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898-1930年间,美国通过与西班牙签署《巴黎条约》和《华盛顿条约》,与英国签署《美英条约》,明确界定了美治菲律宾的领土界限,我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并不位于其中.自20世纪70年代起,菲律宾才提出在国际法上根本站不住脚的所谓依据和证据,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提出领土要求并强占部分岛礁,并直到1997年才对黄岩岛提出领土要求.根据国际判例和条约解释的国际法,综观中菲双方主张的法律依据和事实根据,三项条约及其所确立的菲律宾领土界限在判定黄岩岛和南沙群岛主权归属上不具有直接创设条约权源的作用,但它们在证明美国和菲律宾在1898年及嗣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未对黄岩岛和所谓“卡拉延岛群”提出领土要求、未针对我国明确的主权宣示行为提出对抗性主权主张等关键事实上具有重要的证明价值.  相似文献   

2.
1951年的《旧金山对日和约》只规定了日本放弃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而没有规定这些岛屿的主权归属,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当时认识到了中法等国在这些岛屿的主权归属问题上存在争议,美国难以解决这一争议问题;美国与英国围绕对日和会与对日和约问题的分歧,以及美英当时轻视南海诸岛的战略和经济价值,也是导致它们在该条约中没有规定这些岛屿归属的原因。防止这些岛屿落入新中国的手中并不是导致美国在条约中做出这种规定的主要原因。《旧金山对日和约》并不是南海争端的"根源"或"祸根",它也没有为后来的菲律宾及越南的南海领土主张提供任何法理支持,因此,不宜夸大《旧金山对日和约》的相关规定对中国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对菲律宾领土和海洋主张的变迁过程进行描述。在领土问题上,菲律宾的领土主权主张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扩张过程。1978年《第1596号总统令》是一份非法扩张领土、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国内法律文件。这个文件违反了确定菲律宾领土范围的所有国际条约和当时的菲律宾宪法。在海洋问题上,菲律宾的海洋权益主张表面上看经历了一个收缩的过程,标志是2009年的《第9522号共和国法案》。根据该法案,菲律宾缩小了其一贯主张的内水和领海的范围。由于这部法案实质上减少了菲律宾的领土面积,不符合其本国宪法,合宪性大有疑问。我们应清晰把握菲律宾非法扩张领土的事实,要求菲律宾纠正其不法行为,坚决不允许菲律宾在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基础上进一步侵犯中国正当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4.
何维保 《美国研究》2023,(3):70-90+6-7
美菲两国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范围问题上长期存在分歧。在特朗普政府之前,美国为实现其总体的对外政策目标,在该条约是否适用于南海的问题上刻意保持模糊性,没有明确宣布该条约适用于南海,同时美国拒绝将菲律宾提出主权要求的南海争议岛礁纳入该条约的适用范围。特朗普上任之后,随着美国的对华战略和南海政策发生重大改变,特朗普政府不仅明确宣布《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于南海地区,而且试图把中国的两个岛礁美济礁和仁爱礁也变相纳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范围。特朗普政府的这种政策调整被拜登政府继承。美国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范围问题上的政策调整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威胁了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5.
战后菲中关系的发展大致分为3个阶段:60年代中期之前为冷淡和僵持阶段;马科斯执政时期两国关系得到改善并有所发展;1986年以后,菲律宾注重对华经济外交,但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分歧。在第一个时期,菲律宾历届政府的对华政策与泰国当时的外交路线相似,即受制于冷战的形势和亲美反共的总战略。在积极争取美国的经济援助和军事保护,把对美关系作为菲律宾对外政策支柱的同时,菲律宾政府拒绝承认新中国,而保持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在朝鲜战争、东南亚条约组织等问题上积极支持美国的对华遏制政策。在处理双边事务方面,菲律宾政府严格限制中国大陆的移民…  相似文献   

6.
2016年杜特尔特总统执政以来,菲律宾政府调整了对华政策,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主动降温的方式,加强了与中国的政治沟通和经济合作,放弃了"联美制华"政策,转而奉行"大国平衡"政策。这种调整使得中菲关系得以平稳有序的发展。不过,杜特尔特总统仍然继承和延续了菲律宾的一些传统政策,主要表现在南海问题上坚持领土要求,坚持南海仲裁案的结果,以及对美国的防务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王子昌 《东南亚研究》2007,(4):25-28,92
在遇到领土争端问题时,东盟成员国没有诉诸于《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规定的高级委员会,而是诉诸于国际法院.虽然这一举措并没有违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规定,但却引起了学者们关于东盟机制作用的争论.国际法院的判决就东盟国家间领土的主权归属做出了明确的判决,但也激起了失利一方强烈的民族情绪.东盟国家间解决领土争端的做法及其结果启示我们:解决复杂国际问题的最好办法还是在于政治解决.而这正是东盟所一直倡导的原则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后基地时代的菲律宾安全观与防务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基地时代的菲律宾安全观与防务政策曹云华在冷战时期,菲律宾在美国的保护下,基本上不存在外部的威胁。1992年,美国从菲律宾的两个军事基地撤出(我们把1992年美国军事基地从菲律宾撤出到现在的时期叫做后基地时代),一下子把军事和经济实力都比较弱的菲律宾...  相似文献   

9.
美国来华传教士与晚清鸦片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开鹏 《美国研究》2007,21(3):103-115
本文通过对晚清时期的历史资料,对美国传教士对西方对华鸦片贸易的看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19世纪30年代,日益猖獗的英美对华鸦片贸易引起的灾难性后果,不仅迫使清政府对鸦片采取严禁政策,来华美国传教士对这种贸易的批评与谴责也日益严厉。美国传教士的反鸦片贸易观对美国国内舆论及《望厦条约》的签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影响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然而,《天津条约》签订前后,美国传教士鸦片贸易观的转变扭转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鸦片贸易的最终合法化。  相似文献   

10.
一、中菲南海仲裁案的核心为领土主权争端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所规定的争端解决机制显然不适用于领土主权争端。对于这一点,菲律宾和仲裁庭自然“心知肚明”。因此,仲裁庭在管辖权阶段的裁决显然是为了实施管辖权而尽量排除领土主权争端。  相似文献   

11.
近来年,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得到逐步提升.通过回顾马克与日元的国际化之路,总结了两种货币在国际化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最后得出对应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启示,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华工出洋的情况经常被笼统地归于契约劳工体系,美国学者当中有不少人认为华工赴美仍有苦力贸易的成分,但又缺乏有力证据证明。本文试图厘清契约劳工体系下,契约华工赴美的两种不同方式,即将债务合同与劳务合同绑定的合同制劳工和自愿且带有信贷色彩的赊单制劳工。华工出洋方式的演变既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珠三角地区在近代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西方世界经济体系的尝试,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晚清珠三角地区民间经济的活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13.
构建党内规范性文件的公开制度,有利于增强党内规范性文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助于贯彻民主和监督思想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体现了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制度价值,彰显了依法执政下推进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全面领导水平的战略价值。党内规范性文件的公开应坚持以公开为...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的马来西亚大选,出现了所有政评家都意想不到的结果,即执政的国阵失去数十年以来一直保有的多数国会议席和五个州政权.本文运用混沌理论对此"不规则"现象进行解读,先后分析选前形势,印度人示威及其对其他族群选民的影响,网络传播与政治动员的关系等.本文认为,政治领域和其他领域一样,也存在"混沌"或"不规则", "网络政治"特点,使当代政治的"不规则"日渐增多,传统定常的政治分析方法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牧野笃《中国变动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该作品中关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学习日本教育的阶段划分、研究视角、主要观点进行了述评。通过对这一研究个案的分析,展现日本学者研究当代中外教育交流的视域与观点;反思当代中国吸收外国教育的工具理性及其失误;倡导在全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吸取国外教育理论与经验的实事求是精神。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城乡居民十年近8万人的大样本,以个人幸福感、阶层流动感和阶层自我定位三大指标为外显变量,通过潜类分析方法构建起群众获得感的HMS模型和五级指标。结合省级统计年鉴数据,以动态面板模型探讨省域获得感的宏观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2005—2015年间,(1)我国超过一半的公众具有中高或高度获得感,但仍有三分之一群体获得感为中低或低度;(2)各省群众获得感随时间呈现较为一致的平缓上升趋势,但存在较大空间差异;(3)在省域层面,收入、健康和安全等民生指标对获得感有显著的支撑作用,但GDP增长指标和市场化、城镇化等转型指标,以及部分社会发展指标,尚未能起到应有的拉升效用,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exican banks' loan policies since 1995. Based on a series of interviews, we find that Mexico's financial system is currently experiencing two crises. First, banks lack confidence in the business practices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 enterprises. This negative attitude is reinforced by the bankers' perception of a culture of non-repayment. Banks also loan little to big businesses, which rely on the international money market. Second, bankers believe small and medium size business owners lack confidence in the Mexican financial system. Consequently, loan activities are down significantly. Socio-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Mexico will depend upon a profound change in structures, practices and attitudes surrounding loan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华侨数量不断增长,华侨回国探亲及回国投资活动日趋频繁,华侨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凸显。我国现行的华侨权益保护制度已不能满足华侨权益保护的需要,其原因在于华侨权益保护制度的法治化不足,主要表现为该项制度法理价值的茫然性和法制定位的欠缺性。基于此,应在把握华侨权益保护制度法律属性的基础上,进行该制度的法典化改造,从而实现华侨权益保护制度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以中国女子受辱事件为观察对象,论述了马来西亚华文报纸的特点与功能,指出它们具有高度的新闻职业精神、履行华人喉舌职能、维护华人权益和帮助政府改善施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