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执政合法性是任何政治统治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先决条件,是任何执政党必然面对和必须重视的首要问题。执政合法性与执政合法性资源有着内在的联系,执政合法性资源的维护与重构直接关系着执政党执政地位的巩固。社会转型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产生了影响,在当代环境下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维护与重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资源。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琦 《求实》2005,2(11):7-10
政治合法性问题是执政党研究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的党的意识形态,为执政的合法性提供了思想基础,通过经济建设增强执政绩效,为执政的合法性构建了物质基础,通过加强党和国家各项制度与法律的建设,为执政的合法性奠定了法理基础,通过党风建设凸现执政党的价值取向为执政的合法性构筑了道义基础,通过制定新时期统一战线思想为执政的合法性提供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一系列重构使得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了“文革”结束后执政合法性资源流失的局面,对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合法性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学概念,存在着规范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解释维度。执政合法性来源主要有意识形态合法性、领袖魅力合法性、绩效合法性和程序合法性四种理想类型。中共执政合法性经历了从“意识形态和个人魅力为主”到“执政绩效为主”再到“法理合法性为主”的历史演变。当前,中共在意识形态、执政绩效和公平正义等方面都面临执政合法性挑战。当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民本绩效合法性、全面依法治国以及道德合法性建设等角度夯实执政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就现代意义的合法性内涵来说,包括两种形态:实质合法性与形式合法性,其中实质合法性是一种政治秩序合法性的最根本形态。如果二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某种社会秩序和政治统治持久的稳定和延续。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始终与时俱进地选择其执政合法性资源,坚持了执政合法性原理,从而保证了继续执政与长期执政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法性问题是任何一个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经受住了历史和现实的检验。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党的执政合法性资源及其构建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党的执政合法性面临着新的考验,增强党执政合法性的现实途径,需要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实现执政合法性资源的重构。  相似文献   

6.
执政合法性简单说就是民众对现存政权的信任、支持和认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党和政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出现了消解执政合法性的因素和迹象。要应对诸多执政风险,必须创新意识形态,强化党的执政合法性的理念基础;维护社会公正,加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政绩基础;推进民主制度化,构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规则基础。  相似文献   

7.
党的执政合法性资源是党执政的合法性得以维持的条件。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从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执政为民、建立新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对党的执政合法性资源进行了开发,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维持补充开发了新的资源。一、合法性与合法性资源合法性是政治组织和政治体系的特性,尽管不同的政治组织和政治体系其合法性的表现形式不同,但表现实质都是一样的,即都表现为民众对政治组织和政治体系的“同意”和认同。具体说来,所谓政治合法性,就…  相似文献   

8.
执政合法性是执政党必须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笔者在探索执政合法性的内涵和基础后,分析了苏东剧变凸现的政治合法性危机,提出了增强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几点对策:主导意识形态,创新执政理念;促进经济发展,形成利益认同;强化制度建设,推进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9.
确保执政合法性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正视的重大课题。毛泽东为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进行了艰辛探索,并总结出了执政合法性建设的基本规律,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毛泽东在探索执政合法性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对此进行实事求是的系统分析,有助于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党的执政合法性建设。  相似文献   

10.
政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陷于枯竭,将直接导致执政地位的丧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活动提供了新的合法性资源。依法执政是夯实中共执政的法理基础的根本途径,执政效率是贯彻和实现"三个代表",证明和衡量执政合法性程度的依据和标准。  相似文献   

11.
合法性维度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争取合法性是各国政党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从根本上说,执政合法性是指政党的执政得到国家、社会、人民的承认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长期执政的党,其执政的合法性决定于它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执政行为。执政理念和政策的科学化、执政方式的法治化、执政行为的合理化,将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获得越来越充分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50余年的执政历史中,孜孜探寻、拓展和提升自己执政的合法性资源,化解执政风险,避免执政危机,根据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不断探寻执政的合法性资源。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在更大的空间上和更深的层次上探寻到了执政的合法性资源,这对于夯实新世纪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执政合法性是执政党必须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笔者在探索执政合法性的内涵和基础后,分析了苏东剧变凸现的政治合法性危机,提出了增强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几点对策:主导意识形态,创新执政理念;促进经济发展,形成利益认同;强化制度建设,推进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民主政治条件下,执政合法性是政党执政的基本条件,执政党必须时刻回应特定历史条件下执政合法性问题,这也体现了执政党对获得政权合法性的主观觉醒。但是,执政合法性反映的仅仅是民众对执政党的整体看法,是对执政绩效的主观评价。具有执政合法性的执政党,还必须与时俱进地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通过完善执政体制、执政方略、执政方式来提升执政合理性。否则,执政合理性的不足最终必将导致执政合法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15.
韩志华  袁刚 《党史博采》2006,4(11):50-51
执政合法性简单说就是民众现存政权的信任、支持和认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党的政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出现了消解执政合法性的因素和迹象.要应对诸多执政风险,必须创新意识形态,强化党的执政合法性的理念基础;维护社会公正,加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政绩基础;推进民主制度化,构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规则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德 《探索》2005,5(3):20-24
文章从研究执政规律着眼,从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问题出发,用法学与政治学的交叉视野论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辩证统一关系,用合法性将三者联结,强调了不仅要看重实质合法性,也要重视形式合法性的法理,说明了三者相互依赖、有机结合,科学执政是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三者共同构成了我们党执政方式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执政需要合法性理论,人类社会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合法性理论;追溯执政合法性理论的演变发展,不断追溯权力来源,是执政合法性理论发展的动力源泉;逐渐放大“民(人)”的位置和空间,是执政合法性理论发展的中心内容;不断结束迷信“神”和圣人是发展过程的主线;“法”的从无到有、从粗疏到完备细密,是执政合法性理论成果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执政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作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注重通过执政的有效性,为执政的合法性奠定了物质基础;发展了党的意识形态,为执政合法性奠定了理念基础;宪政制度的建设为执政合法性奠定了法理基础。邓小平的执政理念是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硕果。  相似文献   

19.
转型时期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合法性是现代政党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执政资源,它是有效统治和政治稳定的基础。在日益迅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重塑我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为此,党必须增强和拓展新的执政合法性资源,构建新的合法性基础,有效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20.
执政党的合法性是指执政党通过其意识形态、纲领政策、组织架构、执政绩效及其公众形象的积极影响,使民众出于自觉或自愿主动接受执政党执政和领导地位的能力.执政党要化解执政风险,避免执政危机,就必须根据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不断探寻执政的合法性资源.中国共产党在50余年的执政历史中,孜孜探寻、拓展和提升自己执政的合法性资源.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在更大的空间上和更深的层次上探寻到了执政的合法性资源,这对于夯实新世纪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