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是从何时发现已走在了盛夏时节的呢?也许,是从那一声声复一声声的蝉鸣开始的吧!蝉,天生就是一位有着金嗓子的好音乐家。它卖力而不知疲倦,或是在高高的树梢,或是在爬满绿色藤蔓的墙壁上,无忧无虑地哼唱着曲儿,有时高一声声,有时低一阵阵,深深浅浅地回荡在周遭的空气里。那声音,像是一首永远都唱不完的多重唱,这边还没结束,那边复又开始,像浪花一样,一层层地翻涌着蝉儿们身体里所有的热情,也翻涌着夏天的活泼。印象中,蝉鸣,总是和树相关的。是的,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2)
正一个13岁的初中女孩,因为贫穷、家教等原因,偷拿了超市的几块巧克力—这是一件很大的事吗?但它很快就被扭转到一个可怕的方向—,通往死亡,通往群体性事件的链条就此展开……超市工作人员发现了女孩的偷拿行为,进行搜身,并打电话叫女孩的父母来超市赔付。女孩的母亲来到超市交涉,当众责骂并打了女孩;在不被注意的情况下,女孩离开母亲视线,到一栋高楼里,从17层跳下,当场身亡。亲属跑到超市去"讨要说法",引发"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我的儿子很顺利地来到这个世界.然而,我却像往常一样,还要出差,还有那么多的工作在等着我. 时间飞逝,儿子在我不经意间便学会了自己吃饭,在我不在他身边的时候学会了叫第一声"妈妈"和"爸爸". 他成长得如此迅速,时间如白驹过隙. 随着一天天长大,他经常问我一个问题:"爸爸,有一天我一定要像你一样.爸爸,你什么时候能回家?"  相似文献   

4.
刘传珍 《工会博览》2005,(22):77-77
老公不爱说话,不像我整天叽叽喳喳;老公乐于思考,不像我没头脑;老公做事细心,不像我一个十足马大哈;老公做菜色香味美,不像我水煮盐调味。结婚二十多年了,老公仍一如既往地按时奏响锅碗瓢盆交响曲,“叮叮当当”精制出各种花色的、南北东西口味的菜肴。早餐,老公总是有惊喜。除了牛奶或豆浆,还有各种我爱吃的点心。午餐,有时是台湾风味的红烧肉,有时是江浙口味的黄焖鱼、白斩鸡,有时  相似文献   

5.
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可以给人启迪、引人思考、它的情节、故事、画面、语言往往不逊色于一部故事片,它能给观众带来欣赏中的愉悦和感动.同时也彰显了电视语言与电视节目的感染力. 好的电视专题片取决于电视画面的优美,也离不开解说词的表情达意.因为,电视节目是声音和画面结合的产物,其声音包括前期拍摄时的同期声、后期配制的音乐,也包括由播音员的声音传达出来的解说词.  相似文献   

6.
又是开学.我特意准备好一个大档案袋,然后叫上当数学老师的女友,让她和我一起来到教室帮我收学费.每人900元,班里74个人,刚好是66600元.坐在讲台边,学生一个个地来交钱,女友紧张地数着,忙了好半天才收齐了73个同学的.还有一个,谁呢? 这时候,一个女孩匆匆地进来了,我连忙叫住她:"李佳妮,把学费交了.用铅笔写上名字."她"啊"了一声,一脸的不情愿,我以为她嫌麻烦,就说:"就9张钱,一会儿就好了!"她脸红红的,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塑料袋,我打开一看,晕!一兜零钱,没有100的,除了两张50的,其余全是10元、5元甚至一元的零钱.女友一看情不自禁地叹口气,很不高兴地数钱.  相似文献   

7.
《法制博览》2011,(7):27-27
多年前的一天,这位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的女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她回头看着正在看电视的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肯定有个女孩因为偷书被书店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才碰巧打到这里;  相似文献   

8.
金鑫 《当代世界》2011,(6):70-71
2009年首尔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初雪纷飞之时,我机缘巧合地来到了这个传说中的美丽国度——韩国,开始了在这里的留学生活。当飞机刚刚降落在仁川国际机场时,我内心中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回响着:“韩国,我来了!美梦终于成真了。”  相似文献   

9.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9):14-18
东方朔本姓张,小名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阳信县大桑洛墅)人。那么,他为什么又姓起“东方”来呢?原来他是一个“弃儿”。生父姓张,名夷,字少平。母亲田氏。当他来到人间刚三天,母亲就去世了。真是“有娘的孩子像块宝,无娘的孩子像根草”,无法养活他的父亲,只好把他扔出家门。当邻母听到婴儿啼哭声将他抱回来的时候,正值东方发白,于是便取姓“东方”,  相似文献   

10.
感受节奏     
一个充满幻想的女孩,一个爱唱爱跳的女孩,那就是我,李玲。我是一个业余模特,经常被照相机和摄像机所“定格”,但要被写成文字还是第一回,心里好紧张,说什么好呢? 目前我还在学校念书,但经常要出去拍照,有时又要忙于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1995,(8)
那个女陔一连打了几个电话来,寻找那位被电梯夹伤的可怜的孩子,编辑一开始竟有点戒心,实在怕那个已经太不幸的孩子再受干扰。我问那个女孩你找他有什么事吗?可不可以先告诉我? 女孩迟疑了一下,仿佛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也没有什么大事,只不过‘六·一’快到了,想给那孩子寄200块钱。你说会不会钱太少。起不了什么作用?”电话的这一边我已经无地自容,为什么我心里只想着敲诈勒索,只想着雪上加霜,只想着有人会在不幸的人身上打自己赚钱的主意。在这一刻,我竟没有想到善良,竟没想到爱心,也没有想到世间终究还是温情多于冷酷、好人多过坏人。我想诚心诚意地向那位好心的女孩说一声“对不起”,我也在电话里告诉那个女孩:钱不在多少,在乎的是你那一颗美丽的心,我先代表那个不幸的孩子和我们的城市故事热线,谢谢你。  相似文献   

12.
正黄河壶口瀑布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条黄色瀑布,它位于秦晋大峡谷黄河河床中,对它的磅礴气势是久闻其名。这个夏天,终于能够暂且放下一切羁绊,跟随旅行团到黄河壶口观瀑。我们赶到陕西宜川县壶口乡时已是黄昏时分,车停在了观瀑坊酒店。一下车,我们就听见一种闻所未闻的声音,不知是拔地而起,还是从天而降。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黄河壶口瀑布的声音!"观瀑坊酒店名副其实,就建在壶口瀑布岸边,我躺在酒店的床上,耳畔回荡着浑厚悠远、壮阔优美的瀑布声,我努力想象着、  相似文献   

13.
Ilona Szwarc 《南风窗》2012,(23):50-53
几乎每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女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洋娃娃。令人惊讶的是,她们总是喜欢选择与自己非常相像的洋娃娃。这恰恰折射出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自拍、自恋、自我推销以及克隆、批量生产和消费者至上主义。这些洋娃娃的名字叫作"美国女孩",这个名字清清楚楚地告诉人们,这些名为"美国女孩"的洋娃娃们是谁,她们像谁。每个洋娃娃都代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并成为了各个女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洋娃娃已经成为现代美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洋娃娃现象让人看到了最立体的  相似文献   

14.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个夜晚,深夜11点,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收工。回家路上要开半小时车,我习惯性地打开收音机,电波里传来标准的广东电台播音。1分钟之后我才反应过来,以为是一个幻觉,接着便惊叫一声。来到新西兰已近半年,这才知道有个华语广播电台。自此,我成了华语电台的听众。并非它有什么精彩节目编排,除了新闻报道外,其节目内容实不敢恭维。即便是新闻也不过是本地中文报刊的“文摘”版。每到时候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打开收音机,究其因由或许为的就是听听自己熟悉的汉语言。想不到后来我居然加入了此中行列。  相似文献   

15.
奇闻趣事     
《青少年与法》2008,(5):34-35
[用舌头认路]英国男孩萨缪尔3岁时因病灾明、他在美国盲人基什的辅导下,学会了神奇的靠舌头认路的方法,就是用舌头发出的“喀哒”声,然后根据声音撞上前方物体折回的声音来辨别物体。他能清晰的辨别出前面到底是一根电线杆还是一棵树,甚至还能在车流如织的马路上自如地骑白行车。不过,能识别大一点的物体,蚊子哪样的小东西还是识别不了的。  相似文献   

16.
抗议树:云南省新平县境内的哀牢山上,生长着一种山茶科植物黑德木的树,如果有人向它砍一刀,树的伤口立即会像自行车内胎漏气一样,发出“嗤— — — —”的声音,可以持续三四分钟后消失。当地人说这是对伤害它的人表示“抗议”。  相似文献   

17.
李晓 《法制博览》2011,(4):21-21
我常常这样奢想,假如我住的城市,要是没有汽车该多好。 让我闭上眼睛想一想那情景。除了能听见风雨声、落叶声、虫鸣声、脚步声,你还能听见什么声音呢?  相似文献   

18.
热线综述     
年底的一天,两个女孩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我们杂志社办公室,她们就是我们久违了的吴颀和雨雁。“城市故事热线”的读者们大约还记得,去年春天的时候,两个女孩告诉我们,她们要用三年的时间,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各地风情和旅途人生。在我们刊登了她们的来信之后,我们收到了一封又一封读者来信,有的读者希望能与她们同行,有的读者提出想给她们一些帮助,还有一些希望小学的师生们邀她们前往。于是,整个一个夏天,我们都在寻找吴颀和雨雁,只是两个女孩已踏上征程,我们没能够找到她们。如今,她们背着行囊归来,向我们“城市故事热线”的读者问一声好;明天,她们又将带着希望而去,让我们一起为她们祝福。在这一期“人世间”专栏中,我们将刊发吴颀、雨雁这次远赴川藏的沿途经历。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打工生涯里,记录着一段"行骗"的历史。它就像一块旧伤疤,洗不去也抹不掉……那年,望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投奔外面的世界,寂寞而浮躁的我毅然辞去了单位的工作,带着一纸四川大学函授专科文凭,孤身来到了紫荆花开得正艳的南方小城———东莞。  相似文献   

20.
近期,笔音来到位于青岛东部海边的一个高档社区内,拜访了一位身世不同寻常的老人 她就是《铁道游击队》的作音、已故著名作家刘知侠的道孀刘真骅女士。 刘真骅气质端庄典雅、神采奕奕,完全不像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她热情地与笔者寒喧一番后,习惯性地燃起了一支香烟,娓娓诉说起她与知侠先生那段刻骨铭心、少为人知的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