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生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命题。中国的民生思想经历了从传统民本思想向近代民生思想的发展和转变。伴随着近代历史的发展,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应运而生,它经历了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发展。孙中山不仅坚持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观点,还对社会主义进行现代性的反思,其民生思想的发展深刻体现了他对社会主义的追求。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孙中山的民生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杜振兴 《工会论坛》2011,(2):170-171
毛泽东民生思想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坚实的形成条件,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民生思想既是对马克思和孙中山的民生思想的继承、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传承,还是革命建设时期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经萌芽、成型、妥协和修正几个阶段,最终成型。其核心是土地资源的公平配置,促进民生和共同富裕。其“平均地权”的思想和方法对解决当今中国房地产权利配置失衡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百余年来,孙中山先生和中国共产党人都十分关注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将执政的重点指向民生,是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创新发展和历史性超越,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在中国人民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过程中,人人都将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孙中山和毛泽东等伟人的民生思想,为胡锦涛民生思想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胡锦涛的民生思想包括"以人为本"的民生建设、"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五有社会"的目标建设等几个方面。胡锦涛的民生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孙中山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纲领。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思想,节制资本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重要特征,兴办实业、发展教育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孙中山创立了民生主义,中国共产党解决了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也是热烈而坚定的爱国者。他为追求民族独立、祖国富强、民生幸福,英勇奋斗,百折不回,贡献了自已毕生的精力。可以说,爱国主义思想与孙中山一生的革命事业密切相联,贯穿其革命学说的始终,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研究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文化应包括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与理论体系,经济思想与社会主张,军事思想与战略技术,以及以上三方面所蕴含的文化元素,更包括孙中山的文化思想、文化成果和文化遗产等。孙中山既是一个政治符号,也是一个精神符号、文化符号,中山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其精神内涵反映在敢为天下先、民生为生命、开拓创新、兼容开放、天下为公与博爱等方面。孙中山文化的当代价值在于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凝聚全球华侨华人精神、连接一带一路战略、融通伟大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梁启超在20世纪初最早提出的,但他后来扔掉了这面旗子。后来,民族主义思潮在留日学生中逐步高涨,为孙中山提出民族主义纲领作了思想准备。孙中山则把反满口号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始终联系于一体,不仅把民族主义同民主、民生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突出地强调民族平等的观念,既不容许其它民族压迫和奴役本民族,也不容许本民族反过来去压迫和奴役其它民族,提倡的是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合作。这种民族主义是极为健康向上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俄罗斯最近公布的档案资料,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关于同苏维埃俄国(苏联)军事合作计划的产生、发展及其意义。文章指出,孙中山与苏俄(苏联)军事合作的思想和计划,是孙中山与苏俄(苏联)合作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促进了苏联、共产国际与孙中山国民党的联盟,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而且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孙中山与苏俄(苏联)军事合作的思想和计划,首先表现于1925年间苏联与冯玉祥国民军的合作,还表现于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北方地区开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与苏联进行的长期合作,直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而提出的社会革命纲领,是三民主义中最能显示其所处时代特征部分。它作为孙中山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对我们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启迪:在农地增值收益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切实改善民生,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和自身全面发展的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改善民生的战略价值、改善民生的内涵与总体布局、改善民生的基本动力和外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关于改善民生的思想,逻辑严密、蕴涵丰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生思想,在鼓励当时军民克服困难、争取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时代变局与中国社会转型是孙中山和谐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前提。在内容上,孙中山和谐思想是涵盖政治、经济、民族以等诸多方面的广义和谐。孙中山和谐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民生经济思想研究在跌宕起伏中不断发展。以有关学术论文为载体从时间分布、文献源、研究团体及焦点变迁四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显示:该领域研究团体及学术阵地还不太成熟,文献源集中趋势不明显。有关孙中山民生经济思想的研究内容和主题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日益多元的变迁过程,体现明显的时代特征。建议未来研究要祛熟悉化,寻找突破点;活化内容,提高实效性;多维透视,尝试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敬仰孙中山、向往革命是宁武爱国思想和革命意识形成的基点;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是宁武爱国思想向革命思想升华的起点;响应孙中山号召、开展武装斗争是宁武爱国思想转化革命实践的突出特点;拥护孙中山、继续革命是宁武爱国思想与革命实践结合的闪光点;秉承孙中山不断进步精神、真诚接受共产党人帮助,是宁武早期爱国思想与革命实践的光辉顶点。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与近现代中国发展关系密切,尤其是他关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改革思想对今天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影响巨大。"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的主要思想和革命旗帜,体现在今天中国改革和发展上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实现国家民主法治文明和谐、实现人民富裕自由和享有幸福生活。因此认真挖掘孙中山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于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先生一直致力于改造中国落后的教育状况,对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孙中山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本文从传统教育与现代化教育的关系、中国教育与外来教育的关系以及教育现代化与社会主体结构的关系等方面,阐述孙中山的教育现代化思想,从中吸取启示,以裨益于现实中国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国家的统一富强,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思想遗产。在孙中山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孙中山选集》,我们可以多处看到他论及“经济与国家统一”的关系。经过辛亥革命失败后痛苦的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在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旧中国,内有封建军阀割据,外有西方列强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压迫,要想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几乎是无路可寻,只有先求国家政治上独立与统一,才能为“发达资本,振兴实业”创造良好条件。他在1924年8月《民生主义》这篇文章中说:“我们的…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的道德思想及其实践 ,对于当前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颇具借鉴意义。一、孙中山道德思想的认识渊源孙中山的道德思想 ,是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 ,是服务于三民主义政纲的 ,因此 ,它主要是调整反帝反封建的中国人民之间的行为规范 ,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道德范畴。孙中山的道德思想在认识渊源上 ,一是西方近代博爱、平等的道德 ,一是所谓“中国固有的道德”。在孙中山道德思想的发展过程中 ,他前期较多主张学习西方近代伦理道德思想 ,而后期则积极从中国传统道德中吸取其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宪法思想中有关于权力必须受制约和监督、“民权”和“政府权”互相牵制的内容,这与我国现行宪法不谋而合。然孙中山的政府权力制约思想有他的英雄史观和阶级观念所造成的局限。本文从“民权”与“政府权”视角,揭示了孙中山的权力制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