揭露美国“棱镜”案的主角斯诺登提出避难申请的法、德、芬、荷、挪、波、奥、意、爱、西、瑞士、冰岛等12个西方欧洲国家,无一愿意受理。欧洲国家,向来以“人权卫士”自居,法、德等国每年都要接收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避难者”。斯诺登冒着生命危险,揭露美国监控盟国和其他国家,为维护法治、民主和各国公民的隐私权作出了“重要贡献”。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表示,斯诺登的揭露显示,已有西方国家在使用专制统治,他为维护世界舆论的知情权助了一臂之力。德国绿党负责人特里廷表示,如果西方国家不能保护斯诺登,这是西方“民主”的“耻辱”。这类表态足以证明,他们认可斯诺登对维护法制、民主、公民隐私权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世界格局正处于变化之中,之所以有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将是造成新的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它将改变战后欧洲的格局,使东西方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目前各种政治势力都在作出努力,试图使德国统一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21年我国经济持续恢复,经济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中处于前列,人均GDP达到1.25万美元,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25%左右,是引领世界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周彤 《党政论坛》2012,(1):19-19
"中国模式"现已成为国际学界、理论界热议的话题.3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之下,中国的GDP以每年接近于10%的速度增长,在世界历史上这是没有先例的,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政府在整个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但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将"两极相联"的规律用于东西方社会发展关系的分析,提出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两极相联"的思想:西方列强把"秩序"送到中国,即通过入侵的方式破坏旧中国,客观上加速旧中国的灭亡和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却把"动乱"送往西方世界,即通过破坏西方在中国的市场,引发或加深西方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刺激欧洲革命的爆发,从而促进西方的发展。这表明,当人类历史进入到世界历史阶段,尤其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今,不同民族或国家不论其发展水平如何,相互间都会产生一定的作用。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家,应当在相互间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弗莱堡学派的理论与政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之中,德国的弗莱堡学派与英国的伦敦学派,还有奥地利的新奥国学派、美国的芝加哥学派,都属于坚持自由主义传统的学派。这些自由主义学派既有共同点,又各有自己的特色。其中,弗莱堡学派的理论与政策主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联邦德国得到推行,创造了“德国经济奇迹”,更为人们所关注。 一、弗莱堡学派经济理论的核心 弗莱堡学派提出了一套以自由主义为中心的经济理论。这些理论包括竞争秩序论、货币理论、资本理论、经济周期  相似文献   

15.
《团结》2009,(3):1-1
年初,一条消息激起了舆论不小的涟漪,这就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数据.现价总量达到257306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中国在GDP总量上超过德国,名列世界第三。消息一出,一些媒体喜形于色,国内某有影响的财经报纸在重要位置发表主题为“中国经济总量超过德国”的报道文章.并以“中德两国‘决出’谁是第三大经济体”为副标题;许多网民也异常兴奋,网络上甚至出现题为《记住中国改写世界历史!中国终于战胜德国!》的帖子。  相似文献   

16.
一年多来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在世界各经济体的协同抗击下已经逐渐减弱了它的杀伤力。现在,虽然这场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但是世界上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关注走出这场危机之后的世界经济格局问题。可以预见,在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中,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确实存在着欧洲与美国两种主要的经济制度模式.虽然欧洲目前还谈不上有一个纯正的、统一的"欧洲模式",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一个相对共同的"欧洲模式"正在形成.本文选择20世纪90年代这个时段对欧美模式进行比较,着重讨论为什么欧洲的失业问题比美国严重,为什么美国人相对能够容忍较大的贫富悬殊,以及面对内外压力欧洲正在进行什么样的改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德国采取了诸如巧妙对接从消极抵制到积极介入的战略意图,反对发行欧元区共同债券以及欧洲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力促欧洲财政联盟与改革金融监管机制等对策。然而,由于欧洲经济增长预期暗淡,社会危机渐趋发酵,政治局势危如累卵以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到期债务庞大,其前景将对德国提出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9.
南都 《党政论坛》2010,(12):36-36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格局在调整,作为新兴市场领头羊的“金砖四国”拥有全球42%的人口,世界经济总量的14.6%,贸易额占全球的12.8%,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如果四国保持过去十年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预计到2050年,四国的GDP之和将超越除加拿大以外的西方六大经济体,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集合体。  相似文献   

20.
在欧元区整个经济板块为主权债务危机阴影密集笼罩并且成员国人人自危的2010年,德国经济却能够独善其身和成为一枝独秀。出口内需齐头并进尽管依赖出口的德国经济增长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