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万亿美元,对外净资产、海外投资、政府开发援助均为世界第一,分别达2932亿美元、675.4亿美元和89.7亿美元。截至1990年9月,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日本银行的贷款累计额已占36%,达20715亿美元,亦居世界之首。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去年3月预测,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将从1990年的14.1%升至2000年的15.8%。海湾战争后,日本一位学者预言;再过10年,日本的“绝对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2.
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给美国大平洋舰队以毁灭性的打击,日本同时向英美宣战。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料到,在中国黄土高坡的窑洞中,有一个中国人——毛泽东,正在发表他对世界局势惊人的预言。  相似文献   

3.
万光 《瞭望》1985,(38)
世界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对整个国际局势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新技术革命的巨大挑战。 在八十年代初西方发生三十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后,美国经济恢复得比较快。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曾经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很大优势。以后,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力量的恢复和发展,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不断下降。苏联也不  相似文献   

4.
唐杰 《理论参考》2008,(3):58-59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从封闭型经济快速成长为全球最为开放的巨大经济体之一。过去的我国经济以10%速度持续快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平均七年翻一翻。十六大以来GDP翻了一翻。但按现行汇率衡量,2006年我国的经济总量仍只是美国的1/5,日本的60%,距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2000年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会议于1999年末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美国、日本、中国、中国台北、中国香港、韩国、菲律宾、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世界银行、美国亚洲基金会、国际数据公司等国家、地区及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有关专家对美国经济和日本经济的最新展望、对重要产品市场的展望及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等专题。美国经济。出席会议的美国学者认为 ,在美国商务部调整GDP的核算方法后 ,1999年的GDP增长率可达到3 9 % ,比1998年的4 3 %略低 ,但仍是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支撑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6.
陕甘宁边区因生产不足而导致的"鱼大水小"矛盾,在抗日统一战线建立后受外援支持而得到暂时平衡;后来,随着内部需求快速增长和外援断绝,这种矛盾逐渐演化成经济危机。针对危机,边区政府采取大规模发展自给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和改革公营经济等措施,成功化解经济危机,创造出世界战时财经史上的奇迹,也对中共经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2,(37)
世界经济在进入新世纪后形势急转直下,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同时萎靡不振,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定的时期。恰巧于此时发生的“9·11”事件,似一次强震,加剧了这种动荡。 美国经济霜打秋叶 新世纪第一年,美国经济经过10年持续增长之后已成强弩之末,渐显衰退症状,据当时公布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刘升 《瞭望》1994,(10)
说“不”的不仅日本刘升1994年刚开头,就有两件事情让美国人不舒服,一件是日美首脑会谈竟然破裂,另一件是俄罗斯出奇制胜,制止了北约对波黑的空袭。二次大战以后,日本成为美国在其全球战略中放在远东的一颗棋子,正是在美国的扶持和帮助下,日本经济得到恢复、成...  相似文献   

9.
美国经济减速影响日本经济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经济既与美国经济存在较强的互动性,又与亚洲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美国经济下滑的背景下,日本经济将可能有两种前景:或者被减速的美国经济一起拖下水,或者同亚洲一起站起来。进入21世纪,美国经济减速的趋势日益明显,这说明人们早在美国的“黄金般”的20世纪90年代所持有的担心并非没有根据。日本经济同美国、亚洲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经济减速既直接影响日本经济,也通过影响亚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而间接地影响日本经济。美国经济减速对日本经济的影响2000年日本经济显示出一定程度复苏迹象,前3季度都呈正增长,但在2…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企亟需全面导入现代市场营销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少数人私有这个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不容的本世纪初,也就是列宁所说的资本主义已进人到垄断、腐朽。垂死的帝国主义时代,大洋彼岸的美国诞生了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市场营销学(marketing)。伴随1929-1933年由美国而发并波及全球的经济大危机,市场营销学进人应用阶段且迅速传播于世界各地。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则是二战后伴随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日臻完善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全面导入,尤如一支强心针,使列宁所预言的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不仅腐而不朽,垂而未死,反而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  相似文献   

11.
纽约专电 最近,日本和美国之间正在进行一场新的贸易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工业发达国家当前面临的经济困难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日美贸易争端由来已久,几乎年年发生。这次来势猛、规模大的贸易战起于日本政府宣布今年日本对美国汽车出口将增加百分之二十五,达二百三十万辆。这是美国三月初取消日本汽车进口限额后日本作出的决定。本来,自一九八一年以来,日本每年销美汽车都有限额,由两国商定。一九八四年最多,为一百八十五万辆。  相似文献   

12.
“我们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主张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2006年12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美方代表团时,郑重将这句话告诉了美国总统布什特别代表、财政部长保尔森。“中国人向美国人谈自由贸易,这是意义深远的一刻”,采访中一位政府高层智囊人物告诉《瞭望》新闻周刊。5年前中国入世的时候,当美国人以全球化倡导者身份推销自由贸易的时候,他就曾预言中国政府迟早也会向美国政府提出贸易自由化,“没有想到温总理说这番话比我们的预计还要早。”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国土面积只有37.8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有限,尤其是石油、煤炭等能源缺乏。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致力于技术与管理创新,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经过40年发展,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超过了美国,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而且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非常强,  相似文献   

14.
踩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时间点上,《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的新作《中国三十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日前由世纪文景出版,作品从一个美国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  相似文献   

15.
你最信任哪些国家,最不信任哪些国家?日本《读卖新闻》自1988年起对日本和美国公民每年进行一次调查,今年又在英国、德国和法国进行了同样调查。日本人最相信美国。近七八年来,美国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信任程度始终高居首位。即使美国要求削减对日贸易赤字,甚至以制裁相威胁,也没有降低日本人对美国的依赖感。调查对象包括企业、政府部门的课长以上专职人员等。其次是英国和澳大利亚,中国被排在第8位。美国人1992年感到最值得信任的国家是英国,其次是澳大利亚。今年居首位的则是加拿大,其次是英国、澳大利亚。美国人对日本的信任程度…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2,(Z1)
近十年来日本经济总体处 于萎靡不振的状态,期间 美国经济增长期曾长达110多个月,其它经济体也都有过不俗的表现,唯独日本经济始终难以摆脱泡沫破灭后的阴影而真正踏上复苏之途。个中原因,究竟在哪里? 宏观战略缺乏大手笔 日本经济10年来也出现过几次复苏的苗头,但皆如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7.
成人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中最活跃、最兴盛的一个方面。生产力水平越高的国家,成人教育就越被重视。美国、日本、联邦德国和苏联的实践都说明了这一点。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成人教育事业也面临着较快发展的新形势。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成人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2月1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指出,随着中国发展步伐加快,有关中国前景预判的分析报告层出不穷。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表报告预测,中国经济实力将在2030年超越美国。同在美国,《外交政策》等媒体此前则预言“2012年中国即将崩溃”,高调唱衰中国。  相似文献   

19.
泰国和日本均在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在金融领域遭受重挫,国际热钱的兴风作浪作用不小当20世纪80年代西方人赞叹日本即将取代美国时,日本却遭遇“十年失落”当90年代西方人惊呼太平洋时代即将到来时,泰国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却倒在了金融灾难之中。新世纪西方人美言:“21世纪将属于中国”,国际游资在一片赞誉  相似文献   

20.
李钢 《瞭望》2002,(18)
美国十分关注中国的发展和动向,他们既担心中国强大后会挑战美国主导的亚太秩序,又担心中国出现混乱会影响亚太地区的稳定。总之,美国以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情看待美中关系和注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和变化。 冷战结束后,美国曾担心日本有可能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敲打日本一度风行美国政坛。不过,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日本经济放缓和世界银行发表根据购买力平价评估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报告,美国人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中国,探究中国的强大对美究竟是福是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