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民政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构筑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内容,以优待抚恤、社会互助以及医疗、教育、住房和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在城市,"既要保质保量地做好低保工作,又要把城市低保与社会互助、医疗补助、子女入学、廉租住房、职业介绍以及就业培训等配套的政策措施结合起来,努力建设比较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救助的水平和效果",在农村,"要加快建立、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着重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大病、重病的医疗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杭州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春风行动”为载体的困难群众长效帮扶工作机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全面推进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制度、助学援助、住房援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初步构筑起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1.以低保制度为基础,扩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范围。杭州市从1996年起实施城乡一体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7次提高市区低保标准,目前老城区城镇低保标准为280-320元/人月、农村170-190元/人月,萧山、余杭区和5县(市)城镇低保标准为210-263元、农村130-150元。在此基础上杭州市进一步拓宽帮扶救助范围,将所有年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100%~120%之间的困难家庭和家庭成员中有年自负医疗费4000元以上,家庭年收入减去自负医疗费后人均年收入在低保标准120%以下的,以及家庭成员中有就读全日制高等院校、且家庭年收入减去高校学费(每学年按6000元计算,不足6000元的按实计算)后,人均年收入在低保标准120%以下的全部纳入帮扶救助范围,由民政部门统一发放《杭州市困难家庭教助证》。2.以解决生活困难为目标,建立“四级救助圈”制度。杭州市  相似文献   

3.
基地专页     
《中国民政》2006,(6):58-58
大同市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山西省《大同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出台,突出强调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全市需要建立和完善的12项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低保制度;积极开展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扎实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进一步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互助制度;加快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快实施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积极实施城乡教育救助;积极实施再就业援助;积极实施法律援助;积极实施廉租住房等方面的救助。市政府还成立了救助体系工作领导组,统一组织、协调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大同市民政局孙亚格)  相似文献   

4.
工作动态     
汉中市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成效陕西省汉中市着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城乡低保为主体、农村五保供养、社会医疗救助和临时性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截止2009年底,全市城市低保对象有44341户77708人,占城镇人  相似文献   

5.
完善城市低保标准是低保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和低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低保标准的制定和调整不仅是方法论的问题,也是贫困治理和低保标准政策取向的思想认识问题。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转型催生和推动的,是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转轨中的适应性政策创新,同时也是在经济转型中传统社会救助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基础变革条件下的应对性制度创新。中国城市低保制度建立以来,城市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当前和今后需要结合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型发展,进一步完善低保标准政策,体现人文性、保障性、协同性、地方性和法治性等政策要素和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6.
冮树革 《长白学刊》2016,(6):110-115
完善城市低保标准是低保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和低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低保标准的制定和调整不仅是方法论的问题,也是贫困治理和低保标准政策取向的思想认识问题。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转型催生和推动的,是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转轨中的适应性政策创新,同时也是在经济转型中传统社会救助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基础变革条件下的应对性制度创新。中国城市低保制度建立以来,城市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当前和今后需要结合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型发展,进一步完善低保标准政策,体现人文性、保障性、协同性、地方性和法治性等政策要素和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7.
日前,湖南省在石门县召开了全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现场会,要求全省所有县(市、区)今年底前都要建立起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灾民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相衔接,以制订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相配套,以财政性投入为主,以社会互助为补充,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同时年内全省要力争有30%以上的县(市)建立起农村低保制度。  相似文献   

8.
帮扶救助困难群体,确保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和权益,主要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进社会文明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市各级政府应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加快构建低保为基础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贵溪市民政局不断健全完善以低保为重点、各项救助相配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对“三类群体”基本生活的保障作用。截止6月底,全市有5316户10547人享受城市低保,月发放低保资金164.38万元.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到155元;有7857户16482人纳入农村低保.月发放低保资金108.06万元,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石家庄市积极拓宽救助领域,切实加大救助投入,整合资源,不断提高对城市低保对象的救助水平。2009年,全市月均保障城市低保对象70000人,月人均补助254元。 一、坚持把基本救助与专项救助结合起来,突出救助的系统性石家庄市自1996年建立城镇低保制度以来,先后6次提高保障标准,由最初的月人均100元提高到现在的265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从最初单一的城市低保发展到目前包括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农村敬老院建设在内的比较完善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覆盖人口逐年增长,救助资金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2.
杜锁强 《中国民政》2006,(11):27-28
搞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近年来,西安市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制度入手,注意搞好配套制度建设,已形成了“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以教育资助、医疗救助、住房补助等制度相配套,政府救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经常性救助与临时性救助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体系,为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构筑了一道安全屏障,有力地促进了和谐西安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江西政报》2006,(13):I0004-I0004
2003年起,我省各级民政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困难群众救助的长效机制,形成了低标准、广覆盖,适度救助、适时提标,重制度、网络建设的工作特色。一是领导重视,构建惠民工程。2003年,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低保机构,配备工作人员325名。2004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的文件,全省90%的市和70%的县(市、区)制定了实施方案。到2004年底,全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二是加大投入,管好用足资金。2001年到2004年,全省投入社会救助的资金从2亿多元增长到7.1亿元,翻了近两番。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从27元提高到62元。  相似文献   

14.
2月10日下午,云安县召开全县民政工作会议,提出2009年全县民政工作将着重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夯实民生保障基础。提高低保和五保补助标准,将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加快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民生保障和社会救助改革等一系列部署,积极推进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在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中彰显民政担当。着眼分层分类,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201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新时代大救助体系建设部署,全面推进"1+8+X"大救助体系建设。目前,以信息系统为支撑,初步建立了由政府各救助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大救助格局,构建了由5个层次4大类型组成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救助对象上分为特困、低保、低保边缘、支出型贫困救助、  相似文献   

16.
宁夏吴忠市着力健全完善以城市低保为核心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了覆盖面广、运作规范、管理有序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2005年全市共有13584户36065人享受城市居民低保.全年发放保障资金2432万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依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决定》.城市低保家庭中796名在校大学生.1498名二等以上残疾人.436名重度疾病患者.全部享受城市居民低保。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全市各级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强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组织开展城市低保核查提标工作,核定全市城市低保对象19856户45981人,  相似文献   

18.
工作动态     
吴忠市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宁夏吴忠市着力健全完善以城市低保为核心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了覆盖面广、运作规范、管理有序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2005年全市共有13584户36065人享受城市居民低保,全年发放保障资金2432万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依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决定》,城市低保家庭中796 名在校大学生,1498名二等以上残疾人,436名重度疾病患者,全部享受城市居民低保。 (吴忠市民政局杨玉梅韩涛)  相似文献   

19.
民保函[2007]83号各市、县(区)民政局:现将《安徽省2007年城乡低保及医疗救助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安徽省民政厅二○○七年三月七日安徽省2007年城乡低保及医疗救助工作要点按照民政部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目标要求,2007年,全省城市低保进一步加强管理;农村低保建章立制并组织实施;城乡医疗救助逐步扩大覆盖面,增强贫困群众就医的可及性;大力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救助水平。一、加强城市低保管理  相似文献   

20.
胡凌 《广东民政》2009,(3):20-20
根据2009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的部署,广州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目标,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专项救助和应急救助为辅助、慈善事业和社会互助为补充,全面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