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林开钦 《政协天地》2012,(10):16-18
认同汉族客家民系,是客家研究的核心问题什么是汉族客家民系?在唐宋时期为了躲避战乱等原因,中原大批汉人南迁,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闽粤赣边地区生活,并逐渐与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相结合,成为闽粤赣边的客家先民,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南迁汉人在人数上、经济上、文化上占优势,他们融合了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形成了客家文化和客家民系。这个民系和文化融进了土著和少数民族的血统和文化,但汉族的血统和文化是主流,不影响这个民系作为汉族的一个支系的地位,这就是考究客家民系和客家人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被认为是北方汉人南迁中的一支,分布在我国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地,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客家人约有一亿两千万左右,其中,在香港的三分之一华人是客家人,在台湾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人口是客家人。  相似文献   

3.
与中国南方的汉民族其他支系一样,客家民系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三汉民族的南迁、特殊的地域和聚居地特殊的人文环境。客家民系形成的第一个因素是中原汉人南迁。众所周知,秦汉以来,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而引发的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中原汉民族有过多次大规  相似文献   

4.
客家民系是汉族的一个分支,中原河洛对客家民系及客家文化的形成,有一些起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因素。客家民系的主体来自中原河洛,既有从河洛地区直接迁徙到闽粤赣交界地区的移民,也有更多从中原先迁徙江淮流域,再辗转迁徙闽粤赣边地。  相似文献   

5.
前言     
林开钦 《政协天地》2012,(10):15-18
唐宋时期,为了躲避战乱等原因,中原大批汉人南迁,其中一部分进入闽粤赣边,经过与当地土著、少数民族漫长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客家先民和客家民系,也形成了与汉族文化血脉相连的独特的客家文化。  相似文献   

6.
何晞 《台声》2000,(8):21-21
6月中旬 ,由江西赣南客家联谊会、赣南日报社等单位主办的“客家与赣南”学术交流会在江西省赣州市举行。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秘书长、《客家》杂志主编黄子尧 ,台湾客家戏曲学院院长、荣兴采茶剧团团长郑荣兴等台胞和来自新加坡、泰国、港澳地区以及北京、天津、武汉等省市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本着学术与情感交流相结合的原则 ,就客家源流、客家文化艺术以及如何发挥客家优势 ,以及促进客家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等问题展开对话 ,使赣南客家人更好地了解世界 ,世界客家人更好地了解赣南。客家是汉族中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客家的先民…  相似文献   

7.
正中原汉民为避战乱南迁,来到闽西汀州,形成了客家民系,缔造了客家文化,且传承和发展了中原剪纸技艺,形成了具有客家特色的长汀客家剪纸,代代相沿,流传至今。一把小巧的剪刀、一叠裁好的色纸,双手默契地配合,折线与剪线交错,刀锋沙沙划破薄纸,好似灵蛇遨游水中。很快,一幅幅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便诞生了。且不说那些花草树木、鱼虫鸟兽、亭桥风景,光是一个"福"字,就有好些花样。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是中国历史上客家人大迁徙的中转站,是举世公认的客家人总祖地和朝圣中心,也是黄慎、郑文宝、李世熊等客家历史名人的出生地。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客家民系是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经过从东晋到南宋的900年而孕育成熟的,位于宁化县西部的石壁村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域。  相似文献   

9.
客家民系最终形成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良的传统,为客家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以及华侨史和中国社会史等学科的研究开创了广阔的天地。对于这一特色和优势,闽西各界在李逢蕊、曾耀东、张佑周、吴福文等一大批有识之士的开拓、耕耘之下,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结合闽西的实际,从闽西对客家民系的生成与发展、闽西在客家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闽西丰富的  相似文献   

10.
谢重光教授新著《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作为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之一,于2003年9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在闽台文化自成系统的大背景下,着眼于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的特殊密切关系,把它作为闽台经济文化关系的一个个案,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阐发了对这一区域内文化同质性和某些特殊性,特别是对闽台客家亲缘关系的独到见解,读后深感立论有据,论述严谨,资料翔实,得益良多。本书首先探讨了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闽西(即宋元明清的汀州)社会与文化的巨大变迁,以及闽西客家在客家大本营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本书认为,客家民系在闽西最后形成…  相似文献   

11.
客家文化     
谭舯 《黄埔》2013,(1):89-91
客家文化是以客家民系为载体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在中华文化诸多分支中,客家文化历史不算十分悠久,但它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既存中原古意又纳南方春晖,被誉为中华文化大家园中的一朵奇葩。当前,客家文化已成为联系中国大陆同胞与港澳台同胞乃至世界华侨华人的一条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2.
郑海燕 《前沿》2011,(4):135-138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闽粤赣客家地区文化底蕴丰厚、民俗风情浓郁,旅游资源和市场具有相似性,旅游开发潜力大,应该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组成客家文化旅游大区,共打"客家文化"旅游牌,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客家文化     
谭舯 《统一论坛》2012,(6):50-52
客家文化是以客家民系为载体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在中华文化诸多分支中,客家文化历史不算十分悠久,但它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既存中原古意又纳南方春晖,被誉为中华文化大家园中的一朵奇葩。当前,客家文化已成为联系中国大陆同胞与港澳台同胞乃至世界华侨华人的一条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4.
<正>赣南是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是孕育客家民系的摇篮,现有客家乡亲900多万人。赣南去台人员较多,丰沛的人脉资源和历史渊源,为赣州与台湾交流提供了独特优势。近年来,赣州立足自身优势,主打"客家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赣台交流合作。举办赣  相似文献   

15.
客家女性有其特殊之处,她们的思想形态如婚恋、家庭及其承担的社会责任都有崇高的一面.客家文化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较好地反映了她们的思想观念,深刻映射出客家地区的女性文化心理,以及客家民系的社会结构、社会分层、道德伦理风俗背后的深层构成.从这种视角出发,可以解读客家妇女社会的复杂关系及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16.
客家盐焗鸡     
客家盐煽鸡爽滑鲜嫩,是客家菜系中最具特色的美食。客家盐煽鸡的形成与客家人的迁徙生活密切相关。客家人在南迁过程中,由于活禽不便携带,便将其宰杀,放入盐包中携带。到了搬迁地后,食用埋藏于陶罐食盐中的鸡,无意中发现用盐煽过的鸡肉味道更加鲜美。后来这种菜肴家喻户晓,成为每位客家妇女都能烹制的拿手菜肴。为方便烹调,适应大量生产,经客家厨师不断改良创新,创制出另一种风味的客家盐(火局)鸡。盐煽  相似文献   

17.
闽西是8000多万海内外客家人公认的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区域和重要祖籍地。闽西不仅是著名侨区,也是台湾近500万客属同胞的主要祖居地。近几年来,龙岩市政协重视发挥客家优势,加强同台湾客家同胞和海外客家侨胞的联谊工作,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交往与合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闽西永定土楼建筑,历史悠久。据档案史料记载:西晋以后,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就在永定聚族而居、世代相传,逐渐形成有“客家”独特形式的山村土楼住宅,直到今日仍在继续居住,客家土楼因此也成为中华民族古代建筑文化的活化石。土楼主要有圆形、方形两种,仅闽西永定县就有方楼4000余座,圆楼360多座,其中圆形土楼最富有客家传统色彩,远远望去如同从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专程到闽西考察后,认为“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乡村建筑模式”。当我们走进这古老的圆形土楼,发现楼中有楼,环环相套…  相似文献   

19.
失落的文明——客家传统服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金芳 《台声》2005,(9):68-69
客家民系在闽粤赣交界地形成以后,独具特色的客家大文化也相应形成。客家大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但又与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相融合,形成客家人自己的特色。单从客家服饰来讲就有许多特别之处。一般来说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在色调方面喜欢素色,以蓝、黑、白色为主,这也许就是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普遍心理直接体现。孔子评价齐桓公的大臣管仲时说“微管仲,吾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要像夷狄那样披头散发了。可见,汉服的右祍是其最主要特点。客家服饰保持了中原宽博及右祍的服饰特点,但也溶入了当地少数民…  相似文献   

20.
客家人是汉族成员中一个特殊的支系。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从晋朝至清末的千余年历史长河中,中原(今黄河中下游一带)由于战乱、饥荒等诸多原因影响,汉族人曾先后出现较大规模的向南迁徙,辗转进入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和台湾等地,并漂洋过海,散居于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先居是主,后来便是客。这些汉族人被称为“客家人”或“客籍人”。目前,全世界的客家人口有四千七百万以上,我国占大部分,约三千五百万左右。居住在闽西南山区的客家人,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独特而有趣的民俗风情。下面略记几则。奇异的土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