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践行"三严三实",贵在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由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最早提出。他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三严三实",高度凝练概括了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主张的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等严格要求,为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以此铸造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和魂。他同样重视"知行合一"传统文化。他曾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与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台湾地区教育体制中的环境教育为主题,讨论环境伦理在台湾的扎根与萌发。首先,在文章中分辨了环境伦理与环境教育的关联;接着,分别从"校园环境/境教"的施行,以及"课程"的设计与施行两方面,说明台湾地区教育体制中的环境教育之发展;最后,再对上述说明进行总体性的反思总结。  相似文献   

3.
在道德滑坡现象日渐明显的今天,置身中国传统文化中再思量,愈发觉得以修养工夫为特色的传统知行观对现今社会现象仍具有明显影响力。我国传统知行观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认识论,它更关乎道德伦理、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而到宋代,知行问题成为普遍而激烈的论争,更是知行发展的重大转折期。程朱理学的知行观虽甚少涉及认识论内容,但他们强调的道德践履在如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伦理"与"道德"在词源学、英语语境及实存的人伦关系三个层面各有内涵和意蕴,但是"伦理"与"道德"又不是毫不相干的平行线,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伦理内涵着道德,道德有待于发展为伦理;伦理是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伦理的具体化;伦理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前提,是道德的原则和本质,道德是伦理的表象和必然指归.伦理与道德的具体内容都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范畴,"知"与"行"有其特殊的内涵和意义。自先秦以降,儒家伦理在绵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了知行统一的发展原则,即思想学说和生活实践不可分割,二者融为一体。儒家伦理发展不仅在过去坚持知行统一,而且在现代转化过程中仍需继续坚守,始终保持知行统一的发展品性,这也是儒家伦理竞相发展、历久不衰的又一内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旨在说明台湾教育体制下之伦理教育课程设段进行说明,阐述了高级中学以下之伦理教育内涵,以及个阶段,台湾伦理教育之内涵环绕着"群己关系"(自我项课程内容让学子反省如何能安适、和谐地生活于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7.
近年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普通大学技职化"及"技职校院学术化"的结果将高等教育导向能呼应产学需求、培育学有专精的"专家"养成教育。在此发展之下,属于高阶批判能力养成的专业伦理教育是相对被忽视的。专业伦理教育在各大专院校或有零星的课程开设与讲座,也有部分的学校在机构与政策上给予程度不等的重视;随着公部门资源挹注教学卓越计划与评鉴,以及关键的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工程伦理教育"在高等教育的体制上逐渐找到着力点,在教学内涵以及理念发展上也有了更广泛的讨论。本文在文末谈及台湾推动工程伦理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困难,以飨学界共同面对与超克。  相似文献   

8.
台湾的"医学伦理教育"受重视起因于"医疗纠纷"频传,医患关系之恶劣促使台湾医界与学界开始反思"医学伦理议题"与"医学伦理教育方式"。在台湾,传统医学伦理之授课模式强调"知识性"之传递,重视"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但随着台湾医界与学界发现"医学伦理议题"并非具有统一、标准性之答案,须藉由不同层面的伦理讨论才能获得相对共识;而医患关系的处置需在伦理情境中才能让学生较深刻地感受。因此,台湾医学伦理教育方式继而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翻转教学模式,在各种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医疗人文素养。而本文旨在介绍台湾医学伦理教育发展状况,并对伦理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说明。并于终章对当前医学伦理教育与临床现状进行简单地反思,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聚合性"是俄罗斯文化价值空间内的本质性内容,也是独属于俄罗斯的政治伦理原则。在认识论上,"聚合性"的理论发生沿着从历史到哲学的路径展开,并进入伦理学领域。从历史上,"聚合性"缘起"村社精神",承载"东正教精神",促成"集体主义精神",凝聚"俄罗斯精神"。在经验上,"聚合性"既是政治与道德、公民社会与"个体道德"、伦理传统与政治诉求、伦理原则与政治决策的同一性,又是沟通上述理论实践范畴的纽带,是含有具体内置物的伦理要素。在实践上,"聚合性"凝聚人心的情感纽带,是指引发展的价值原则,是平衡利益的实践手段。  相似文献   

10.
"伦理治理"有三义,一曰"以伦理治理"和"伦理即治理"属于传统治理范畴,"对伦理进行治理"是现代条件下伦理进入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伦理治理"的关键是立足于"问题治理"或"难题治理"。核心内容是对伦理与法律、伦理与伦理、伦理与道德、道德与道德、道德与法律这五种相互冲突的伦理问题或难题进行治理。如此,才不会错失"伦理治理"面向难题、求解问题的现代性本义。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为其整个哲学体系的"立言宗旨",而"知行合一"的理论前提,则是以"吾心"为世界本体的心本论。知不离行,行不离知,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从"知行合一"学说中的"知"进行讨论,再通过对"知"的具体分析,从而了解到"知"与"行"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2.
韩承敏  王光森 《理论前沿》2006,484(19):31-32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进入伦理选择的多元化时代,在此情形下,加强伦理力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胡锦涛同志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道德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指明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主流伦理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佛家伦理与康德伦理的产生虽间隔两千余年,但却有着相同的核心价值观--"至善",这就为二者的对话提供了可能性和切入点.本文在儒家文化的语境下分析二者对话的可能性,提出是道德信念让我们如此去信仰,而不是有关上帝赏罚分明的知识驱使我们去按道德律的要求行事,以此倡导人们来关注信仰的确立,培养一种敬畏意识,进而达到"君子慎其独" 的道德自律状态,并对这种道德教育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上的论证.  相似文献   

14.
职场伦理教育属于伦理教育中的一环,在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对此课程的设置与规划,主要与大学属性有关,可粗分为科技大学(及学院)与一般综合型大学的不同。前者因为学制属性的特殊性,多将职场伦理课程视同专业课程的一环,开设为全学期课程;后者多将该课程涵盖于通识教育下单学期之伦理学相关课程内。  相似文献   

15.
实践伦理是西方形而上学发展史中一个无法回避的根本问题,意图厘清它的的逻辑脉络。首先从认识论的视角追溯柏拉图认为知识的最高形式是"善的理念",到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理性中提出的实践伦理的目的和任务是用流行的善和幸福的概念去看待人们的现实生活,再到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强调人具有道德自由。其次再从本体论视角解读胡塞尔要求人们必须重新回归到"生活世界"才能获得自由,海德格尔指出人们只有通过不断思索人的"在世"和"住所"去揭示出人的存在意义,伽达默尔诠释伦理学应该去关注人的生存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6.
儒家伦理思想的产生,有其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它的形成不同于西方伦理思想,也不同于我国其他各家伦理思想,有其自身的独特特点:它是一种宗法伦理,政治伦理和实践伦理。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转换问题的实质是传统理念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问题,其转换不尽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们要摒弃那种对待传统文化的"全盘肯定论"和"全盘否定论",而应合理待之。对于如何进行儒家传统伦理的现代转换,可以以儒家"仁义"和"天人合一"思想的转换路径为例。此外,儒家传统伦理还可以从伦理精神,道德人格,道德约束,德行修养等方面进行现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领导伦理的研究日渐繁盛。其中,"公共性"成为理解和阐释领导伦理学理内涵、把握领导伦理建设实践指向的重要向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在改革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对新时代领导伦理建设凸显"公共性"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在促改革、谋发展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围绕权力行使、利益分配、矛盾调处等问题,又时常面临着"伦理价值困境",陷入进退失据的困顿。实现领导伦理的"公共性",应提升内在修养、塑造"利他主义"型领导人格,健全制约机制、构建"责任主导"式伦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论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体系中的道德和伦理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每一个人所获得的对外在物的所有权所确立和保证的自由,以及这种自由在"抽象的法"中所要求和体现的平等和正义,是黑格尔的"道德"和"伦理"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体系中的"道德",既是人的主观性的自由,也是"善"。"善"是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性自由的定在。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伦理"是自由的理念,是成为现存世界和自我意识本性的那种自由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科学伦理是人们从事科学创新活动时,处理社会关系、自然关系所应遵守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学活动主体所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然而,现在的大学校园中论文剽窃、实验数据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培养大学生的科学伦理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学伦理道德素质,是新形势下高校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通过伦理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教育,以及制度建设和约束机制的健全的加强都可以很好地提高大学生的科学伦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生职业伦理教育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多方面的价值体现。就中医学生职业伦理教育的现状看,其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而且有深层次的原因,所以有必要首先树立中医职业道德理念,进而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诸方面探寻中医学生职业伦理教育的路径与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