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刘红 《统一论坛》2002,(6):9-11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政治报告中关于《“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论述,强调了中国人民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坚定信心,表述了一个中国原则的科学内涵,阐述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八项主张”为核心的对台政策,提出了“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恢复两岸政治对  相似文献   

2.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政府自 1979年公开宣布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以来,始终以极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在统一之前,在处理两岸关系事务中,特别是在两岸谈判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努力奋斗□省民革副主委兼秘书长毕赶生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相似文献   

4.
辛旗 《台声》2002,(5):11-12
目前,两岸关系之所以僵局难破,“一国两制”方针难以落实,最根本的症结在于台湾当局不再把追求中国统一作为终极目标,更将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民众自身利益对立起来而予以否认,甚至不承认自己的中华民族定性,不承认自己是在5000年历史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然而,一个中国是历史的、文化的、地缘的、血缘的,更是现实政治的,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邓小平在阐述“一国两制”时反复强调,解决台湾问题,我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一个中国,不是两个中国,“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的统一”。江泽民主席在“八项主张…  相似文献   

5.
1991年12月16日,以“促进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为宗旨的“海峡两岸 关系协会”(简称“海协”)在北京成立。10年来,大陆海协会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江泽民主席提出的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积极促进两岸民间的联系与交往,在两岸同胞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一个中国原则共识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推动两岸对话与谈判,是对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92年3月至1999年7月,海协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举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17次,开展不同层次的对话6次。1992年11月,…  相似文献   

6.
张维为 《台声》2002,(8):10-10
中国和平统一大业能否成功,说到底取决于大陆是否能够争取到台湾的民心。能够争取到的话,和平统一就成功;争取不到,和平统一则无望。现在台湾的主流民意是不“独”不统,求安定、求发展、求尊严。从国家和平统一的角度来看,这种主流民意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意味着“台独”基本教义派已被边缘化,它使具有“台独”理念的民进党不得不向中间路线靠拢,它也表明台湾大部分民众希望尽快实现“三通”和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但是,这种主流民意也说明,台湾民众支持两岸统一的动力仍然不足。虽然台湾现当局否认“一个中国”,令人不得不质疑其…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五项主张,其中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引发两岸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华智慧,既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一国两制”是和平的、民主的、善意的、共赢的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致力实现和平统一的过程中,“两制”台湾方案的空间和内涵将得到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8.
每月要事     
(2000.5.1-5.31)每月要事中国侨联举行“反台独、 促统一”座谈会 5月8日,中国侨联在北京举行“反台独、促统一”座谈会。来自海内外的侨界人士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大义和台湾同胞的福祉为重,尊重绝大多数台湾同胞的意愿和10多亿中国人民的感情,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尽早同祖国大陆举行和平统一谈判。 厦门召开两岸关系研讨会 5月9日,海峡两岸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聚集厦门,举行主题为反“台独”、保和平、促统一的两岸关系研讨会。与会人士指出,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前提,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9.
《统一论坛》2006,(1):1-2
11年前,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郑重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指导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八项主张的基本内容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但反对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空间”的活动;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第一步可以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  相似文献   

10.
台湾地区领导人变更之后,台湾向何处去,这是每个中国人十分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有一个基础,那就是一个中国的原则,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实现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要实现这一目标,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一个中国的原则绝不能动摇。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后,作为民进党推出的、即将走上台面的政治人物吕秀莲公然跳出来大放厥词,叫嚣“台湾的主权是独立的…  相似文献   

11.
试看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尽快结束两岸长期分裂局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主张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社会制度和平共处、长期共存。而台湾当局于90年代以来的大陆政策,以“一个分治的中国”模式与“一国两制”相对抗,成为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虚化一个中国,坚持“两个中国”以一个中国原则立场来实现祖国统一,不仅合乎史实和法理,而且是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和根本前提。而台湾当局虚化一个中国概念,把偶尔青及“一个中国”作为推行“两个中国”政策的挡箭牌:~方面声称“一个中国即为中华民国”,另…  相似文献   

12.
钟树  李延 《台声》2000,(11):4-5
2000年 8月 26日,举世瞩目的“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在德国柏林洲际大饭店隆重举行。来自世界 60多个国家的华侨华人代表、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代表共 600多人出席了会议。大会会场两侧高挂两条巨幅标语,分别书写“实现中国和平统一是全球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一个统一繁荣富强的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历史使命”,体现了大会的主题,表达了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强烈呼声。这次大会是由欧洲华侨华人的民间组织——欧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倡议并主办的。这一倡议提出后,得到了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的积极响应。     中国全…  相似文献   

13.
在1月30日的新春茶话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重要看法和主张。江泽民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仍然是所有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目标。他说,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的创造者。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实事求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定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他说,统一以…  相似文献   

14.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  相似文献   

15.
《统一论坛》2008,(1):5-5
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陈水扁当局加紧推动“入联公投”、企图走向“法理台独”、台海进入高危时期的严峻局势下,为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反“独”促统工作,推进中国和平统一进程,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于2008年1月18日至19日在马尼拉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和平统一亚洲论坛。  相似文献   

16.
张敏 《台声》2002,(3):10-11
2002年春节前夕,在京各界人士纷纷集会,隆重纪念江泽民主席《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发表7周年,呼吁台湾当局顺应潮流、尊重民意,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以两岸人民的利益为重,尽快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为举行两岸政治对话和谈判,进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反对“台独”促进统一1月25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举行座谈会,纪念江泽民主席“八项主张”发表7周年,回顾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展望祖国和平统一前景。座谈会由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周铁农主持。他指出,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  相似文献   

17.
《新东方》2002,(6):135-136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开展对话,进行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我们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贯彻实施反分裂国家法,推动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加强与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的对话与交流。扩大两岸民间交流与往来,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推动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促进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  相似文献   

19.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49-49
答:十八大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乎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统一意识的基础上进行两岸谈判台湾问题的形成由于中国的内战及随后的美国干预,这是明明白白的历史事实。1949年以后,海峡两岸都追求国家的统一,虽然在具体方式上存在着分歧。祖国大陆方面,从“解放台湾”发展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台湾方面,在二落时代也一直坚持国家的统一,从“反攻大陆”演变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海峡两岸解决这个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的思想基础就是这种统一意识。有了统一意识,两岸就会有共同的语言;有了统一意识,两岸就可以取得协议,最终完成国家的统一。这种统一意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民族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