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六中全会《决议》第一次明确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2.
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大课题之一。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弄清楚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积极探索有效地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到底能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发展市场经济,能不能还坚持社会主义?有些人一直是有疑虑的;从实践上说,有些人把社会主义看成是虚的、市场经济才是实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旗号下搞资本主义那一套。所以,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有社会主义国家的…  相似文献   

3.
义利之辨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随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对个人利益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谈“利”色变,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许多人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最终目标。但有人却因此走向极端,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义利冲突日渐明显。如何对待义与利,如何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义利观,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在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义利观时,应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既要继承传统观念的合理因素,又要符合现代的精神实质。而先秦儒家的义利观正为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4.
占丽琴 《学理论》2013,(33):371-37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大学生群体备受关注,高校历来重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做好对大学生培养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利益问题凸显,当代大学生也不同程度上受利益问题困扰,大学生对利益问题处理不当的事例时有发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成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指出当代大学生义利观的现状特点基础上,探析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一些大学生义利观可行性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主义的义利观祁晓玲义利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基本关系,也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义利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义和利的相互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6.
采取什么样的义利观,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史称“义利之辨”。这是因为,如何看待义和利的关系,是一个很复杂也很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事业的成败。不论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还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都有不少经验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义利观逐渐明确起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于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这一论断明确界定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采取一个什么样的义利观,这是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一件幸事。  相似文献   

7.
姜吉星 《学理论》2012,(12):8-9
"义利观"是关于道德原则与利益,权利与义务等一系列问题的统称,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范畴。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义利观以其主导地位,在人们心中建立起了根深蒂固而又影响广泛的义利观念。社会主义义利观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型义利观,在继承儒家义利观优秀传统的同时又进行了必要的理论改造和扬弃,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历史上的义利观,包括传统的义利观和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必将受到新的客观条件的制约和众多价值观的冲击,从而导致社会性偏差产生。为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义利观的演变,政治课教学必须及时地对此作出有效的解释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主义义利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社会主义义利观哈尔滨市委党校崔永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无疑是一个新的课题。党的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并解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义利观。这是针对我国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形成健康...  相似文献   

10.
个人利益(“利”、“功利”)和社会整体利益(“义”、“道德”、“道义”、“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每个社会都会碰到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尽快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合理的伦理价值观(即社会主义义利观),并用其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是目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活跃了社会经济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它也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与此相应的各种关系,如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  相似文献   

11.
民主与公民文化素质我们今天之所以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一个根本目标,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承认人对利益的追求,承认人维护自己正当利益的权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前提。所以,可以这样说:只要搞市场经济,就一定要发展民主;只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一定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应该是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常识。民主与决策民主不是万能的,尤其不是用来解决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2.
霍功 《理论探索》2001,(4):45-46
义利观是对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反映 ,无论古代重义轻利、近代重利轻义还是社会主义义利统一 ,都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义利统一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古代义利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田广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义利问题作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的人继续用道义至上的观念评判是非,对人们日益增长的功利心态和行为深恶痛绝;也有的人把功利作为追逐的唯一目标,...  相似文献   

14.
传统义利观与现代市场经济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不相适应的一面。传统义利观重视道义,主张以义取利,以义制利,反对不讲道义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这种思想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有合理的一面。而传统义利观过分强调道义的地位和作用,以至忽视了效益,忽视了竞争,最后走向了泛道德主义。传统义利观作为农业文明的产物,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不能在现代社会照搬照用,而要用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用改革开放的精神,对其进行改造,为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服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建立和发展,与其他文化建设一样,不能够凭空建设,而必须利…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改革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明确方向;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核心立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就要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结合,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推进市场经济改革结合,善于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人们的各种利益关系、道德观念、行为取向等,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尤为令人担忧的是,有一些人把我们长期提倡的无私奉献 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割裂开来,认为两者是相违背的,是水火不相容的。这个观点无疑是不对的、有害的,必须予以纠正。 毫不讳言,从本质上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是从自身利益为决策出发点的,每个企业都成为独立自主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这就必然使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眼前利益得到强化,从而容易淡化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相同点是 :他们都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中国共产党人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群众路线 ;将社会主义制度视为人民利益的制度保证 ;其共同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他们人民利益观的差异是 :在对中国国情认识和人民利益内涵的理解上 ,毛泽东充满理想主义色彩 ,而邓小平却更加注重实际 ;在人民利益的实现形式上 ,毛泽东采取的是变革生产关系、计划经济等方式 ,而邓小平却选择了发展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等途径。  相似文献   

18.
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义利观必须坚持"义利统一"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9.
青年知识分子人生观、世界观是一个传统的、永恒的主题,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却是一个崭新的、亟待深入研究的内容。“义”者,宜也,一般指人们的思想行为所符合的一定准则;“利”,则指人的物质利益和功利。当代青年知识分子“义利观”,不仅仅是“青年学生的时代特征”和“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的简单融合体,它在很大程度烙上了市场经济意识,  相似文献   

20.
开展反腐败斗争,首先要把思想认识问题解决好.要澄清一些糊涂观念.比如,把反对腐败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立起来,认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导致腐败,反对腐败就会妨碍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看法是毫无根据的.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恰恰是违反了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的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等原则,妨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正是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