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入WTO是利与弊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也就是说,弊是客观存在的,利却要我们努力争取;挑战是现实的,机遇却是潜在的。即使加入WTO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我们也要把竞争估计多些,问题想得充分些,保持点警惕为好。“入世”后,最直接面临挑战的,是政府,“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但加入WTO,最根本的,却是对企业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在成为现实。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各家媒体对我国加入世贸的重要意义和各种机遇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人们已经做好了“入世”的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入世”会给我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带来什么样的挑战,我们也必须作出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对策,使“入世”真正成为促进我国企业竞争力崛起的契机。“入世”对我国各个产业及其各个部门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但一般说来,“入世”对我国的农业、技术密集产业及服务业将形成很大冲击。我国“入世”后农业面临的冲击主要是产品冲击。我国农业由于分散经营,…  相似文献   

3.
赵洪韵 《求知》2001,(11):35-37
“入世”以后,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将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国际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接受全球范围内高科技成果的挑战。显然,入世将给中国高科技产业带来一个阵痛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1999年 11月 15日 ,中国与美国经过了 13年“拉锯”式的艰苦谈判 ,终于达成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以下简称“入世”)的双边协议。这标志着中国“入世”的最大障碍已经扫除。“入世”将对纺织工业的发展和纺织品的进出口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一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我国纺织品的影响及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一、“入世”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入世”后 ,对中国国有企业来说 ,可能是喜忧参半 ,而对纺织业来说可以概括两句话 :一是商机 ,一是危机。如何把握商机 ,摆脱危机 ,有助于国有企业提高经…  相似文献   

5.
因历史条件、现实基础等的差异,“入世”给不同地区教育带来的影响的广度、深度上会有差距。入世给我省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体现为:给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资参照的模式、为突破教育发展“瓶颈”和开拓教育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以及为中外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但另一方面“入世”后将会使我省在师资引进和稳定、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和高等院校发展以及学校德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针对入世带来的机遇挑战,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加快教育的发展;以城市、平原地区教育为示范,辐射农村、民族地区的教育,增强我省教育的竞争力;以调整结构为重点,改革高等教育;加强职业培训,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  相似文献   

6.
上 海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入世后百临的机遇和挑战很大 ,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如何趋利避害 ,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迫在眉捷。一、“入世”对上海第二产业带来的影响1 .支柱产业“入世”对本市汽车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电站及成套设备制造业、家用电器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加工业、钢铁工业等原定的六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和做优 ,对于支柱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与优化升级 ,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汽车、化工等行业而言 ,“入世”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而对国有化工、医药及造纸等行业而言 ,意味着…  相似文献   

7.
姜微 《瞭望》2001,(52)
随着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 组织的一员,致力于建设 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上海,正扬帆起航,加快行进在融入全球经济的峰口浪尖。1600万上海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正以改革开放20年来蓄积的巨大能量,勇敢直面“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努力在应对“入世”中争取先发效应。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 成为第一个真正达到 利大于弊的地区 在回顾“入世”的漫漫历程时,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过15年的先“复关”、后“入世”的艰苦谈判,终于在2001年的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人们在欢庆“入世”的同时,也对因“入世”带来的挑战感到担忧:有的担忧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上的缺陷;有的担忧国有企业生存环境的恶化;有的担忧国有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有的担忧产品质量;有的担忧产品价格……笔者认为:中国“入世”,会极大地推动中国的对外开放进程,有助于吸收外国投资,有助于中国产品的对外出口,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有助于推动中国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最终,促成中国综合国…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1,(4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备受 全球瞩目。一些国际政要 和著名经济学家在肯定中国入世改变了世界贸易和经济格局的同时,对入世给中国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中国如何制定有针对性的入世战略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有道是,“旁观者清”。这些分析、意见和建议,当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 ,是中国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 ,加快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其结果必然是“入世”后的中国经济会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整个国际分工体系 ,使中国面临着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的巨大机遇 ,同时 ,又不得不面对经济全球化所提出的种种挑战。具体到各个经济特区说来 ,情况也是如此 ,一方面 ,国家“入世”给经济特区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另一方面 ,也对特区经济能否在国际市场的“大比拼”中站稳阵脚保持胜势提出了严峻挑战。各个经济特区能否正确把握到这种“机遇与挑战同在”的形势 ,保持清醒的认…  相似文献   

11.
郑勤朴 《求知》2000,(5):36-38
一、入世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入世改善了市场准入条件,市场扩大。我国“入世”的最大利好在纺织服装业,这一点已成共识。截止1994年.12月31日建立wTO的协议生效前夕,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是受美国限制数目最多、种类最广的国家。在其他设限市场,中国也面临比其他国家更为广泛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 ,“入世”是中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 ,“入世”后 ,我国律师将面临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何迎接这千载难逢的良好发展机遇 ,同时 ,如何面对这次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是摆在中国律师面前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高扬  徐刚 《求知》2001,(11):44-45
经过了14年的艰苦历程,中国终于进入了世贸组织的门槛。大多数中国的百姓们对“入世”抱着极大的热情,普遍认为“入世”会给大家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上的实惠和生活上的方便。无庸讳言,中国“入世”对百姓的生活影响确实是巨大的,总的来说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方便和实惠。  相似文献   

14.
非公有制经济 (下称“非公经济”)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没有改革开放 ,就没有非公经济今天的发展局面。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 ,不断壮大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实力 ,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刚刚召开的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 ,江泽民同志对非公经济的作用作了充分肯定。目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中国“入世”已经是大势所趋、大局已定 ,这标志着我国即将进入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阶段 ,这对非公经济的发展 ,必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一、“入世”给非公有制经济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入世”对山西省来说 ,既是机遇 ,也是挑战。因此 ,为迎接“入世” ,我省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1、坚持“大经贸”战略 ,加快国际市场营销多元化发展。2、优化经济结构 ,加快科技创新。3、改善投资环境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带来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影响。这一现实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入世”给我国收入分配带来的现实挑战,在坚持共同富裕原则的基础上,努力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适当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蔡娟 《理论探索》2004,(6):92-93
入世既给两岸经贸关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又使两岸经贸关系面临挑战。因此 ,我们应选准突破口 ,趋利避害 ,积极寻求对策 ,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8.
“入世”不仅给我国经济领域带来直接的影响 ,同时也将对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 ,认真分析“入世”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生态环境 ,对于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最大的挑战是政府自身。特别是中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政企、政社还没有完全分开。“入世”后,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相对减弱;对社会事务的管理空前复杂。因此,政府应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与职能,未雨绸缪,迅即进行自身的职能转变与职能开发,以适应中国“入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美签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协议,中国迈入“世贸”门槛将是指日可待,而“入世”会为中国带来什么,中国人应该怎样应对“入世”后的局面,再一次成为了各方人士议论的焦点。各方人士评说“入世”中国人的WTO情结有些复杂,既心向往之,也曾心存忧虑,但当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协议的消息传来,更多的人的感觉是欣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