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美俄在“9.11“之后的短暂“蜜月”时期已经结束。美国反恐战争的扩大化、在俄国车臣等问题上让步之小、在中亚地区以反恐为名将俄国势力逐步挤出,这些行动都决定俄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领导下的反恐联盟和反恐战争保持一致。双方趋向开展冷静、就事论事、有限范围和范畴的国际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2.
英国伦敦国际战略问题研究所东亚安全事务高级研究员亚当·沃德认为,在过去两年中,中美两国关系在两个不同层面发展。一个层面,华盛顿和北京双方都一直持续强调他们作为反恐战争伙伴以及处理国际混乱增多时关系中的合作方面。但是在短期合作层面下面存在根本性分歧。中国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反恐深入亚太地区,不过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对中国遏制和战略包围的一部分。当然,美国解决朝鲜危机政策,鼓励日本发挥更大政治作用,以及积极介入台海两岸争端,都被许多中国  相似文献   

3.
几年以来,伴随着自阿富汗到伊拉克的枪炮声, 包括美国部分学者在内的人士一直在不遣余力地呼吁:美国式的军事反恐战略与国际反恐战争并非应对基地组织式的大规模国际恐怖袭击的正途,而由于大规模国际恐怖主义的特征,且美国在执行反恐战略时注入了太多的地缘与其他战略涵义, 从而分散理应集中的力量,模糊乃至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应有的重心,因此,国际恐怖主义将以很大的力度实行反击,并很可能得手。此次伦敦连环爆炸袭击可谓不幸而言中。  相似文献   

4.
亚太战略视域下的美国—东盟关系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召锋 《国际展望》2012,(1):14-25,114,115
由于东盟地区在地缘、政治、反恐、经济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奥巴马履新以来,主动接近并大力发展与东盟国家间关系,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战略态势渐趋明朗。然而较长时期内,东盟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仍将主要让位于中国、东北亚、日本、印度、阿富汗等关键国家和地域,这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与东盟关系深入发展的限度。东盟唯有自身行动机能和决断能力的实质性增强,才能赢得美国持久根本的战略关注高度。  相似文献   

5.
严帅 《当代世界》2013,(9):54-57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基本上继承并发扬了小布什时期的反恐战略。2011年5月,“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国特种部队击毙后,奥巴马政府关于结束反恐战争的论调扬起,并以切实行动大幅收缩美国反恐战线:2011年7月1日正式启动阿富汗撤军进程;同年12月又完成伊拉克的撤军进程。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延续并加快了第一任期后期开启的反恐收缩态势。2013年5月23日,奥巴马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了被视为2001年以来美国政府最重要的反恐政策演讲,阐述了美国新时期的反恐战略,并提出要结束“无休止的全球反恐战争”。  相似文献   

6.
张根海 《当代世界》2010,(10):43-45
冷战后,美国为填补苏联解体后南亚地区形成的政治真空,竭力同南亚地区进行政治合作,实行军事渗透和民主扩展战略。同时,出于反恐需要,美国一直在拉拢巴基斯坦、印度等南亚国家进行军事合作。作为南亚地区最有影响的大国,印度也欲借助美国势力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实现"入常"目标,努力成为世界体系中新的一极。为达到双方相近的地缘战略目标和国家利益,美印在冷战后进行了战略调整,实现了历史性的关系转向。  相似文献   

7.
在“9·11”事件发生后,打击恐怖主义成为各国需要应对的重要问题。在原有基础上,美国和西方国家,俄罗斯与中亚各国,以及恐怖活动较多的东南亚国家,高度重视反恐力量建设,进一步强化本国反恐机制,其基本做法表现出鲜明特点。投入量越来越大 各国反恐投入之大表现在多个方面,从政策层面看,大幅调整安全战略,反恐地位显著提高。提升反恐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保证了反恐力量建设获得稳定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6月,印度总理莫迪访美,印美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双方承诺加强在安全、反恐、多边等领域合作。从美国扩大对印军售到"马拉巴尔2017"军演,种种事态都反映出美印强化防务合作的努力。长期看,美印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美印战略合作的性质和走向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利益和安全,必须予以密切关注和充分应对。  相似文献   

9.
胡欣 《当代世界》2009,(12):44-46
2009年8月14日,哥伦比亚政府发布公告称,哥伦比亚与美国旨在加强安全与防卫合作的双边军事协议谈判结束,双方达成的协议文本将提交给两国政府审查并签署。美国虽解释此举主要是为了反恐、打击毒品贸易等犯罪活动以维护公众利益,但是,美国的举措背后更深层次的战略目的,在于加强对拉美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肖建明 《南风窗》2014,(24):79-81
<正>"伊斯兰国"的崛起,明显损害了"基地"组织的"名气"与"正统",触发了双方愈演愈烈的竞争。但双方就战略问题争论之后,最终可能会在哈里发国家模式上趋于一致。"伊斯兰国是当今世界最危险的恐怖主义组织。"澳大利亚反恐专家戴维·基尔卡伦说,"这是因为他们既具备‘基地'组织的作战能力,又具备真主党的管理能力。"与"基地"组织相比,"伊斯兰国"不依赖国外捐款和国际金融系统,而是从富产石油的本地获得收入,从而能在全世界招兵买马。目前,"伊斯兰国"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反恐形势的日益严峻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人工智能在反恐领域已经部分应用到反恐活动中。具体而言,人工智能辅助控制了恐怖组织信息的传播,促进了反恐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提升了对恐怖活动的预测能力,也促进了智能武器的开发。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反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恐资源融合、反恐活动主体及反恐合作方式方面革新了传统反恐领域的基本规则,也从法律、道德和心理角度影响了人类反恐活动的展开。但与此同时,反恐视野下人工智能手段的开发和利用在准确性、公平性和伦理道德方面仍面临风险。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可能迎来速度和质量上的飞跃,人工智能武器的开发也将继续,人工智能领域很可能成为未来反恐力量与恐怖组织的角逐场。  相似文献   

12.
推进互信的重要平台——中美战略对话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峰 《当代世界》2008,(3):13-15
中美战略对话的背景 进入2l世纪,尤其是“9·ll”事件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具体表现为:两国的高层交往不断密切,相互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在反恐、防扩散等领域展开有效合作,中美在两国关系最重要、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上形成了有限但重要的共识。为此,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2003年年底称,美中关系处于自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以来最好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正>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造成近三千人死亡的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随后,美国立刻开始采取了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持续的反恐战略,实施各种切实的反恐措施,全力避免恐怖事件再次发生,维护美国的安全。13年来,美国的反恐战略取得了成就,作为一个相对开放、几乎人人持有枪支的大国,"9·11"以来的十几年,美国没有出现过一次造成超过十人死亡的重大恐怖事件,美国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得  相似文献   

14.
在"9·11"事件之后,布什政府确立了以反恐为核心的美国对外战略.  相似文献   

15.
蒋君  袁野 《当代世界》2016,(8):60-62
正随着中东乱局愈演愈烈,作为始作俑者的美国却妄图置身事外,这引起了美国在中东传统盟友沙特的强烈不满,随着双方在反恐问题的猜忌加深,以及美国对沙特能源依赖的减轻,美沙关系日渐趋冷。然而,受到沙特地缘战略地位、美沙石油利益以及沙特对美安全依赖的制约,双方关系将不会一直恶化,随着来年新任美国总统中东政策的调整,美沙关系有望回暖。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两党围绕“手淫问题”开展激烈辩论。当人们的注意力尚未从美国的反恐战争上转移过来之时,美国国内的政客们早已将目光盯上了今年11月进行的中期选举,此次中期选举将关系到执政的共和党和在野的民主党谁能控制参众两院,因此两党都非常重视,就国内外的各项政策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其中,手淫这个看似非常上不得台面的话题,居然成了双方公开辩论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布什连任后,对其中东战略进行了调整,以新的思维推进大中东战略.这就是打着"自由民主"和"反恐"的旗号,整合中东,清除美国所谓的"暴政"和"专制"国家,促进大中东地区国家的"民主改造".在保持绝对战略优势的情况下,美国的战略推进会取得一些成果,但也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和挑战.外来高压客观上使"大中东"地区国家面临巨大转型,转型期内各国内部和地区局势面临的动荡又对美国形成更大牵制.国际社会对美国中东"新思维"的前景正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8.
印度对美国“阿巴战略”的评估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对美国"阿巴战略"强调用政治手段解决阿富汗问题、要求巴基斯坦政府加大反恐力度、通过地区经济合作改善阿富汗经济状况等内容表示支持,反对美国将克什米尔问题与阿富汗问题挂钩、过于仓促地从阿富汗撤离以及过度依靠巴基斯坦。印度的应对手段包括继续争取获得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支持、加大对阿富汗的进一步投入、加强同地区国家的协调等。未来印度的阿富汗政策将主要围绕四大主轴展开,即继续发展与阿富汗政府的良好关系、继续发展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稳定印巴关系和与地区国家、地区组织协调立场等。  相似文献   

19.
自“9·11”事件以来,反恐成为美国首要战略目标。布什政府提出了国内、国外“两手反恐”的战略。在国内反恐方面,主要是建立国土安全部以统一国内的反恐安全工作。布什政府在2002年6月下旬正式向国会提交了“国土安全法案”,要求批准建立内阁级的国土安全部。 但是,布什政府国土安全部的建设构想由于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遭到了民主党议员的普遍反对,使法案的通过受阻。共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优势,随着反恐战争的进行,显得越发的明显。伴随着这种超级大国霸权地位的,是一种以单边主义为支柱的“新帝国论”。这一思想的出现不仅仅是源自于西方文明长期以来所持有的优越感,而且也是美国外交对于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的一个新的反思。但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美国外交战略,对于自身乃至国际社会而言,都不能说是一个理智的和建设性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