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支部生活》2014,(6):11-16
5月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题为《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中国将同各方一道,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中国和平发展始于亚洲、依托亚洲、造福亚洲。中国人民愿意同各方一道努力,实现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亚洲梦。  相似文献   

2.
高层传声     
正习近平:中国是亚洲安全观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实践者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5月21日上午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题为《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是亚洲安全观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坚定实践者。中方将一步一个脚印加强同各方的安全对话和合作,共同探讨制定地区安全行为准则和亚洲安全伙伴计划,使亚洲国家成为相互信任、平等合作的好伙伴。  相似文献   

3.
黄日涵  ;丛培影 《前线》2014,(7):59-61
<正>2014年5月20日至21日,第四次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峰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在此次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共同、综合、合作和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指明了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亚洲安全观的提出和践行,开辟了地区安全合作新局面,不仅将促进亚洲和平与稳定,而且将促进世界整体安全形势的良性发展,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2014年5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上海峰会上发表题为《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讲话,提出并全面阐述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强调中国将同各方一道,推动在亚信基础上探讨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相似文献   

5.
《求是》2014,(14)
<正>2014年5月20日至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全面系统阐述了亚洲安全观,提出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梅等重大倡议,得到与会各方的积极响应,成为国际社会聚焦中国的又一亮点。这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次重要实践,引领着亚洲安全合作的新方向,对展现中国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问:编辑同志,您好。近日,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峰会以"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为主题。请问,亚信上海峰会对亚洲安全局势有何意义?上海读者:张娅菲张娅菲同志,您好!亚信全称是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是1992年由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倡议建立  相似文献   

7.
被“吸引”     
<正>5月20日,上海举行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图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欢迎晚宴,被美女礼仪服务小姐"吸引"。  相似文献   

8.
图说天下     
正亚信峰会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第四次峰会于5月20日至21日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亚信"是关注亚洲安全的多边论坛,中国是"亚信"创始成员国,在2014年至2016年首次担任主席国。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5月20日,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在上海正式拉开帷幕。按照演习计划,在随后的6天内,中俄双方参演人员将进行筹划准备、实兵演练、总结研讨等不同阶段的演练。中俄海军共派出各型水面舰艇14艘、潜艇2艘、固定翼飞机9架,以及舰载直升机、特战分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亚洲互相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CICA,简称"亚信会议")第四次峰会于5月20日至21日在上海举行。本次峰会确立由中国接任2014—2016年亚信主席国。亚信会议拥有长达22年的历史,是亚洲为数不多的跨文明、跨区域、讨论地区安全与合作问题的重要多边平台,为亚洲地区安全稳定和对话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亚信峰会首次由中国举办,因而备受关注。作为本次峰会的核心内容和一大亮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提出的安全观与发展观体现了维护亚洲安全与推动亚洲发展的新视点——"共创"与"共建"。具体表现为:新理念——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与共建伙伴关系,应该成为亚洲人民的共同理念;新基点——安全与发展齐头并进,安全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加安全;新征程:做新理念的积极践行者,不管是放飞梦想,还是实现梦想,都离不开亚洲各国(或地区)人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正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这次峰会是上海合作组织实现扩员以来举办的首次峰会,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8次会议6月10号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传达了哪些重要信息,此次峰会的成功举办又具有什么意义?中国社科院的国际问题专家李勇慧老师为读者解读。  相似文献   

13.
2006年6月,胡锦涛主席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成员国领导人第二次会议上倡议,亚洲各国"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一年多来,亚洲国家对此作出了积极响应,"和谐亚洲"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并反映在一些共同行动中:亚太经合组织发表的《河内宣言》承诺"建设一个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4.
图说天下     
正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举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9月4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习近平强调,面对当前挑战,二十国集团要与时俱进、知行合一、共建共享、同舟共济,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相似文献   

15.
正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1月20日在秘鲁利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面向未来开拓进取促进亚太发展繁荣》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化亚太伙伴关系,以开放谋共赢,以融合促繁荣,不断开拓进取,共创亚太发展的美好未来。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今年9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描绘了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的世界经济增长蓝图,体现了共迎挑战的伙伴关系精神,展现了谋  相似文献   

16.
2010年6月26日至27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首府多伦多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同心协力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7.
2010年6月26日至27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首府多伦多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同心协力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8.
张颖 《前线》2014,(5):32-34
<正>今年"两会"期间,外交部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上谈到中国外交特点时指出,2014年中国外交的一大特点是"主场外交"。今年5月,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以下简称"亚信会议")峰会将在上海举行;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北京举办。两大重头戏一个聚焦安全,一个聚焦经济。作为东道主,如何发挥主场优势,提出中国主张,汇聚亚太智慧、展示中国魅力,将是对中国外交的一次重要考验。从"主场优势"到"主场外交""主场外交",顾名思义,即在本国进行的外交活  相似文献   

19.
时政·中国     
<正>习近平出席G20峰会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应土耳其共和国总统埃尔多安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14日至16日赴土耳其安塔利亚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15日,习近平发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讲话,系统、深入阐述中国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看法和主张,倡导各方合作应对挑战,共同挖掘增长新动力。他强调,二十国集团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推动改革创新,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相似文献   

20.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9月4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习近平强调,面对当前挑战,二十国集团要与时俱进、知行合一、共建共享、同舟共济,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