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保障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重任。检察权来源于人民,也必须用来服务人民。评判检察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群众的满意度如何,要获得大多数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认可和满意,就必须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就必须以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就必须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大局意识、和谐意识,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工作主题,不断实现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建》2000,(3)
日前,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刘云山在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上谈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继续坚持为群众服务的正确方向,面向群众,造福群众,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要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群众的重大意义,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意愿,倾听群众的呼声。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办人民群众之所需。制定规划,设计活动,开展工作,心中都装着群众,从群众的要求出发,善于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多做得人心、暖…  相似文献   

3.
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种种范例常被世人所称道。他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了行动上,这也是我们当今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之基和为政之要。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7,(4):8-8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绩——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能否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我们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更加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通过办好事实事更好地改进作风,在改进作风中为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实事。  相似文献   

5.
吴炜 《求实》2004,(2):9-10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最直接最现实的表现就是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想人民之想 ,认真倾听人民群众呼声 ,如实反映人民群众意愿 ,深入群众搞好调查研究 ;谋人民之求 ,使我们党每一任务的提出和每一政策的制定 ,都必须适合人民群众的需求 ;集人民之智 ,认真汲取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 ,向人民群众学习 ,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 ;解人民之忧 ,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 ,集中精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郭乾 《理论与当代》2010,(10):27-27
<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而作为人民公朴的党员干部,不能当官老爷,拿着纳税人的薪酬混日子。平时要多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干人民群众之所干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指出:领牙子邪一定要讲政治。讲政治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从根本上讲,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讲白了,就是执政者如何同人民价众保持密切联系的问题,就是执政者能否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问题,这是重大的政治久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的原则问题。众所周知,为政之要在于“安民”,民安了,国也就“泰”了。所以,我们党的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摆正自已向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人民是根,我们是枝叶,枝…  相似文献   

8.
“一心为民动真情,五年政委民满意”这是湖北省谷城县人民送给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肖初良上校的一副对联。肖初良之所以受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关键是他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利益第一。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看问题、办事情,一切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员干部应时常想着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党员干部要经常用群众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标准;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9.
南山 《党史博览》2008,(3):4-10
以人民群众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周恩来的一贯思想。他常说,没有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周恩来的总理生涯中,他勤政爱民,倾注民生,老百姓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带头捐钱给群众建澡堂;修建密云水库,他批评水库指挥部“见物不见人”;延安人民生活穷困苦熬,他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这一切,使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人民总理”。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本文采撷周恩来总理生涯中倾注民生的几个片断,以纪念这位人民心中的好总理。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4,(23):9-9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要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和沂蒙精神,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补好精神之“钙”,促使党员、干部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真心实意与人民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相似文献   

11.
蔡溪 《新湘评论》2014,(23):50-5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今年以来,株洲市以扎实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使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12.
林木 《党史博览》2008,(11):F0003-F0003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经常深入到学校、工厂、农村听取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他说:“人民的利益,即是党的利益。”“必须对人民群众负责,才算尽了最后与最大的责任。”这里,我们选编的这一组图片,充分表现了刘少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  相似文献   

13.
一要正确对待名利.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宗旨校正个人追求,正确对待名利。作为一名企业党员干部更要自觉地以服务社会、服务客户、服务职工群众为荣。凡事要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真正看到,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第一追求,人民群众的呼声才是第一信号;  相似文献   

14.
徐正林 《支部生活》2008,(11):37-37
嵩明县在以思想大解放带动县域经济大发展中,坚持“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的发展理念,坚持维护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关心群众疾苦重于一切、解决群众困难先于一切,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最大限度地将人民群众的愿望集中起来、智慧凝聚起来,努力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出来,发挥好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实力,全面推进嵩明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八十年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也是面向新世纪加强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我们在贯初《决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解决核心问题,保持血肉联系,最重要的,必须知民之苦,知民之忧,知民之盼,知民之情,知民之力,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和拥护。知民之苦,在改善群众生存条件上下功夫。我们壶关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受自然条件限制,一些乡村特别是边远…  相似文献   

16.
元跃旗 《新视野》2001,1(3):46-47
一、群众路线是在党领导人民群众共同奋斗中产生形成的,是党的事业成功的保证 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原理,形成了系统的群众观点,并将之贯彻到实践中,进而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观点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对人民群众的看法。主要内容有:第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二,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三,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Z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是建立在党的群众观点上的工作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  相似文献   

17.
执政之初,中国共产党把从严治党与满足人民群众的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接受群众的公开批评。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在2011年的“七一”讲话中,他再次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一论断诠释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人性化、民主化、民本化、执政化的新要求,是共产党人执政之魂。  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的产生、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努力和奋斗,其中所内涵的逻辑关系和本质要求即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之基,是其政党价值目标的实现路径。人民群众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密切联系的根源在于二者具有价值统一性。  相似文献   

20.
《新湘评论》2012,(15):35-35
推进理论大众化,首先要解决好为谁立论、为谁著说、为谁代言这一根本原则问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服务人民大众作为价值归依,始终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坚持面向群众、心系大众,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需。有了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有服务群众的自觉自愿。要坚持思想上尊蜇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真心实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