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相适的分配模式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原有分配制度已不适应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必须尽快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分配制度。我国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相结合的工资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教育领域里,素质教育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种成效比较有限,根本原因在于旧的课程体系模型没有发生转变,我们仍然没有突破专业教育的框架。一定的课程体系是一定的教育思想的载体。因此,要使改革深入下去,下一步的关键是,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考虑面向甘一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1995年,国家教委发出了“面向廿一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这是国家教委为使我国高等教育适应廿一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与“211工程”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作为公安系统的重点大学,我校应抓住这个机遇,搞好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实验教学的改革,使公安大学成为更加名符其实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一、面向廿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应以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为前提廿一世纪并不遥远。面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面对一日…  相似文献   

4.
论高等教育改革中公安教育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杰 《公安教育》2002,(8):21-23,20
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加快对高等教育的改革步伐,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对原有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教育布局、体制、办学模式等诸方面进行调整,使高等教育逐步与市场化经济体制相融合,形成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高等教育模式。一、高等教育改革现状(一)通过“共建、调整、联合、合并”,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提高办学效益。“共建、调整、联合、合并”等改革途径和措施是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在改革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共建,就…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教委组织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这项改革工程富有远见,意义重大,反映了世界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要求,体现了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公安院校必须从肩负历史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6.
开展公安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是突破口和支撑点,课程体系综合化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依托.本文从公安机关工作需要出发,探讨了公安高校课程体系综合化的必要性和内涵,以及课程体系的综合与特色、开放与封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工作中的实验教学以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伴随着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己经蓬勃开展起来,这是时代的要求。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实验室,因此,探索和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迫切的课题。笔者根据当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走向,结合公安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提出公安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粗浅思路。 一、公安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现状 近些年,用人单位反映公安高校的毕业生“后劲不足”。这种后劲不足很大程度上是“能力”上的不足,基础上的不足。也就是基…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 ,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 2 1世纪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改革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探索。作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两课”教师 ,更应该探索如何在“两课”教学改革中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一、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迫切性在政治素质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涌入大学校园 ,泥沙俱下 ,冲击着这块“静土”,致使有些大学生失去应有的辨别能力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之甚少 ,不能全面地、历史地、科学地分析各种思潮的实质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在品德素质方面 ,当代大学生的成才意识带有明显的功利和…  相似文献   

9.
面向21世纪,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核心和当务之急。而公安教育中的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在改革中同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转变旧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办学效益,培养能力强、素质高、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的公安应用型高级人才,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与素质教育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何林 《思想战线》2006,32(6):71-75
以二元论、二元对立思维定式为基础的研究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会遮蔽和阻碍理解“和谐共存”等文化事象。有别于“二元对立”的“多元统一”思维结构和观念模式不仅是一些民族解释世界、处理内部关系的核心结构,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和谐共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论“浙江模式”的制度涵义及其启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雄 《桂海论丛》2003,19(2):32-35
改革以来,浙江经济的发展态势令世人瞩目,因而浙江模式也在近年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对构成这一独特的制度变迁框架的基本因素,即:重功利、重个体能力的价值观,自发性变迁为主的制度创新方式以及政府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发挥的职能作了简略分析;指出了浙江模式对我国,特别是正在实施大开发的西部地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口生产与家庭模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其中,人口生产决定家庭的规模,间接地决定家庭结构,并最终决定家庭模式;反过来说,家庭模式对人口生产数量、结构、发展趋势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四、二、一”家庭模式的形成是我国人口生产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结果,而同时“四、二、一”家庭模式对我国人口生产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13亿人口日到来时,我们发现我国人口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以至于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模式热"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现象,而是一个全球思想现象。"中国模式"实质上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选择和一整套战略安排及其演进过程的总和。"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现代化模式,突破主流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思想方法,突破"西方中心论",彰显复线历史模式,突破"历史终结论",凸显历史转折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人类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区域发展动力的较高能级结构可以表述为.充分发挥党的创新理论的先导作用。区域经济范畴内的管理层自我调节自我改善自我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信息战略资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域发展动力的较低能级结构则表现为.来自于那些相对固定的动力要素或动力资源对发展的推动力不够大.体制机制运行矛盾多。区域发展动力的能级结构正相转变的基本方式有。充分发挥观念变革的先导作用,关注重大变化和相对偶然机遇.解决好体制创新这个核心问题。鼓励创新思维多元化,注意层次性,不断激发人们的创新和现实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6.
熊迅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5):191-196
在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视野中,对少数民族研究的数量和经典作品都为数众多.相比起来,针对汉民族这一世界上人口最多、具有极其广泛时空分布、文明成果丰富的民族来说,已有的研究并不算充分.徐杰舜教授出于学以致用的主位关照和追源溯流的学术追求,一生潜心研究汉民族并通过研究文本来构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明认同.《汉民族史记》是其多年研究和大量相关著作积累之后的攀峰之作,一方面延承《史记》和史学研究的传统智慧;另一方面融入人类学、民族学等多学科视角,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嵌套,大小结构的编织来呈现华夏文明的一体多元,揭示社会文化发展的潜在规律以及文明延续不灭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7.
"街头青少年工作"的有效治疗四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香港青少年犯罪问题开始出现严重化的趋势。透过一项政府委托的研究,外展青少年社会工作——街头青少年社会工作——在1979年正式以队际形式在18个优先选择的社区开展。经过了三十多年服务模式的探索、改变及迭积的经验,这项服务的推行目前已日趋成熟。经研究发现有四个元素令街头青少年工作治疗成效显著:与工作对象建立互信;工作员作为学习榜样;鼓励服务对象参与协助过程;容许服务对象从错误中学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政治伦理学的角度剖析"马基雅维里问题"的逻辑结构与理论实质,从而论证简单地通过兼顾目的与手段之正当性的路径难以解决该问题.原因有二:其一,"马基雅维里问题"的逻辑结构与常规的推理模式相悖,反映出从应然判断推出实然判断的困难;其二,"马基雅维里问题"实质上蕴含了两种或以上均能明确说明自身正当性和重要性的基本价值诉求之间不可公度的根本冲突.  相似文献   

19.
王明璐 《思想战线》2001,27(1):109-111
格尔兹的文化理论汲取了现象学和韦伯社会行动理论及日常语言哲学的学术养分,倡导将文化作为一种组织社会和心理过程的"模版"来进行研究,并强调社会行为分析在其中的重要意义,从而突破了功能主义人类学和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理论局限.同时,这一理论也因最终无法解决精细描述与理论抽象之间的矛盾而存在方法论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起,西方的学者们开始在社会系统和权力系统之间的互动与平衡中探求政治秩序,建构了一种多边互动的理论范式。这一范式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结构的多元化变迁很相似。因此,“国家——非营利部门——公民个体”的分析框架便被许多学者用来分析中国政治结构的变迁和发展方向。在运用西方的理论分析中国政治结构的发展模式时,存在着结论相似而内在逻辑过程不同的研究现象。我们在关注西方政治理论研究范式对中国政治事实和政治发展的解释能力的同时,更要注意中国政治发展的特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