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10日,农六师一○五团四连职工牟学林,和连队职工一起在清扫连队周围残存的积雪,2010年纯收入14万元的他,干起活来似乎特别卖力。"老牟,今年马上要开春啦,打算咋干呀?"职工施绪忠问道,"还咋干,当老实人干老实事,继续当咱连队的诚信职工呗!"牟学林2010年被评为一○五团十大"诚信职工",获得团里3000元的"诚信奖励金"。他守信用、讲诚信在整个连队被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2.
<正>李军是农七师一三○团一名职工,几年前他在奎屯市买了一套楼房,从那以后,他和妻子夏天到团场务农,秋收后住进城里越冬。去年冬天他正在发愁怎么回连队参加职工素质培训的时候,连队政工员给他送来了一套学习资料,告诉他可以在奎屯自学,然后回团场参加最后的笔试。李军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相似文献   

3.
<正>在三师四十五团十三连,有一个职工叫张波,他在连队承包了1600亩土地。2016年很多职工都减少了棉花种植规模,连队又出现了大量的弃耕地,连队领导找到张波,他二话没说就接管了800亩的弃耕地,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底气从哪里来?张波的回答很质朴,就是兵团的改革不断深化,大农机推广应用,解放了劳动生产力,是兵团党委的好政策让他涨了胆,有了充足的底气。15年来,他累计向团场交售棉花1100余吨,承包连队  相似文献   

4.
张江华是一位身高只有1.6米,身材瘦小的男人。1992年春天从河南老家来到农四师七十团九连打工,他每天帮助连队的职工们间苗、除草等,每天的工钱也只有8元。当时该连有许多职工因为种地亏损,纷纷将土地退还给连队。他看到团场连队的土地面积大,犁地、播种、中耕等主要的农活都是靠机械化作业,要比自己在老家种上几亩地,靠人拉肩扛省力得多。他就在连队承包了30余亩连队职工不愿种的地。  相似文献   

5.
<正>4月23日,农一师八团九连职工杨作涛来到连队书屋借书,看到连队工会主席正在整理上级给单位职工书屋配发的新图书。"哇!连队又添了这么多的图书,要看啥样的,就有啥样,这下我不愁没得看啦。"看到琳琅满目的书籍,他发出感慨。八团九连是团场的新建单位,条件相对较差,连队"职工书屋"80%以上的书都是团、连干部捐赠的,满足不了职工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6.
<正>36岁的马国彦是农二师二十七团四连2008年新转正的一名普通新职工,多年来,他利用科技之冬和自学的知识不断给自身充电,从一个打工者转变成为一个高级农艺工。他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勤劳苦干使自己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马国彦在连队除了承包30亩土地外,2005年还利用团工会小额贴息贷款在连队集中连片的条田里修建了两座总面积为3.1亩的育苗大棚,为连队职工、周边乡镇农民提供番  相似文献   

7.
<正>8月22日,是农五师九十团八连职工岳江的生日,他的维吾尔族妹妹阿米娜·古丽又来连队为哥哥祝贺生日。古丽来自伊犁新源县哈拉布拉乡,最早来八连拾花是2001年。她们刚来连队的时候,由于语言不通,再加上许多职工误传维吾尔族  相似文献   

8.
正20年前,为了生计,24岁的陈小明怀着种地养家的生活愿望,带着新婚妻子张菊兰从甘肃老家来到兵团,慕名走进了十师一八三团十二连,连队平坦宽阔,阡陌纵横的土地坚定了他的选择,这个举目无亲的青年汉子从此与兵团连队结缘,一待就是20年。20年里,他从一个普通的职工,成长为连队有名的致富能手;从一个致富能手,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从一名共产党员,成长为一位备受职工信赖的连队干部。20年里,他秉持勤劳耿  相似文献   

9.
<正>赵银江是二师三十三团二连党支部书记,他担任基层连队主要领导已有16年,和他共事过的干部和职工每次提起他总会赞不绝口。2012年,赵银江到二连担任连长,当时的二连用老职工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烂摊子",但是在赵银江的领导下,短短一年时间,整个连队就变得井井有条,职工的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成为职工群众心目中最敬佩、最可靠的优秀领导。也是在这一年,他和二连唯一的一户维  相似文献   

10.
职工说,他有一颗关心职工群众的爱心;党员说,他有一颗爱岗敬业的恒心.第七师一二八团二连党支部书记刘鹏把一个个后进连队转变成了团场先进单位.工作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年,他却得到连队职工的一致好评.2017年,刘鹏获得七师"五好职工"荣誉称号;2018年,被评为七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支部书记;2020年,被评为七师优秀党支部书记;2021年被评为七师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1.
"这几天地里的农活不是很多,连队职工就来职工书屋充充电,这儿成了连队人气最旺的场所。"芳草湖农场东河坝社区四连职工书屋的管理员庄梅给连队职工借阅书籍时高兴地说。"往年到了农闲时节,各连队职工多是聚在一起打麻将、玩纸牌,或是在一起聊天打发时间。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工开始利用闲  相似文献   

12.
<正>"这下我们吃水难的问题终于解决了!"这几天看着连队又新铺设的管道时,农二师三十团六连职工杨会萍感到特别高兴。她说:"是连队议事员在焦点议事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连队职工关注的焦点问题得以顺利  相似文献   

13.
<正>兵团农业连队干部"走读"是指连队现任干部白天在连队上班,晚上回到连队以外的地方居住生活。"候鸟"式职工是指农业承包土地的职工春、夏、秋来连队工作劳动,入冬后回到连队以外的地方居住生活。这种工作生活方式是近几年来随着兵团团场发展壮大而产生的一种干部职工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二师二二三团园二连有一位普通的维吾尔族职工,多年来与各民族职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在他的影响下,这个连队的汉族职工帮助少数民族职工发展种植业林果业,少数民族职工帮助汉族职工发展畜牧业,各民族职工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1980年参加工作的吐洪·吾守,30多年来亲眼目睹了连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家的收入也年年上台阶,他还在团部购买了一套楼房,自己多次被团连评为"五好职工"、"先进生产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在走上致富和获得荣誉的同时,他越来越感觉  相似文献   

15.
正"他只是我们连队的一名普通职工,靠辛勤的双手和精明的头脑,通过大田种植和农机服务,实现了致富梦想,但他不忘连队其他职工的帮助,带领大家一同致富,就这一点,值得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敬佩和学习......"6月20日,十师一八二团一连党支部书记印辉在全连大会上郑重地说道。说起职工刘松林,大家对他敬重之至,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连队职工,在平凡的农业种植中,却用执著与追求,谱写出一曲感人的乐章。  相似文献   

16.
正眼下正值冬闲时节,昔日在家"猫冬"的五师八十六团农业连队的职工们却都在外出务工致富路上忙得红红火火。"连队给我找活儿,每天8小时,虽然有点儿累,可每月有5000块的收入呢,好好干上两个月,家里一年的生活费就够了。"该团园艺一连职工王振义兴奋地告诉笔者。王振义今年种了20亩红提葡萄,地里的活儿一忙完,他就来到五台石灰窑采石场打工,和他同来的还有该连的职工,他们都是在连队党支部的统一介绍下,一起外出务工创收的。  相似文献   

17.
农五师八十四团六连青年贫困职工张建国,2002年种植150亩制种玉米获利4万余元,一举摘掉了连续多年亏损的帽子,成为连队青年职工中的致富能手。 张建国在六连种地多年,累计连续亏损3万元,被连队列为贫困户。他想:作为一名年轻人,老是被连队列为贫困户,脸上也是很不光彩的。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九师一六七团二连职工李民疆来到连队便民服务站,专门感谢干部帮他了结一件事:春节前儿子结婚,娶了一个外地姑娘,儿媳妇要当连队职工。连队工会干部了解这一情况后,跑部门,写资料,帮助他解决了儿媳上岗问题。该团工会践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以来,各基层工会以微站点、微课堂、微调解"三微"服务活动机制为抓手,通过代办、帮办、包办,着力解决职工群众的难办事,温  相似文献   

19.
农五师八十一团八连工会主席、共产党员凌华阳带头发展特色养殖业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凌华阳身为工会主席,一直把发展连队自营经济作为重要大事来抓。当他从报纸电视上看见很多地方的职工靠特色养殖业致富时,决定动员本连队的职工也发展特色养殖业,可连队职工却持怀疑态度。凌华阳考虑再三,决定以身作则,自己带头养起了蝎  相似文献   

20.
<正>从去年11月底开始,农二师三十团开始对全团各基层单位的连队领导干部进行了年终评议。这次考评,三十团实行了连队干部向职工述职和职工评议领导干部制度,对全团17个农业连队、8个非农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进行民主评议。每到一个单位,团考评小组工作人员现场将基层连队领导干部评议表发给职工,职工以无记名方式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