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抗日战场上,我随八路军129师转战太行山,印象最深的有3次伏击战。第一次是1938年3月。为了破坏日军向晋南、晋西进犯的交通运输线,刘伯承、邓小平决定以385旅为左翼袭击黎城,引诱潞城的敌人来援;以386旅为右翼,在神头岭设伏,迎击增援黎城的日军。那一年,我21岁,是386旅771团2营  相似文献   

2.
阳邑镇地处邯郸武安市西部山区,南名河畔;西与涉县毗邻,北依山西左权;邯长公路、邯长铁路贯穿境内,武左路、磁阳路在境内交汇。近年来,该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工业经济。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9000万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东路军的30名国民党军将领,在八路军总部的组织下,于1938年3月底在河北省涉县至黎城之间的响堂铺地区,现场观摩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指挥的一次歼灭日军汽车大队的伏击战。这件事,一时间成为国共两军合作抗战的美谈。  相似文献   

4.
孔春林 《党史博采》2005,(11):22-25
响堂铺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在邯郸——长治公路线上黎城至涉县间的响堂铺地区,伏击日军辎重部队的一次著名战斗,与长生口、神头岭伏击战并称为华北抗日战争史上颇有影响的“三战三捷”。正如陈锡联上将后来评价说:“响堂铺伏击战,其要害环节在于准确掌握了敌人行动的特点和规律。在其主要交通线上,采取待伏手段,巧妙地借助有利地形,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对运动中的敌人突然发起攻击,从而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黎城地处潞城、武乡、左权、涉县"拱中之位".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在黎城4次化险为夷,彰显了黎城抗日完整县战略缓冲地与转折地的突出作用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1940年9月下旬,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八路军一二九师从23日开始发起了榆(社)辽(县)战役。当时三八六旅负责攻打榆社县城,三八五旅负责攻打辽县五旅首先攻打的是位于辽县附近的管头、石匣两个日军据点。管头是日军设在榆辽公路上的一个重要据点,约有100人担任守备,配有1门“九  相似文献   

7.
响堂铺,位于河北省涉县神头乡,是巍巍太行山区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势,巧设伏兵,出奇不意,给日军以重创,响堂铺伏击战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期间,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的八路军129师曾驻扎河北省涉县赤岸村,浴血千里太行山,直到1945年12月离开。粉碎日军对根据地的残酷扫荡,指挥上党战役等大小战斗3100多场,他们夜袭阳明堡,两袭长生口,两伏七亘村,伏击黄崖底、广阳、神头岭……几乎是每战必伏,每伏必胜,连战连捷,打得日军人心惶惶。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造就了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1938年9月起八路军一一五师奉命陆续到达山东。它的到来,加强和壮大了山东抗日武装的力量,为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带来了空前活力。他们打击地方反动邪恶帮会、破坏敌人运输线、粉碎日军"扫荡",拔据点、端炮楼让日伪军  相似文献   

10.
孙立人(1900—1990),字仲伦,安徽舒城人,是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他所率新三十八师(新一军)在两次入缅作战中,共击毙日军3个联队长以下33000余人,伤日军75000余人,俘虏大尉以下323人。缴获大炮186座,战车67台,汽车552台,攻取公路646英里。新一军伤亡17000人。  相似文献   

11.
王楚英 《世纪风采》2006,(9):13-16,20
1942年4月17日至19日,刘放吾将军亲率所部新三十八师一一三团千余官兵,入缅援英,在缅甸西部伊洛瓦底江畔仁安羌油田,一举打败了拥有数十门大炮和48辆坦克装甲车、人数逾万的日军第三十三师团,救出已被日军重重围困在仁安羌油田濒于绝境的英缅第一师师长斯考特少将以下官兵七千多人,同时解救出此前被日军俘虏去的英美军人、教士、记者572人,打死日军高延隆雄中佐和吉柳仲次大尉以下官兵1200多人,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创造出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上以寡击众、以少胜多、  相似文献   

12.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凇沪会战历时3个月。中国军队先后调集70余个师抗击日军。10月26日晚,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四行仓库,坚持战斗4昼夜,掩护主力部队西撤。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相似文献   

13.
一、开头语 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上屈指可数的几个大战役之一。 战役时间:从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的闸北开始;到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为止。历时整整3个月。 参战兵力:日本方面投入了11个师团、200多架飞机、80多艘军舰、200多辆战车、300多门大炮,总兵力30万人左右;中国方面参战的有6个集团军(70个师)、250架飞机、40多艘军舰,总兵力 70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14.
将军岭坐落在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驻地——涉县赤岸村西北的高山庙坡岭上,这里群山环抱,松柏常青,肃静幽雅,风景秀丽。涉县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率一二九师将士们挺进太行,浴血奋战,开创革命根据地,于1940年6月进入涉县,年  相似文献   

15.
《张闻天年谱》、《张闻天传》等史著记载1945年张闻天由延安赴东北的相关情况时多从刘英晚年的回忆,但刘英的回忆存在着多处差错。事实上,1945年张闻天赴东北飞离延安是在10月20日;刘英所忆与张闻天同机离延人员遗漏了李六如、杨秀峰、张令彬而误多出朱瑞;张闻天等搭乘的美机降落于山西黎城而非刘英所说的河北邯郸;张闻天一行途中驻留的刘、邓司令部是时驻邯郸市郊的晋冀鲁豫军区前方指挥部而非时设河北涉县的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2010,(6):F0003-F0003
东阳关煤焦管理站位于山西省黎城县东阳关镇火巷道村,是山西省出省口较大的管理站之一,于1982年12月成立。地处309国道912公里处,北距河北省涉县县城19.5公里,南距山西省黎城县城8公里,占地面积35亩,拥有固定资产4152万元。现有干部职工229人,党员50名。  相似文献   

17.
正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冀、晋、豫三省七县(市)交界处。县域面积1509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办事处、17个乡(镇)、5个城区社区居委会、308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涉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汉始置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属千年古县。娲皇宫是全国建筑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祀奉中华始祖女娲的古建筑群,被誉为"华夏祖庙",涉县被命名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革命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进驻涉县,在这里生活战斗达六年之久。一二九师司令部、政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等110多个党、政、军机关单位长期驻扎涉县,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的摇篮"。  相似文献   

18.
百团大战     
林木 《党史博览》2010,(8):F0002-F0002,F0003
1940年8月20日,为打击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指挥晋察冀军区、第一二〇师及第一二九师,对华北敌后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展开了一次全面的大破袭,史称百团大战。  相似文献   

19.
<正>"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中国经济文化名镇、全国生态文明先进镇",这些响当当的"国字号"的光环皆聚于这一方冀南宜居小镇——井店镇。井店镇位于涉县东4公里处,国道309线、省道平涉线、邯长铁路、青兰高速穿境而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虽身处革命老区,井店镇却能积极寻求突破,既依托资源优势,又不拘泥于资源现状,奋力前行,正在成长为涉县的一张烫金名片。  相似文献   

20.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接着,日军在华北地区扩大进攻,山西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面临最危险的关头,我八路军各师迅速出师抗日。9月中旬,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晋东北,9月25日,按照朱德、彭德怀电令,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板垣师团一部,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了大批辎重和武器。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