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时代内涵,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参与的行动前提、内容供给的现实基础和积极体验的内在本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落实育人使命、提升教育实效的重要举措,对于明确发展方向、增强改革动力从而推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受教育者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艺术、教育环节等的满足感及由之而带来的幸福感。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在新时代境遇下满足教育对象实际需要、促进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含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成熟度、政治敏锐度、道德清醒度和心理和谐度等四个向度。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要求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情感共鸣、培育合理需要、增加内容供给和改进教育方法。其中破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力量密码需要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实现情感共鸣、培育合理需要、增加内容供给和改进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开展研究,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也是适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现实需要。文章从共同体的共同之"体"、共同之"源"、共同之"位"、共同之"质"、共同之"性"五个维度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释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鲜明特征,即凸显鲜明的政治导向性、蕴含教育主体的多元性、契合新时代特质的协同性和建构教育系统的整体性,以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构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带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入手,就如何在继承和发扬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络多媒体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努力探索出一套适应新形势的新方法、新手段,主要体现在改革"两课"教学方法,建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大力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软件、电子教材,以校园网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教师—网络—学生"三位一体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教育实质上就是理想信念教育,将"中国梦"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中国改革发展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时代的呼唤。增强"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应从着手教师教育,提高广大教师对"中国梦"的认知及宣传水平;抓住教育时机,利用榜样教育力量,激发大学生实现"个人梦"的热情;选好教育平台,利用网络传播及社会实践,加深大学生对"个人梦"与"中国梦"的理解;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中国梦"真正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等四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环境中,大学生群体出现的思想认识多元化、价值判断复杂化、发展诉求多样化趋势,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刻不容缓。基于"供给侧改革思维"视角,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从优化教育供给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育供给方式,占领夯实网络宣传阵地,培育良好的的育人环境,提高供给主体的能力和素质等五个方面提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诉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理应提升对获得感的价值追问,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文章基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始终存在的获得感与"获得"之间有落差的现实困境,提出高校应从思想咨商、交互式教学过程、深度对话融合、日常生活领域等方面入手,把握好生发点、活跃点、兴趣点、潜在点等四大着力点,形成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接受理论中关于"读者中心""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第二文本"的学说,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具有重要的启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只有发挥大学生主体性,整体把握"接受、需要、参与、践行"的四维导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反馈教学效果,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  相似文献   

9.
"四个正确认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时代性,从国家教育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成长成才三个维度都具有指导价值,需要在课堂上进一步强化、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在网络中进一步融入,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育人新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仪式教育因其具有仪式感的活动设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因而仪式教育在当前形势下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大学生对仪式教育综合评价的维度以及不同大学生群体对仪式教育活动综合评价维度的差异性,进而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于更好地开展仪式教育活动十分重要。要提升仪式教育的育人实效,高校应实施供给侧改革,切实提升仪式教育的内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分层分类开展仪式教育活动;强化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评价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体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的内涵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进行评价的基础。本文将从其含义入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的特征和维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上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五个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品德培育的重要任务。一个时期以来,"思政课不好教"成为一些思政课教师发自内心的感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3,(10)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客体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如何对这一客体进行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与前提。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思想提供了一种分析人、理解人的科学维度。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一种集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于一身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需要以这些属性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得以可能,必须从理论上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存在论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何以可能以及有多大可能;二是认识论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信息如何传递、接收与反馈;三是实践论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如何实施。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及可控性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流的客观存在及其传递过程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的工具与手段,通过对信息传递和交换的系统控制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得以有限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主流趋势呈现良好态势,具体表现为大学生普遍接受先进的政治文化,政治视野日渐开阔,政治认同显著增强,政治效能感逐渐提升。"中国梦"主旋律下,要着力从提升大学生政治理论认知水平,着力强化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着力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三个维度来优化大学生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分析,在掌握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引导价值。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需要培育认同心理,纠正认知偏差,引导大学生消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固化印象;需要满足心理需求,引导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达成对未来预期的自我实现;需要激发执着心理,强化社会助长效应,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发挥榜样示范效应,观照从众模仿心理,引导大学生悦纳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及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学者们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方法创新、学科建设等维度展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本着准确把握我院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切实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于2007年6月至7月组织了针对在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研活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双不"表征,即地域不平衡、院校之间不平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平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价值观引导不平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配备不充分、建构美好精神生活的引导力不充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反馈机制建设不充分,亟待从思想遵循、抓住根本、突出重点、顶层设计等四个维度发力,以此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保量提质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能量"有利于进一步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以"正能量"教育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身边人身边事为切入点,精心编排课程案例,及时在课堂上传播"正能量"信息,让学生在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中增强体验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接地气"。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日渐成为社会广泛采用的传播方式,越来越成为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本文在自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的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从理念、载体、机制、主体四个维度探索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和实践路径,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