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谢昌余 《党史博采》2009,(11):42-43
<正>关于江青在批判电影《武训传》中的作用,袁鹰先生在其撰写的《〈武训传〉讨论——建国后第一场大批判》一文中,使用夏衍的说法:"《武训传》事件之所以会惊动党中央和毛泽东,这和江青的插手有关。"这使人觉得:批判电  相似文献   

2.
1989年9月23日至24日,省委党史委在长沙举行了庆祝建国四十周年党史研讨会。与会80余名代表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针,对湖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很有见地的意见。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建国四十年来湖南历史的总估价讨论中认为,四十年来,湖南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取得了巨大战就。主要表现是:其一,建立和巩  相似文献   

3.
荐书     
北京日报出版社本书从七世纪初唐朝建国开始写起,直至八世纪中叶"安史之乱"的发生。这段时间内,唐帝国与境外诸多国家的冲突、往来不断。在此背景下,作者讲述与丝绸之路历史一体的粟特人的东方发展史、唐朝的建国史与建国前后突厥的动向.  相似文献   

4.
看了《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年第3期刊登的《关于抗战胜利后党的“和平建国”基本方针的表述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一文后,觉得文中对中共中央关于抗战后建国方针的最早制定及其变化的叙述与史实有些出入,现提出商榷意见如下: 一、中共关于战后建国方针最早制定于何时? 《问题》认为:“众所周知,‘和平建国’基本方针最早是在1945年8月2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制定出来的。” 实际上,中共关于抗战后建国方针最早是在1942年6月制定、7月公布的。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1942年5月1日,斯大林在《国防人民委员命令》中提出:“全体红军争取1942年成为彻底粉碎德国法西斯军队,从希特勒恶棍手中解放苏联国土的一年!”①受斯大林乐观估计的影响,中共中央把这句口号简化为“今年打败希特勒”,于6月相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将中,有两位杰出的将领,一位是建国后被授予元帅军衔的陈毅,一位是被授予大将军衔的粟裕。 陈毅元帅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而且能文能武,心胸和气度非同一般,被人称为“豪迈大将军”。早在1936年冬,他领导南方游击战争被敌人包围时,曾写下了气壮山河、视死如归的诗句:“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当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去世时,陈毅在其追悼会上致词说:“我们每个人要抱定信心:打了胜仗开庆功会,打了败仗开批判会,打死了开追悼会!”他的这些话在他所领导的部队中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弹指间,20世纪已然过去。一步踏进新世纪门槛,我们或多或少会感慨“逝者如斯夫”,而伟人的豪迈诗句也在我们耳边回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香港、澳门相继回到祖国怀抱,众志成城,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华民族的振兴和腾飞指日可待! 处世纪之交、负建设重任的我们,在为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时,千万得清除那些混迹其中、侵蚀墙脚的蠹虫。读史使人明智,建国后的“三反”、  相似文献   

7.
美丽的皱纹     
前几天,我去医院输液时,听到邻床两位老人的对话。大爷问大妈:"你是建国前参加工作还是建国后参加工作的?"大妈回答:"什么建国前建国后的,有什么区别?""这不是要涨工资吗?要是建国后,差别就大了。"大爷说。  相似文献   

8.
陈昊 《党史纵横》2010,(7):8-11
高岗曾是陕北红军和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下了不小的功绩;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一度是毛泽东的接班人。虽然两人都是新中国建国的功臣,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却在建国不久产生了很深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二人同访莫斯科期间明显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说过,不要割断历史。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是互相联系的。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不会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当我们学习了建国以前二十八年的历史,弄明白了为什么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以后,就会有助于我们懂得,为什么今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现代化的中国。当我们从建国以前二十  相似文献   

10.
红书架     
《当代贵州》2012,(17):65
《建国的那些人与事》本书截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筹建至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这一历史时段,重点记述了各民主党派应中共之邀齐聚北京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制订《共同纲领》,确定国都、国名、国旗、国歌,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的历史过程,让人们再度走近当年的那些人与事。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个人崇拜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蕴晖 《党史博览》2005,(11):35-38
提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个人崇拜,人们的第一反应就会想到林彪。但是,建国以后的个人崇拜,是不是从林彪开始?可能就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了。研究中国20世纪60年代个人崇拜的起源,既无意为林彪开脱,也不是为了寻找谁是“罪魁祸首”,而是在于反思这种个人崇拜何以会在中国共产党内  相似文献   

12.
提起泸州红伞,很多40岁以上的泸州人都会有一种特殊的荣誉感和怀旧心情,在建国前和七十年代以前,泸州红伞就是中外驰名的名牌产品,它的产地就在泸州现在的江阳区分水镇上。据民间传说:泸州红伞起源很早,太平天国的时候,在乐山大渡河过河的船上,有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人,好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我参加中国共产党60周年。60年是一个甲子,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仅仅是一个瞬间,可是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却只有一回。当时先后参加我们同一个地下党支部的有40来人,没有一个“落荒者”.有的在建国前已英勇牺牲,有的在建国后历经磨难,有的积劳成疾而早逝,至今使人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4.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我国建国50年来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贯穿于其中的一条规律,即:当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就取得胜利,反之,就会遭到挫折。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却对此处在一种若明若暗的朦胧状态中。事情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  相似文献   

15.
如何挖掘馆藏建国前期刊文献资源,更好地进行利用是图书馆做好情报信息工作,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一)开发利用的意义 1.借鉴作用。建国前期刊文献,记录着建国以前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方面的发展情况,保存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资料。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不仅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与前天”。在我们正在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不仅要认识现状,了解国情,也要认识历史,了解历史。要认识和了解历史,就离不开对建国前期刊文献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革命精神.本文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它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旨在说明无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的众多革命精神实际上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革命精神.本文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它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旨在说明无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的众多革命精神实际上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晓农 《党史文汇》2000,(12):20-22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出醒目的通栏标题:<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标题之下是一篇千余字的文章,介绍湖北省麻城县白果区麻溪河乡建国第一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社长王乾成的领导下,以敢想敢干的大无畏精神,鼓足干劲办农业,创造亩产36900多斤早稻的超世界高产纪录.文章高度赞扬建国一社的"伟大创举",称他们"放出了中国农业大跃进的第一大卫星!"  相似文献   

19.
陈毅有一首悼词这样评价一个人:“他是最实际的救国人才,是抗战建国中值得全国人民效法的人物,是久经考验老党员……”说的就是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主任罗化成。罗化成的英雄事迹,在他奋斗过的闽西山区和江南水乡,一直为人们所赞扬、传颂。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建国50周年,中共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举办了《共和国的脚步——庆祝建国50周年》图片展览。展出近50幅精美的图片,从各个时期较全面地反映了共和国50年的历程。从9月23日在市委机关大院展出以来,参现人数2000多人次,许多干部在下班后还兴致勃勃地前往参观。现众说:“看了图片展,使人增添了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