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4,(18):60-60
日前,巴沙尔·阿萨德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宣誓就任总统,开始他的第三个7年总统任期。在发表就职演说时,巴沙尔指出,他下一任期内的执政关键词是“反恐”。2000年6月,巴沙尔的父亲、时任叙利亚总统哈菲兹·阿萨德去世,巴沙尔不久后当选总统。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3,(2):4-10
自2011年3月叙利亚国内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算起,针对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这场政治冲突已将近两年。其间,不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立场鲜明地站在叙反对派一方要求叙总统巴沙尔主动下台,而且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也随声附和,并中止了叙利亚的阿盟成员国资格,  相似文献   

3.
李国富 《求是》2012,(15):55-57
2011年3月以来,叙利亚政局出现动荡。继利比亚卡扎菲政权2011年10月被推翻,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也被推上了国际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成为西方下一个"政权更迭"的主要目标。国际和地区各种力量围绕叙利亚问题的博弈日趋激烈,导致叙利亚国内政治局势持续恶化,巴沙尔政权承受着日趋严厉的国际经济制裁压力和外来军事干预风险。叙利亚政局今后的走向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一、叙利亚动荡的原因错综复杂叙利亚位于地中海东岸,人口约2300万。但它却因为独特的战略位置和地区影响而被称为"最大的小国",在中东政治生态中发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2,(8):13-17
“美国非政府组织(NGO)就是这些活动的‘幕后黑手’。”说这句话的,不是叙利亚的“独裁者”巴沙尔,也不是美国人腻味的俄罗斯强人普京,而是被美国誉为“最大民主国家”印度的总理辛格,他批评美国非政府组织“操纵印度民意”,给印度核电站建设制造障碍。  相似文献   

5.
杨文彬 《党课》2012,(17):82-86
自2011年3月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叙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对峙日益加剧,虽然叙反对派尚未完成集结,但西方国家咄咄逼人的架势使巴沙尔政权的压力越来越大,处境日益艰难,也令世人对叙利亚局势多了几分担忧。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6,(4)
正俄罗斯总统普京2016年3月14日下令开始从叙利亚撤出俄军集群。撤军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已经达到了出兵目的,有力打击了威胁俄罗斯和地区安全的伊斯兰极端分子,强化了本国在中东的政治和军事存在,展示了不亚于美国的强大外交运筹能力和有效军事干预能力,保护了叙利亚合法政权,为本国和巴沙尔政权在解决叙利亚问题方面争得了有利地位,今后的重点是在政治调解进程中实现本国和叙利亚亲俄力量利益的最大化,腾出手来应付棘手的国内问题。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14):11-15
中东国家叙利亚近年来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其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也愈发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0巴沙尔35岁就当上了叙利亚总统,人称中东“幼狮”,但实际上当初他最想做的是医生,只是因为哥哥突然死于交通事故,才被时任叙利亚总统的父亲急召回国,被迫弃医从政。可以说,1994年的一场交通事故,间接成就了如今叙利亚的政治强人巴沙尔·阿萨德。  相似文献   

8.
在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大势已去之时,西方大国即刻重拳挥向叙利亚,加大了对叙利亚的制裁力度,并公开要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下台。继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之后,叙利亚国内外局势出现紧张的动向,成为中东乱局最令人瞩目的新焦点。国际视线迅速转向叙利亚,担心其是否会步利比亚的后尘。  相似文献   

9.
自2011年3月18日以来.由南部小城德拉街头抗议活动所引发的叙利亚全国性动乱已持续整整一年。叙利亚是乱是稳、是战是和.巴沙尔是强是弱、是去是留.已成为国际舆论所关切却又被云遮雾罩的最大疑问。叙利亚究竟怎么了?将会怎样?是透析叙利亚局势不可回避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叙利亚危机发生重大转折,战事已见分晓,巴沙尔政府占据上风,虽然大局已定,但战火并未停息,各派依然处于交火状态。海湾地区秩序总体评估眼下,国土面积只有185180平方公里的叙利亚境内,驻有众多外国军事力量:美军已增为5000多人,在帮助叙政府的反对派作战;俄罗斯、伊朗的军队,黎巴嫩真主党,在帮助叙利亚政府作战;土耳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12):88-88
叙利亚反对派“全国联盟”主席哈提卜两次提出辞职后,副主席萨卜拉已临时接替了他的职务。分析人士指出,哈提卜的辞职使反对派内部的分歧进一步公开化。今年1月,哈提卜曾公开提议有条件地与巴沙尔政府进行谈判,以结束持续两年的危机。他的这一提议遭到“联盟”内部一些人的反对,而乔治·萨卜拉是最激烈的反对者。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3,(20):18-18
最新民调结果显示,美国民众强烈反对美国军事介入叙利亚,并认为即便有关叙利亚政府军对平民使用毒气的说法属实,美国也应保持中立立场。此项调查由路透社和益普索联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约60%的美国人表示,华盛顿不应介入叙利亚冲突,只有9%的人认为总统奥巴马应该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3,(20):4-9
箭在弦上的美国军事打击叙利亚,由于俄罗斯的积极斡旋而出现转机——在叙利亚政府表示愿意交出“化武”以避免遭袭后,法、美、英、俄等国立即就叙利亚“缴武”方案展开博弈,国际社会也积极推动叙利亚局势由战乱向平稳过渡,原本剑拔弩张的对峙突然间收获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当地时间2013年9月22日,伊拉克境内的一叙利亚难民营鸟瞰图。伊拉克目前已收留约680万叙利亚难民,生活条件紧张。用瞬息万变来形容叙利亚局势的变化速度再贴切不过。美国策划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在最后冲刺关头发生戏剧化转折,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可谓下了一盘令多方都愿意接受的高棋。俄罗斯提出免战新方  相似文献   

15.
军事     
美国计划29日导弹打击叙利亚 为期三天 一名美国高级官员8月27日表示,针对叙利亚小范围的、为期三天的导弹打击最早将于8月29日展开。军事打击的目的是向叙利亚政府施加国际压力。  相似文献   

16.
《党建文汇》2013,(10):34-34
俄罗斯《观点报》报道,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在评估俄罗斯是否会因叙利亚而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问题时表示,目前。俄军力只有核力量能与其他世界大国地位相匹配,而常规力量根本无法被列人大国的行列。他此言暗喻俄不会为叙利亚而与美发生大规模战争。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12):16-16
欧盟成员国外长会议日前决定解除对叙利亚石油产业的相关制裁。根据会议公报,欧盟决定解除对叙利亚实施的三项与石油相关的制裁——禁止从叙利亚进口原油和石油制成品,包括与之相关的融资和保险;禁止向叙利亚出口石油及天然气产业关键设备和技术,包括与之相关的融资和保险;禁止向叙利亚石油产业投资。同时,要求欧盟区域内有能力的机构在与叙利亚进行石油相关贸易前,需与“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协商,确保相关交易不违背对叙利亚现行的其他制裁。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14):20-21
尽管美国、法国和以色列反对,但俄罗斯仍表示将向叙利亚政府运送S-300防空导弹系统,以遏制部分西方国家干预叙利亚局势的企图。  相似文献   

19.
2005年2月14日,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生的剧烈爆炸中被炸身亡。黎巴嫩反对派指责叙利亚是暗杀哈里里的幕后操纵者,要求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美国、法国、以色列也再三要求叙利亚立即、全面从黎巴嫩撤军。这一爆炸事件使得叙利亚成为继伊拉克之后中东地区的又一个新热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那么叙利亚为什么驻军黎巴嫩?叙黎两国之间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黎叙关系如何发展和中东局势将如何演变呢?在历史上,叙利亚和黎巴嫩同属西亚地区、一个国家,经历过相同的历史命运。公元前3000年左右,叙利亚就有原始的城邦国家存…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14):16-17
日前,温和保守派总统候选人哈桑·鲁哈尼力压其他竞选人,当选伊朗第11届总统。在接受采访时鲁哈尼表示,叙利亚的危机掌握在叙利亚人民的手中,只能由叙利亚人民自己来解决该问题。他反对外界干预和一些国家对叙施压,认为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和他的政府应该留任到2014年举行大选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