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环境问题的科学真理观:从天然自然走向大自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增强,工业时代的人类在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呈指数增长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呈现加速和全球化趋势;在使得人口剧增、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剧增的同时,自然资源日益贫乏。全球性的人口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使人类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要么沿着传统的道路走下去:从而加速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及其人类的灭亡;要么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留下一个适合于后代居住的地球。无疑,后一条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转折。转折了的历…  相似文献   

2.
刘陶 《学习月刊》2015,(1):39-40
一、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的意义水是支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而人类和生物生存的淡水资源极为有限:地球上97.2%的水为海水,人类真正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河水、淡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左右。伴随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亦不断增长,全球有超过1/3的人口面临用水压力,地表水资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  相似文献   

3.
近百年来,人类在创造了越来越多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对地球有限资源的巨大消耗和对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破坏。特别是随着人口总量的持续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急剧扩大,传统粗放式、掠夺式的经济模式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4.
李抒望 《共产党人》2005,(22):32-33
节约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它植根于地球资源的有限和人类需求无限这样—个严酷的事实。开源节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使我们能够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努力让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9,(3):20-20
人类是地球的宠儿,地球奉献出氧气、淡水、食物、矿产等,无私地哺育着人类。人类驯化动物、栽培植物、发明机器、建筑高楼等,使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与周围环境之间达到一定程度的协调和平衡。否则,一旦打破地球的生物界平衡,人类将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6.
丁蕊 《党课》2006,(8):65-67
回首历史长河,人类的发展始终与能源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个严峻的事实摆在了我们面前:地球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过度的开采在加速社会发展的同时,地球资源枯竭的危机也正一步步地向我们逼近,从人类社会长久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可供长期使用的新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这时,太阳能就进入了人类的视野。与传统能源不同,太阳能有着无公害、无枯竭危险、就地取材、能源质量高、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等特点,因此被称为未来社会的绿色能源。  相似文献   

7.
“末日”     
2012对地球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个戏谑的末世传说;然而对于那些因人类索求无度而无处安身的物种,末日近在眼前。 他们的末日,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末日的预演。同为地球公民,我们对他们的现状不能袖手旁观。  相似文献   

8.
自人类出现以来,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之间就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口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虽然20世纪是有史以来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困扰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体到赤峰市地区,也存在着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资源破坏日益严重等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赤峰市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进程。因此,分析和研究赤峰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对实现赤峰市经济的…  相似文献   

9.
节约能源,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的能源是有限的;减少污染物排放,因为人类不能呼吸污浊的空气.不能饮用肮脏的水源。  相似文献   

10.
环境问题是关系到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时代性的难题。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群利益的代表者,作为生态环境的管理者,具有维护发展、美化地球的责任。在环境保护中应坚持环保决策、环保意识、环境质量、环境执法四原则,要以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文明的日益进步,人们对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今天,人类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可供开采的矿山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地球浅层易找矿体越来越少,找矿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人们向地球索取矿藏,地球却向人类提出了挑战。何继善──中南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给人类寻求地球深处的宝藏带来了新的曙光。一鸣惊人天下知1986年3月,在美国亚利桑纳大学的讲台上,何继善用十分流利的英语向在座的各国专家们介绍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新方法──“双频激电法”。这是他潜心研究20余年的成果第一次在国际上“亮相”。“请问,…  相似文献   

12.
浩瀚的太空令人神往。人类在熟悉陆地、征服海洋、走向天空以后,进一步把目光投向太空这个“第四活动区域”。太空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极大的军事价值,而且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适应人类走向太空的需要,一门新兴学科———空间天气学应运而生。一、背景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开辟了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新纪元。广袤无垠的宇宙,取之不尽的太空资源,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广阔的舞台,为人类文明带来无止境的发展机会。地球空间已经成为人类在太空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开发利用以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活动区域。俄罗斯已于200…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而全球生态治理也面临公正价值诉求缺失、治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治理中存在责任“赤字”等现实困境,严重阻碍生态善治的实现。面对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条件的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治理突破了地域空间和主权国家的局限,呼吁世界各国在治理过程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结合历史责任和国情实际,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全球生态治理,重塑全球生态价值观,凝聚生态共识;重构全球生态利益观,实现利益共享;重建生态责任观,彰显责任担当,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家园,为破解全球生态治理困境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对世界负责的发展观。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也共有一个地球。从历史事实看,许多大国的崛起是以非和平的方式(即战争)为本国获得资源和拓展市场开辟道路的。从现实来看,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以及贫富差距拉大和跨国犯罪猖獗等重大而紧迫的“全球问题”。中国政府在国际社会一直高举和平、发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与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体,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人类从环境的奴隶变成了地球的主人,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到修铁路、办工厂,人类凭借自己智慧的双手向环境索要她所需的一切。但是,人类不顾环境的任意发展,使人类在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反过来卡住了自己发展的脖子,断送了自己的发展后路。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睡,“南粮北牧,东林西铁,遍地是煤”,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但我区气候寒冷、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基础差,自然恢复能力弱,加之技术落后,资金医乏,使我区在经济发展的同…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篇章翻到了新的世纪、新的千年。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和发展,无不渗透着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历史力量、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文明进程。 20世纪人类第一次克服了地球引力的束缚,开始向广袤的宇宙太空进军,又借助高能加速器深入地探索物质世界之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使全世界的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经济总量在这一百年间增加了几十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全世界成为“地球村”;医学的进步延长了人们的寿命。世纪之交,数字化…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为人类群体对每个个体所施行的文化行为,要求它从人本身出发,在尊重基本人性的前提下,帮助每个人认识宇宙是怎样的。地球是怎样的,人类文化和人类经验是怎样的,从而使每个人尽可能成为拥有最丰富的文化资源、最广阔的精神自由的人。 ——摩罗  相似文献   

18.
当世界历史已进入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人们享受着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同时也面临诸多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它们也是困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经济技术怎样发展,但我们生存的地球家园只有一个,地球家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面临着更为紧迫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什么?这一直是一个令学术界关注、却长期未能全面阐述过的问题。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省社科院刘仕清研究员任主编的认类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抉择》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值得一读。人类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兴衰无不与它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相关,这一支持系统的核心问题即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昔日,复活节岛文明、玛雅文明的消亡;当今,全球各地频发的厄尔尼诺现象,都向人类发出了警告,不重视、不解决人类的发展与环境问题,地球的“生…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06,(6)
节约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它植根于地球资源的有限和人类需求无限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开源节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