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探索──中阳县开展万家文明奔小康活动的启示郭润保农村改革、农村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共同致富的小康目标。小康目标既有经济发展的具体指标,也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综合工程。中阳县委宣传部从1993年以来...  相似文献   

2.
引导农民奔小康是90年代党在农村工作的总目标。“八五”期间,新洲县委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围绕小康目标,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全县呈现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大局稳定,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的喜人局面。1995年,  相似文献   

3.
农村牧区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农村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因此,摆在贫困落后旗(县)党委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组织建设,加快带领农民奔小康的步伐。一、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素质,提高党委在小康建设中的决策领导能力。首先,要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结构。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结构,不仅要在小康建设主战场上选拔实绩显著的干部,而…  相似文献   

4.
对农村脱贫奔小康的几点思考洪健尔,王志锋农村奔小康是关系到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福建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全省1997年基本实现小康目标,200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既定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5.
全面实现小康是党交给我们的历史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为了不使提前达小康变成一句空洞的口号,我们必须沉到农村,实实在在地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把全面实现小康的每一项措施都落到实处。自1995年以来,我们新沂市全面开展了旨在引导千家万户选好致富项目、确立致富目标的立项增收奔小康活动,不仅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而且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快苏北农村致富奔小康步伐,关键在于进一步搞活农民家庭经营。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小康建设进展快慢、成效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辩证关系。一、破与立的关系“破”与“立”是对立的统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破什么、立什么?我认为,一切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指出:“实现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支部建设重点抓好领导班子建设,选好支部书记,形成能领导农民群众奔小康的坚强集体”。培养与选拔好村党支部书记,是到本世纪末农村实现小康目标可靠的组织保证,是当前与今后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一、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尤其是选好支部书记,是完成…  相似文献   

8.
农民奔小康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沈新钧中共丹江口市委决定用五年时间全市在总体上实现小康目标。就丹江口市“小城区、大农村”的基本市情来说,实现小康的主体对象是农民,工作重点在农村。到1998年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决定因素很多,其中也不能忽视建立和健...  相似文献   

9.
《创造》1995,(Z1)
宜良县农村奔小康领导小组组长、县委副书记杨立华谈宜良县农村奔小康若干问题本刊记者杨宇白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指出:“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省委要求,要把发动群众奔小康作为九十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目标,并以此总揽全局,安排好农村工作。小康,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标志,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反映,是国力、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建设在一定水平上的体现。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小康标准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居住环境、健康水平,公益事业和社会治安等六个方面的定性指标之后,国务院又委托国家统计局进一步把六个方面化为十六个量化指标,其  相似文献   

11.
小康建设的灵魂和根本——运城地区“达小康导引工程”的实践与思考运城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课题组2000年全省农村基本实现小康,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十五大精神提出的“三个基本”目标之一,也是今后三年农村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10,(12):14-14
1998年11月5至7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在山东省文登市召开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认真研究了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着力为农民办实事,引导农民奔小康,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3.
从奔小康大目标出发改进村级党支部建设张联明在今后几年中,我国农业要上新台阶,农村面貌要有新变化,八亿农民的生活水平要达到小康标准.关键是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特别是村级党支部建设。一、村级党支部是实现农村小康大目标前沿阵地上的战斗指挥部领导...  相似文献   

14.
如何紧密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我感到,发扬老区精神,树立老区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用良好的精神状态来改造自然,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加快老区建设,彻底扭转老区贫困状况,赶上全省奔小康、并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是我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提前达小康,早日现代化”目标的强大动力,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市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论述,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取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突破性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大局赋予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没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就不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6.
组织带领广大农民奔小康,是九十年代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目标,建设小康示范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措施。目前,这项工作正普遍开展,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使之呈现出可喜的趋势。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笔者认为,小康示范村应当成为文明村,文明村应当率先奔小康,小康示范村建设与文明村建设应当有机结合,配套进行。  相似文献   

17.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更有效地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加快奔小康步伐?连云港市农村实施“小康文化工程”的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给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奔小康的硬任务──竹山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调查彭景伦竹山县是国家确定的贫困县,是湖北省重点扶持的特困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竹山县经济建设进人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经济的变化,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他们把工...  相似文献   

19.
奔小康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秦文清在转换脑筋,抓住机遇发展经济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同时来充分体现自己的作用,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的。实现小康不仅仅是国民生产总值的翻番,而且精神生活要充实,居住环境要...  相似文献   

20.
苗长青 《前进》2003,(3):31-32
十多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在领导全省人民进行小康建设中创造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以后的农村经济建设,特别是小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以小康建设统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全局,充分发挥各级党政组织在小康建设工作中的职能和作用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小康建设起步之时,省委、省政府即明确指出,奔小康是全省农村工作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是带动农村各项工作的“牛鼻子”,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小康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为此,省、地、县各级都成立了农村小康建设领导组,制定了小康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层层签订了责任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