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张巨是二师三十团七连的一名普通职工,今年36岁,家中6口人。近几年,他和父母、爱人辛勤劳作,靠团场的好政策,一边种地,一边养猪,还在团部农贸市场租了个摊位贩卖蔬菜,成为七连家喻户晓的致富明星。种棉花掘到第一桶金2003年,20出头的张巨和父母从四川老家来到三十团二连,投奔自己的二叔,二叔张勇在二连承包了100余亩棉花地,建了一个小型养猪场,还在团农贸市场经营一个卖肉的摊位。  相似文献   

2.
<正>农二师三十团园二连职工李凤兰不久前对笔者说:"选谁不选谁,我们说了算,我们要选出能带领我们致富的领头雁。"针对基层连队工会活力不强,动力不足,形同摆设的现象,三十团园二连推行连队工会民主化、群众化。园二连健全了工会内部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每年召开一至两次工会会员大会制度。对于一些涉及职工群众利益的事,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对于连队工作计  相似文献   

3.
正6月4日上午,笔者走进农二师三十团园一连职工李朝阳的枣园,看到蜜蜂在枣花上飞舞着。后来了解到,是农二师三十团园二连职工张继在养蜜蜂。近年来,张继看到三十团林果业不断发展,养蜂是致富的好途径。于是就外出学习,后来就开始养起了蜜蜂。张继在三十团园二连承包了15亩果园,妻子姚玉梅管理果园,他饲养蜜蜂,多轮驱动,快速走上致富路。谈起  相似文献   

4.
正养殖、餐饮、装潢,这三个不相关的行业能集于一人,这对于团场职工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可二师三十团六连职工岑少伟却通过这三个不同行业实现了自己的增收致富梦。岑少伟夫妇2002年从河南支边来到三十团,先后在七连、六连从事农业生产,夫妻俩吃苦耐劳,懂得科学管理,近几年,种植的100余亩棉花每年也有六、七万元的收入,生活上很充实,但岑少伟没有满足于现状。  相似文献   

5.
<正>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二师三十团园二连的"双创"工作在连党支部的带领下,涌现出一批像金利霞、秦玲、张志强、刘文革等致富能人,为全连"双创"工作全面开展带好头、起好步。目前,园二连奶牛存栏48头,羊存栏423只,猪存栏133头,喂养蛋鸡3000余只,果园散养土鸡6000余只。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37岁的石春芳,是二师三十团二连职工,2006年与丈夫从河南来到该团参加工作。十年来,他们承包土地、搞室内装修、开店做生意,经济收入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石春芳也成了连队有名的创业致富带头人。2006年进疆时,小夫妻俩才二十七八岁,却带着两个孩子,家里一贫如洗,生活十分艰难。刚工作时,两人分配在三十团建材厂,年收入也就  相似文献   

7.
<正>4月1日,笔者在第二师三十团园二连,见职工秦玲正在牛场忙碌着。据了解,秦玲在团里的畜牧业优惠政策鼓励下,根据连队转型,发展养殖业,她主要养殖奶牛,目前奶牛数量达到43头,实现了多元增收,树立了职工对发展多元增收致富的信心,在她带领下,园二连职工发展养殖的人数越来越多,目前养殖牛、羊、猪、鸡的养殖户已有20多家。今年,三十团出台一系列畜牧业优惠政策,支持一线职工发展养殖助增收,在这一政策激励下,部分职工从农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为促进职工增收,二师三十团鼓励职工走多元增收路,一年来,职工们通过发展养殖、搞装修、外出务工等渠道在致富增收的道路上各显其能,你追我赶,全团上下呈现出致富新气象,用辛勤的劳动描绘出一幅绚丽的"增收图"。养羊让我增收万余元唐仕良在六连承包土地50多亩,  相似文献   

9.
<正>二师三十团是铁门关市的西大门,它与地方场乡库尔楚、阳霞、野云沟等地接壤。在生产和生活中,各民族同胞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传承着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笔者在该团园三连、园七连、十连,采访了解到了一组民族团结的故事。谢合军:维吾尔族同胞的亲兄弟去年9月6日上午,二师三十团园三连职工谢合军承包的梨园里,几  相似文献   

10.
常言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可农七师一二九团二连女工张仁花不仅在40岁时学会了一手种植大棚蔬菜的技能,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带动了身边10多位姐妹,共同踏上了特色种植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走进二师三十团,处处都有职工们劳作的身影。为拓宽多元化增收渠道,该团职工彻底改变过去冬闲"猫冬"的生活方式,或养殖牲畜,或外出打工,或开店经商,他们挥洒着辛勤的汗水,走在条条增收致富的路上。农机大户忙增收走进三十团四连焦海超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满院子的各式农机具,总价值100多万元。眼下秋收冬灌工作已全面结束,焦海超这几天正领着自己的雇工给一些承包户清挖排渠、扩边整地。"一个冬天下来,能挣2万多元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以来,农九师一六三团南区三连工会多管齐下狠抓职工素质工程,为职工致富增收搭建平台。一是通过广播、职工大会、电教、黑板报、职工书屋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二是采取选送职工参加团科技之冬和各类培训班加强学习;三是连自办培训班,以会代训,并根据不同季节,组织职工学习;四是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对夫妻,两人在工作上都同样的优秀,在生活中夫唱妇随,家庭和谐幸福,成为大家羡慕并效仿的模范夫妻,他们就是二师三十团的李荣堂和张冬丽。那是2001年,刚满28岁的甘肃大学生李荣堂担任三十团二连技术员。那年三秋,一帮河北邯郸的姑娘来到二连  相似文献   

14.
农二师三十团园二连女工委认真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以提升女职工素质为出发点,以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为落脚点,全心全意当好女职工的娘家人。该连共有170名职工,其中女职工93名。连女工委成立了10个女职工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农二师三十团十连女职工朱素花认真学习科学技术,发展种植业,年收入15万元,成为连队有名的致富能手,当上了"科技家长"。像朱素花这样担任"科技家长"的女职工在该团至少有300个,她们都掌握了3至5门实用新技术,在家庭生产中唱起了主角。  相似文献   

16.
在二师三十团三连,吴桂芳是个能干的女人。近年来,她和丈夫刘朝银依靠辛勤劳动,在管理好156亩棉花的同时,还投资十几万元,发展养殖业,她家的养猪场经过几年的精心经营,如今年存栏头数达400余头,仅此一项收入每年都在20万元左右,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能手。16年前,吴贵芳随丈夫刘朝银一起来到三十团三连,率先两费自理独户承包了该连三斗一副农155亩棉花地。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七师一二五团二连,有一个带领大家一起致富的女能人李云风,一提起她,周围的姐妹们都会竖起大母指,是她让周围的姐妹们尝到了大胆承包、科技种植的甜头。她本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团"三八红旗手"、农七师致富带头人,2011年又被兵团评为巾帼致富带头人,她所种植的葡萄园区被评为兵团巾帼致富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18.
<正>在二师三十三团十六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文化、爱科学、善经营、懂管理、敢闯敢干,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劳务输出的过程中率先致富,并带动连队职工共同致富。他们根植于连队,创业于连队,致富于连队,对职工的示范作用大,带动效果好,已然成为连队里的致富"急先锋",职工致富路上的"领头雁"。棉田里的"领头雁"2009年,王富井从河南老家来到三十三团十六连承包了100亩棉田,连续5年棉花单产突破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一师六团无人不知"施俊英"这个个子不高,说话特温柔的中年妇女。她是该团二连一名普通的苹果种植职工,却让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她是果园高产明星,致富女能人,更是该团首家进入创业园的企业女带头人。◇大胆创业◇2013年,团党委通过政策引领和扶持,鼓励职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种养结合、产供销一条龙走多元增收道路,一时间到团创业园办企业、合作社的能人络绎不绝。二连女职工施俊英就是其中一个。面对团里免费提  相似文献   

20.
农一师一团二连的孟繁宾养猪已有10个年头,是一团自营经济养殖致富的标兵。1993年,二连面临减员,当了3年畜牧兽医的孟繁宾考虑再三后,主动提出了退岗。这一年,孟繁宾拿出了家中仅有的6000元积蓄,凭着在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学校学到的养殖技术,开始筹备自己的养猪事业,开辟一条自营经济养殖的致富道路。1994年春,孟繁宾花了3500元在本地买回7头母猪,开始精心饲养。第二年,猪的头数已发展到30余头,这一年,他把卖猪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