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龙康生  甘立  姚艳辉 《公安研究》2012,(1):56-59,65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改善城中村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各地全面启动城中村拆迁改造工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给治安管理工作带来压力。公安机关应针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定因素,从建立多渠道排查化解城中村改造不安定因素调解处置机制、完善公安机关配合相关部门合力处置城中村改造不安定因素工作机制等方面入手,妥善处置城中村改造所引发的治安问题,维护好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任飞 《前沿》2009,(13):154-156
"城中村"是在特有的土地所有制和文化背景下,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问题。"城中村"形成原因复杂,其成员社会结构多层,存在社会问题诸多。如何加快"城中村"改造,已成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乌云娜  田雨 《前沿》2006,2(9):171-174
改革完善和不断创新领导方法和执政方式,是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本文结合呼和浩特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具体实践,对其形成的原因及范围、"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及现阶段政策进行了粗浅的逻辑理论分析,并从呼和浩特市"城中村"改造的时代要求、存在问题、基本走向、政策保障和制度保障进行了初步的实践理念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中村成为我国严峻的社会治理问题。城中村改造作为一种治理手段,其本质在于协调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博弈,进而达成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在"元治理"的视阈下,以当前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为现实依托,基于"一核多元"的分析框架,着重突出政府的主导地位,提出了政府在我国城中村改造协同治理中作为规则制定者、过程协调者、监督把关者、关键裁决者、人文关怀者的五个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5.
黄卫湘 《传承》2009,(22):164-165
城中村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凸现的一个社会现象,城中村的改造与发展是推进城市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以广西柳州市城中村改造实践为例,探究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城中村改造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凸现的一个社会现象,城中村的改造与发展是推进城市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以广西柳州市城中村改造实践为例,探究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城中村改造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江晓双 《前沿》2012,(18):72-74
在我国,城中村改造的模式因其所涉及区域环境和利益主体的不同呈现出多样性.纵观国内对于“城中村”改造模式的研究,较多的是从改造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经济管理、城市规划、空间形态等角度进行研究,较少有学者从法律层面探讨城中村改造模式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本文立足法理分析角度,对“城中村”改造模式进行深层次剖析,为城中村改造模式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中村改造存在改造难度大、管理难度大、普遍受益难度大等问题。对城中村的改造,需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模式来实现经济管理体制、社会文化、政治政策以及物质形态空间的完善。要从城中村物质形态空间方面考虑,根据城中村的区位、类型以及区域规划的要求,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改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特殊阶段,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在城中村改造实践中,我国各地探索总结出了各具特色的经验和模式。从当前全国各地城中村改造的实践来看,大体可以归纳以下三种:政府主导—直接参与型、政府干预—市场主导型和政府监察—村民集体主导型。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改造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中村改造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巨大的利益关系,而且大规模的改造过程可能对城市房地产市场和居住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对深圳市城中村形成的历史、现状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对改造时出现的法律缺位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建议,对市法院审理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部分民商事案件,提出了整体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城中村改造的福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问题在国内许多大中城市中普遍存在,深圳市福田区根据辖区内城中村的具体特点,采取四种方式改造城中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城中村改造问题无疑成为阻碍城市化进程的最大绊脚石.本文通过对猎德村改造中存在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现行城中村改造立法存在的缺陷,并对城中村改造立法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中村问题日益成为优化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武汉市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保障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住房的村民们的继续生存的权益是城中村改造顺利进行的中心环节。目前,武汉市现有的失地村民安置措施存在着拆迁补偿标准不一、拆迁补偿标准低、针对失地村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缺陷,无法真正保障他们的权益。因此应制定合理的拆迁补偿标准,实现社会公正和公平,提高拆迁补偿款计算标准,完善"村改居"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失地村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甬政办发[2012]3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2011年是我市三江片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突破和收获之年。一年来,城中村改造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圆满完成征地拆迁、安置房建设与安置、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改造资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渔村的居民们看到,旗杆内街"文青市集"改造好了,"渔村时光空间"竣工了,客栈商铺艺术装饰一新,闽南风情的自然生态环境让人深感厦门城中小渔村的美丽风采……这是思明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曾厝垵"城中村"转型改造的成效。地处厦门岛东南一隅的曾厝垵  相似文献   

16.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产物且具有普遍性,并与现代城市文明形成强烈反差。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城中村”综合改造已成为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日渐紧迫的艰巨任务,并直接影响到中部崛起的进程。中部地区“城中村”综合改造有着一些共同的历史背景和相似的社会条件,也面临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和矛盾。加快“城中村”综合改造意义深远,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探讨     
《政协天地》2012,(10):56
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说到底就是把农村改造成城市、把农民转变成城市居民,其根本点在于如何在城中村改造实施的过程中,让利于民、造福于民,把城改的过程变成富民惠民的过程,真正让农民富裕进城。未央区作为西安市的行政新区,在由传统的城郊区向城市中心区转变时,区委、区政府计划用四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是我国各地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它是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拆迁改造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难点、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重庆市涪陵区的实践,就城中村拆迁改造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城中村拆迁改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区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在一些城市也出现了“城中村”的现象。为了使这些“城中村”有序地进行规划改造,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的目标,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自治区建设厅《关于做好“城中村”规划改造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笔者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主要观察对象,对其21个城中村各经济联社的社员、干部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为98.4%。从调查数据看,82.66%的干部和社员对本村经济发展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超过85%的城中村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