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和直接受益者,只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真正树立其主体地位,切实保护和落实其政治权利,新农村建设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要发挥我国农民的主体作用,当务之急是真正落实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话语权。本文在分析农民利益表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如何进行利益表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是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前提和重要保障,更是亿万农民的事业,直接关乎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民生为本,密切关注并着力解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各类民生问题,以形成建设农新村的合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对知识产权提出了新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必须依靠知识产权。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品牌兴农"不能忽视农副产品的质量保证;培育新型农民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深刻认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重大意义,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从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出发,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完成这项任务的关键在于改进党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方式,大力推进我国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姜晓云 《行政与法》2007,(10):56-58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济的新型农民,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地方各级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必须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充分发挥人大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做好如下三个方面:一、促使农民持续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持续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更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充分发挥立法、监督职能,积极为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建言献策,全力推动农民…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村法律问题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农村法律问题的调查才能够使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动力。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目标,需要完善农村法制,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需要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律控制,构建多渠道解决争端的机制;需要有效解决关系农民利益的多发纠纷,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目前,我国农民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知识结构,与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都存在较大差距。加快培育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优先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强农村道德发展建设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宪法语境中的生活展示。对现实宪法下的农民状况、观念宪法中的农民形态、成文宪法中的农民权利的分析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宪法学意义;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背景、人权意蕴、宪法根据的解读则揭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宪法学内涵;确立农民平等的地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地经营权属的流转、正确定位村民民主自治以及大力培育农村精神文化则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宪法学举措。  相似文献   

11.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新农村,就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因此,要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开展技能培训和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2.
洪洁 《法制与社会》2013,(19):217-2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我国农民长时期存在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新时期我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就在于培养新型农民;选择正确的新型农民培养路径,建立完善合理的新型农民培养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房屋拆迁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由于我国农村房屋拆迁法律体系不健全,农村经济组织或村委会强制拆迁侵犯农民权益的现象屡屡发生。本文主要从新农村建设被拆迁农民权利保护方面对新农村房屋拆迁制度进行剖析与探讨,以期为完善新农村房屋拆迁制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是积极健康的,但许多消极的方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制约。深入分析当前农民思想道德现状,正确认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还存在着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加强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增强政策法制观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必须科学把握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河北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事业,又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为了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最根本的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因此,培育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文章就我国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以及培育新型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做了几点研究。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新型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新型农民,巩固和发展农村经济依靠新型农民,13亿人的吃饭问题、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也需要新型农民。因此,新型农民与农业现代化密切相关。吉林省农村新型农民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仍有一些不利因素影响新型农民队伍的发展。为此,必须提高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以期加快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邓建宏  易谨 《时代法学》2007,5(4):18-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解决不平等对待农民的问题,不平等对待农民主要不是法律适用上的不平等,而是法律内容上的不平等。有关农民不平等的规定有碍农民权利的实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绊脚石,与法治精神、宪政原则相悖。要从宪政角度保护农民的平等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务之急是对现有有关农民权利的不平等规定进行清理,然后重新构建农民平等权法律保护体系,并逐渐建立宪政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坚持以农民为本是新农村成败的关键。如何运用以人为本的理论来进行新农村建设,在当下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以人为本理论的阐述,结合当前农民问题,对如何用以人为本理论指导社会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