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瓮安县打砸抢烧事件后被免职的公安局长申贵荣对媒体谈了事件的前因后果。他谈到瓮安县“县委书记、县长现场解决移民纠纷被群众扣下,不得不动用警力解救,解救中伤到了部分百姓,最终的代价是乡政府被砸”,这番话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才是瓮安事件的“三尺之冰”。  相似文献   

2.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以其具有累积性、动态性与非线性等特点,成为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新类型,并对社会稳定构成直接挑战。我国领导干部应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已经取得若干基本经验,同时,还面临着若干挑战。  相似文献   

3.
王金豹 《唯实》2007,2(1):38-40
现阶段我们党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定势,肯定了以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坚持以经济手段作为处理群体性事件的主要途径;把处理群体性事件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了对群体性事件的事前积极预防和事后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8,(10):61-64
今年以来,接连发生了贵州瓮安“6·28事件”、陕西府谷县“7·3警民冲突事件”等一系列群体性冲突事件,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在北京奥运会这个背景下,这一系列事件被放大,并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当前干群关系、警民关系的看法。为此,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人多次对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发表重要讲话并作出批示,中央部署了全国开展“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和中央国家机关在奥运会期间组织干部下访工作,  相似文献   

5.
张彦梅 《奋斗》2010,(8):26-27
哈尔滨市道外公安分局把“平安建设”作为民心工程来抓,通过坚持创新“三个机制”,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的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整个道外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其中杀人、伤害、抢劫、强奸等恶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了35.7%;行政拘留、刑事拘留、追捕逃犯、刑事案件综合破案率分别同比提升了10%、18.6%、75.9%和17.5%:成功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68件次。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群体性事件的多发严重危害着社会政治稳定,给党和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有效预防、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是党和政府为保持社会稳定而面临的一个重要而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李晨芳 《新长征》2009,(12):34-35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这些群体性事件表现出参与人数多、矛盾易激化、处置不当升级快、社会影响极坏等特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积极应对群体性事件上下功夫,注重强化“四种意识”,提高“六种能力”: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剧增的背后。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民众对社会不公、官员腐败等恶劣现象的不满。要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避免其所带来的巨大伤害。必须建立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通道和司法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泄愤事件应该选择的策略:转变传统行政姿态、主动及时公开政务信息,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提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并继续深化各项有利于民众的改革,做好“防”与“控”相结合,减少民众的心理失衡感,进而减少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等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各类群体性事件呈现增长态势。如何科学、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及时有效的化解群体性事件,部门之间的联动非常重要。文章以成华区在“构建处理群体性事件的部门联动机制”的实践与探索为例,探索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部门联动机制,从而切实提高地方党委、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军队党的生活》2012,(4):44-44
在深化学党章、学党的文件和学经典著作的“三学”活动中,武警边防部队党委依托公安信息网研发开办“网上党校”,形成了集远程教育、党务培训、在线考试、图文浏览、互动交流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党建工作信息化平台。目前,“网上党校”作为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十大学习品牌”候选品牌,在“人民网”上线,接受评选。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例如美国芝加哥共和门窗厂工人结束占厂静坐、2008年6月10日韩国首尔爆发自198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牛肉风波”、泰国“红衫军”事件、巴西圣罗堡Pinheiros监狱千名囚犯暴乱、2009年2月27日孟加拉国步枪队叛乱事件等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等,无一不显示出其危害性,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群体性事件频发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大挑战,也成为各国政府都在认真对待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各种不安定因素日益突出。特别是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而且规模扩大,行为趋烈,已严重影响到社会政治的稳定。如何在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成为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重大课题。 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如下几个特点:从人数上看,群体性事件具有聚众性;从形成过程看,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从行为性质看,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违法性;从社会后果看,群体性事件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从表…  相似文献   

15.
[摘要]负面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对社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各种不良思想道德观念为其滋生提供了“土壤”,复杂网络环境为其产生提供了“环境”,社会监管不健全为其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了有效抑制负面网络群体性事件,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加强法制建设,营造有利于网络良好发展的环境;改善管理机制,合理有效地监管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6.
余次 《当代党员》2010,(9):42-44
城市拆迁,这是让整个中国都头疼的难题。因事故频发,而被喻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火药桶”。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有效掐灭拆迁中那些“溅起的火星”,实现社会和谐、百姓安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在农村一些地方或多或少地发生,并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为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本文分析了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及其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08,(9):47-48
许章润在2008年第4期的《清华大学学报》上撰文指出:“群体性事件”,反映了中国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及其冲突的激烈性,特别是底层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和维权热情的高涨。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常态。从现实来看,群体性事件多发生于下述领域,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农民工讨薪、移民安置补偿、国企转制、环境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已经进入群体性事件高发期,群体性事件往往因其突发性、偶然性而增加了政府处置的难度,而处置策略、方法的优劣则决定了处置效果。从云南孟连,贵州瓮安,湖北石首等地发生的事件来看,政府处置不当,极可能导致苗头性的事件不断扩大化、恶性化发展而成公共危机事件,从而加大其破坏力,影响政府公信力和政府执政的合法性。本文以浙江仙居和谐处置"12·18"群体性事件为例,具体分析了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及其对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加快推进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中,浦东新区群体性事件数量明显上升,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影响也越来越大。近年来浦东树立人本观念,整合机制,革新体制,多途径化解群体性事件,使群体性事件化解缓解率不断提高。浦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经验对推动其他地区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