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勇 《两岸关系》2011,(12):25-28
11月26日,由上海台湾研究所、上海市台湾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衡山宾馆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台湾问题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2.
吴薇 《两岸关系》2014,(1):66-67
2013年11月2日,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赴上海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与周边安全”学术研讨会,并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3.
上海台湾研究所的成立缘于原海协会长汪道涵先生的动议。汪老反复强调,做对台工作,必须加强台湾研究。在汪老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政府于1999年开始组建台湾研究所。汪老不仅主动提出为上海台湾研究所题写所名,还亲自担任高级顾问。汪老认为,研究所不应该叫“上海市台湾研究所”,而应该称“上海台湾研究所”,其用意是做台湾研究范围要广格局要大,不能只限于上海市。这正是汪老见解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
《台声》2004,(6)
上海台湾研究所所长严安林今天指出,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呈现的两岸关系政策思维,与四年前比较,用词比较注意,表达的态度缓和。但是大陆在意的,不仅是阿扁怎么说,更重要的是未来四年他是否按照所说的具体作。  相似文献   

5.
2005年,是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上海作为两岸经贸合作与各项交流往来的热点地区,在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上海是台商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有台资企业5800多家,超过30万的台胞在上海投资置业和生活居住,有5000多名台湾学生在沪求学。上海也是两岸交流最活跃的地区。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海与台湾之间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双向交流项目达1700多项,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台湾研究》于1993年正式出版发行,是一份综合性学术双月刊,由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主办,是大陆涉台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本刊主要刊载涉台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以及基础性研究等学术文章,内容涵盖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历史、文学、宗教和两岸关系等领域,辟有"两岸关系""两岸经贸""台湾政治""台湾经济""台湾军事""台湾社会"  相似文献   

7.
《两岸关系》2013,(11):46-47
10月14日,由欧豪年艺术馆主办,国务院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台湾画院协办的上海欧豪年艺术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8.
《统一论坛》2005,(3):F003-F003
2005年6月11日,由香港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等11家单位共同发起主办的“两岸关系新契机研讨会”在香港举行。香港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女士、中联办台湾事务部部长邢魁山,以及北京、上海、台湾和香港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2012年1月,两岸关系在台湾两项重要选举中经受住了考验,“九二共识”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了台湾主流民意的支持。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着保持正确方向、巩固深化和平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的良好机遇。但毋庸讳言,随着国际形势、岛内局势的变化,两岸关系发展的瓶颈、难点也将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0.
2月16日,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会长陈佩尧和副会长汪小澍在一次报告会上介绍了他们最近访问台湾后对台湾岛内情况和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祁春玉 《台声》2005,(9):40-41
2005年8月2日,第十四届两岸关系研讨会在河南郑州举行。两岸关系研讨会是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台湾研究所三家共同举办的,自从1991年开始,至今已是第十五个年头,共举办了十四届。今年的两岸关系尤其引人注目。从春节包机开始,经过反分裂国家法的建立,到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两岸大事不断,几乎天天都在吸引着两岸人民以至全世界人民的眼光。两岸关系经历了寒风冰雪,到如今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使人们为之振奋。就在两岸关系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之际,来自海峡两岸、香港、澳门及海外的台湾问题研究专家学者一百余…  相似文献   

12.
陈筠 《两岸关系》2008,(1):37-38
辞旧迎新之际,2007年12月25日,全国台湾研究会“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众多台湾问题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当前两岸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大年 《台声》2011,(3):36-36
2月7日,台湾马英九当局在新春开年之际拨乱反正,让大陆回归“大陆”,虽说不上是新动作,但也是两岸关系的利好,对稳定两岸关系、发展台湾经济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14.
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上海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等应邀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台湾各界人士。回顾2005年国共交流以来的5年,胡锦涛就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要继续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动力;要继续扩大两岸各界交流,不断激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2月26日,台湾研究会邀请北京部分台湾问题专家、学者在京举办了“1996年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座谈会”。社科院、外交部、交通部、外经贸部、人民大学等国家机关和学术机构的4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回顾了1996年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情况,并就台湾政局、经济、民心、两岸关系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大部分学者认为,1996年两岸关系在政治层面上仍处于僵持状态,1995年形成的紧张关系未得到缓解。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是“一个中国一和“两个中国”的斗争。对两岸关系持续紧张的主要原因。有学者很迷。台湾当局…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台湾选举结果再次有力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台湾民意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更趋光明。江苏作台商投资大省和两岸交流合作热点地区,亟需抓住新机遇,研究新思路,在新起点上为全省“两个率先”和两岸关系大局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7.
瑞砚 《统一论坛》2012,(1):70-71
一、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保障 “九二共识”无疑是此次台湾大选的最热门议题。大选前国民党不断强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绩,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基础,是为台湾带来“和平红利”的基本保障:民进党则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通过“十年政纲”和“台湾共识”的“空心”论述,淡化、回避两岸议题。  相似文献   

18.
今年初,SARS疫情使两岸的交流交往暂时中断,而陈水扁借SARS制造两岸对立形成的“政治疫情”更使两岸关系雪上加霜。如今,SARS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两岸的交流交往又热络起来。只是陈水扁出于自己的政治需要,仍在操弄“公投”等议题以继续传播他的“政治疫情”,试图把两岸关系推向深渊。两岸关系何去何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7月29日,台声杂志社、全国台联研究室举办第二期“台湾问题高级论坛”,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唐树备、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余克礼、清华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刘震涛、北京台湾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李家泉等大陆著名学者应邀出席, 纵论两岸关系,剖析台湾局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既深且广的两岸关系全景图。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21)
正连日来,在两岸和平发展论坛上,与会两岸人士高度评价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认为讲话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原则立场上坚定明确,在推动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交流方面释放的善意诚意亲切感人,为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与洪秀柱主席的会面深具意义,对两岸关系将产生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7日,台湾“泛蓝”三党连访大陆,对两岸关系的缓和与稳定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但台湾局势依然严峻,理性分析台湾局势,深刻认识党中央在台湾问题上采取的重大举措,这应当是把握两岸关系本质,清醒认识两岸关系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