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金维克  姜洪波  李姝 《奋斗》2004,(12):11-12
多年来,岭东区一直是让双鸭山市领导“伤脑筋”的上访“重灾”区。这个区由于两大统配煤矿相继破产,区域经济完全陷入低谷,出现了“五难”(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入厕难、收视难)、“三穷”(财政穷、企业穷、百姓穷)现象。上访群众不仅经常围政府,甚至经常群体越级上访,闹得“区无  相似文献   

2.
江明 《学习导报》2012,(6):55-56
没有存款不敢花钱,偷猪摸狗啥事都干——美国人穷了吗?确实如此;美国人真有那么穷吗?也未见得。美国人的“穷”,不是那么简单。 “1元店”生意火爆 要说美国人“穷相毕露”,还真没冤枉他们。  相似文献   

3.
直面金融风暴中国“危”中求“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我们不仅要看到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我们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首先立足国内,将主要精力用在“保增长”与“控通胀”上:政府更需要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及时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扩大内需.加强金融监管,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江明 《新湘评论》2012,(6):55-56
没有存款不敢花钱,偷猪摸狗啥事都干——美国人穷了吗?确实如此;美国人真有那么穷吗?也未见得。美国人的“穷”,不是那么简单。 “1元店”生意火爆 要说美国人“穷相毕露”,还真没冤枉他们。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2,(22):4-12
由于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议题成为今年美国大选中的主要议题。对此,现任总统、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和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早已心知肚明,他们不仅在经济抉择、医疗保障、政府开支和美国地位等话题上与对手展开激烈辩论,还在从属于经济议题但又同美国利益直接挂钩的涉华议题上大打“中国牌”,以捞取更多选票。  相似文献   

6.
“核按钮”是怎么来的肯尼迪当上美国总统后,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军方和政府中的一些人要求“惩罚那些俄国人”。由于担心出现未经允许就下达核打击命令等情况,肯尼迪想到了开发“核按钮”,也就是后来的“核手提箱”。这样。美国总统可以把核打击的权力时刻掌握在自己手里,“核按钮”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7.
蔡昉  都阳 《学习月刊》2009,(11):16-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性波动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经常性现象。一般来说.政府在应对经济危机时首先关注的问题.就是尽可能解决经济危造成的大范围失业。因为失业对人民众的生活会造成直接影响.剧烈的外冲击引起的群体性失业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恢复经济的政策如果忽视就业增长,就容易造成所谓的“无就业的复苏”。其典型的特征就是经济增长率有所回升.但失业并没有减少。例如.美国经济1990~1991年衰退之后.长的“无就业的复苏”。就经历了比较漫因此.尽管当时的经济增长率回升.大多数民众仍然觉得济衰退在延续。直到90年代中期,就业势好转,才实现真正的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8.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发展成美国的金融危机,然后蔓延成欧美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现在,危机早就进一步深化和蔓延,金融危机已经延伸到实体经济领域,全球经济的冬天已经来临了。而此次发生在全球经济“心脏”部位的经济危机将可能成为有史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9.
危机管理中的政府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9·11”事件,中国2003年的非典危机,东南亚2004年地震海啸灾难,已再次向世人昭示了当今世界已没有“世外桃源”了。无论是国家、社会或个体,都可能遭遇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危机挑战。如何面对危机,在危机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采取措施有效配置资源,降低危机带来的有形与无形损失,稳定社会秩序,已成为考验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在处理1958年“台海危机”中的杰出贡献余科杰1958年夏天,蒋介石集团趁美国出兵黎巴嫩干涉该国人民反对亲西方的夏蒙卖国政府的正义斗争之机,在对美国的侵略行动表示“完全支持”的同时,也在台湾海峡加紧制造紧张局势,叫嚷“加速进行反攻大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民谚曰:“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怎么办呢?我们姑且别去管怎么办,仔细一想,这句不尽周全的谚语,又有它独到之处──至少,它讲了一种社会现象;至少,它道出了国民性格中的弱点──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要改变自己的“饥寒”处境,一定要去做“盗”么?见不惯“富”,似乎由来已久,“劫富济贫”曾经被认为是义举。研究社会问题,能“透过现象去看本质”,那是不容易的。现象上,“盗”因“饥寒”而起,可是,“饥寒”又因何而致呢?不少学者早讲了,政治的黑暗、天灾,乃至自然条件差,都可能“使民…  相似文献   

12.
石品 《当代党员》2011,(6):27-2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马太效应”,穷的地区更穷,富的地区更富。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在于互动创新,渝中区的“飞地经济”探索,可为我们提供三大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环球扫描     
《党课》2011,(18):20-23
德法倡议建欧元区“经济政府”不发行欧元债券 法国总统萨科奇和德国总理默克尔8月16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会面,强调实现财政平衡,开征金融交易税并寻求建立欧元区“经济政府”,协调监管经济决策。两人还表示,不会通过发行欧元债券的方法,帮助希腊和其他陷入危机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武红军 《奋斗》2009,(3):58-58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令全球震颤。 虽然危机的始发点是美国,全球经济却都“感冒”了,有人说,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即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在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陈明进 《世纪桥》2009,(11):153-154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起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我国国内经济运行形势也日益严峻,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本文通过金融危机背对图书业影响的分析,并结合对我国图书行业形势的分析,提出几点以“危”为“机”的发展图书销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并认为诚信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道德标志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原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深入挖掘传统诚信资源,确立诚信观念,对于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对于克服经济活动、人际交往和政府行为中的信用危机和失信现象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由金融领域向经济领域扩散、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首先面对冲击的是企业。企业作为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创造社会财富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对冲击、抵御风险、化“危”为“机”,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难点、重点均在企业。  相似文献   

18.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以美国次债危机为初始发端,在欧元区固有的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缺陷下产生的。此次主权债务危机在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态势下对各国经济结构调整有深远的影响。我国应该保持警惕,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偿债能力,使房地产业与财税的关系得到平衡,完善政府的市场调控职能,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把握好目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规模、期限和力度。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2,(23):86-86
1869年9月24日,由于美国投机商人古尔德和菲斯科等操纵政府炒卖黄金,引发了金融危机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五”。在这场导致无数人倾家荡产的“人造”危机中,黄金投机商通过美国总统格兰特把自己人“运作”成财政部常务副部长,和总统的小舅子专门负责阻止联邦黄金流人市场以悄然抬高金价,总统夫人则收下黄金炒家奉送的黄金账户坐收金价飙升的“无本万利”。  相似文献   

20.
关耳 《新湘评论》2010,(11):15-18
在经历了把全球经济带入深渊的国际金融危机“阵痛”之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选择和重点。美国、日本、欧盟等都将注意力转向新兴产业,提出用新的战略性产业来引领经济发展,并给予前所未有的强有力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后危机时代”的新宠儿,其发展竞争结果必将改变世界经济增长的轨迹和旧有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