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梅 《当代党员》2008,(8):51-52
为政之要,在于用人。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市委也专门下发了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文件,这对于建立健全广纳群贤、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全面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破解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四大难点。  相似文献   

2.
井军 《纪检与监察》2003,(11):26-26
要彻底消除司法腐败,必须扭转目前用人上存在的长官意志、“暗箱”操作、缺乏竞争、程序不严、随意性大等局面,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首先,要解决用人的源头问题,要把严“入口”关。对各级各类司法人员的录用要分别做出统一、明确、具体的规定。其次,要疏通用人的“出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成进人、调出等用人的良性循环,才能确保队伍的质量,从而为保证公正司法创造条件。再次,要建立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积极推进选人用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大力破解选人用人难题,进一步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在这个前提下注重选拔那些确有才干、实绩突出的干部。”这为我们指明了新形势下的用人标准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云岭先锋》2012,(3):5-6
秦光荣指出,一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二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用人导向;三要坚持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四要坚持面向基层、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五要坚持着眼长远、注重年轻的用人导向;六要坚持科学考评、量才施用的人用导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多方举措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推进选人用人科学化、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目前在干部选任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导致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当然也要多方举措,最根本的是要努力推进选人用人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8,(10):6-6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查处违规用人的力度不断加大,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拉票贿选、跑宫要官、买官卖官等歪风邪气屡禁不止,还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对用人上不正之风很不满意。我们要充分认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严重危害,充分认识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艰巨睦、长期性,要以最坚决的态宦同用人上不正之风进行战斗,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使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对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浅谈国有企业提高用人艺术的方法童哲第一、解放思想,树立崭新的用人观念。所谓崭新的用人观念,应该是与市场经济等价交换、主张竞争、注重能力、突出业绩的要求相适应的用人观念。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转变上,第一,要由重守业型向重创业型方面转变。不但要重视人的忠...  相似文献   

8.
卢林 《党建》2009,(12):43-4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就是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提升干部工作水平做了一些调研思考。  相似文献   

9.
选人用人工作,事关党的事业和执政地位。长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选人用人工作,十七届四中全会又强调“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要紧紧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全力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10.
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是换届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在换届中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关键在于树立、落实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进一步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11.
佚名 《党建文汇》2010,(5):25-25
要选好干部,用好干部。首要的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端正选人用人态度,增强责任感,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格自律,慎用手中的权力,使那些德才兼备的人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组织部门的干部要加强自身建设,严格干部的人口,严格干部的日常考核,防止将那些“带病”的人选到领导干部队伍中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扩大选人用人的范围,把那些优秀的、不事张扬的、不跑不要的老实人用上来,日常管理要不断创新,有所突破,在实践中发现和选拔干部。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8,(9):6-6
要把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对选拔任用干部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目标,进一步遏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争取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对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组织人事部门要敢于坚持原则,既要旗帜鲜明地同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作斗争,  相似文献   

13.
崔永军 《求贤》2006,(9):34-35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后,完善配套措施,形成选人用人的长效机制,是当前研究探索的重点。选用干部要依靠组织培养育人、群众公认识人、制度规范选人、政绩考核用人、监督约束管人,促进选人用人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形成选人用人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领导者要承担用人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者要承担用人责任童中贤用人问题是一个带根本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政治问题,它体现着一个领导者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领导者只有承担用人责任,才能尽可能减少用人上的失察和失误,不断提高用人水平;才能积极坚持民主集中制,在...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才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树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16.
黄明哲 《学习论坛》2010,26(1):28-32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问题,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从源头上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在选人用人公信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难点,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在坚持正确的干部选拔任用原则,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落实群众在选人用人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以及加强组织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8,(11):5-5
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必须牢牢把好选人用人这个关口。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为党和人民选好人用好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不能亏待。对已经失去群众公信力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8.
选贤任能也是革命──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用人思想研究李安为政之要,首在用人。选人用人问题,历来是关系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和中国共产党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同志,其科学的用人观、用人原则和用人之道,充分体现在他的用人思想之...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0,(7):7-7
要选好干部、用好干部。首要的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端正选人用人态度,增强责任感,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格自律,慎用手中的权力,使那些德才兼备的人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组织部门的干部要加强自身建设,严格干部的入口,严格干部的日常考核,防止将那些“带病”的人选到领导干部队伍中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20.
《支部生活》2010,(5):23-23
4月6日,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联合召开贯彻实施四项监督制度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视频会议。省委要求,要认真贯彻视频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四项监督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