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忠孝仁义礼智信勇"等,其对警察文化、警察队伍的建设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忠"要求人民警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爱岗敬业;"真"是指导警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智"提高人民警察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勇"要求人民警察见义勇为,具备责任感、正义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2.
试论警察形象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民警察的形象代表着公安机关乃至整个政府工作机关的形象。加强警察形象建设刻不容缓,要妥善处理好建设警察文化、警察道德、强化警察管理、提高警察素质的关系,努力提升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人民警察的形象代表着公安机关乃至整个政府工作机关的形象。加强警察形象建设刻不容缓,要妥善处理好建设警察文化、警察道德、强化警察管理、提高警察素质的关系,努力提升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要加强人民警察队伍的道德建设 ,应把着力点放在加强人民警察的道德修养上。“立德”必先“修身” ,这是人民警察道德修养的先决条件 ,加强人民警察道德修养 ,要求人民警察自觉履行职责 ,做到“慎独”。  相似文献   

5.
警察和谐文化的构建对于提高警察素质、提升警察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打造警察形象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警察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就在于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影响,繁荣和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先进的警察文化,为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提供优良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6.
宪政意识是人民警察法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政意识对警察队伍建设和正确执法至关重要。培植和增强人民警察的宪政意识,必须重视人民警察的宪法教育与学习、树立宪法至上的法律观念、强化警察的公仆观念与服务意识、注重警察执法的违宪监督和加强警察法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公安警察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具有核心的精神层面,又有外在的表现形式,核心是警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公安警察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警民关系的建设;有利于增强公安队伍的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用文化艺术的形式来塑造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和讴歌人民警察火热的战斗生活,能够起到深入民心、深入警心,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警营文化建设工作是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队伍政治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公安机关政治和业务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民警察培训学院推进警营文化建设,可以营造学院良好的警察文化氛围,提升文化育警的软实力,为广大参训民警打造一个健康、和谐、团结、奋进的精神家园,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根本宗旨,不断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塑造参训学员良好的警察形象.  相似文献   

9.
提高人民警察队伍的素质,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已成为当前公安队伍建设的迫切任务。如何在新形势下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笔者认为应从内外两方面着手,即树立好人民警察的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  相似文献   

10.
加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养,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把绝对忠诚摆在首位、以服务人民为终极取向、以无私奉献为基本要求。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今天,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增强警察综合素质、促进警察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树立警察良好形象、提升公安软实力的内在诉求,同时也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现实需求。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完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强化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践,提高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健全人民警察道德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