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阿昌族是云南省七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但却有着足以立足于中国乃至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传统——作为民族标志的“窝罗”节及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作为民族“品牌”的“阿昌刀”,作为新兴的民族经济希望之星而冉冉升起的“水稻王”豪安公与阿昌族茶园等等,无一不浸润着阿昌人世世代代的血汗与智慧。  相似文献   

2.
陈静文  ;董丽娟  ;徐传超 《前沿》2014,(17):220-221
1624年荷兰占据台湾,开始对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荷人在大员建热兰遮城堡,作为其政治中心。诸多因素导致热兰遮城的修建耗时较长,其又是本岛上第一座政治性建筑,现即台湾最古老的城堡。  相似文献   

3.
甘奇 《传承》2011,(23):64-65
黎族神话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最原始的叙事文学,黎族神话从侧面向我们展现了原始社会黎族先民的生活状况和自然环境,从黎族神话的创世说、人类起源说、洪水神话、反抗自然灾害神话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黎族神话和中原地区神话之异同。  相似文献   

4.
漫画     
就到遮家去吒就到遮家去吒就到遮家去吒就到遮家去吒就到遮家去吒就到遮家去吒就到遮家去吒就到遮家去吒就到遮家去吒就到遮家去吒就到遮家去吒就到遮家去吒就到遮家去吒就到遮家去吒v漫画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方神话的丰富完整、瑰丽多姿,已引起国内外神话研究者的关注。南方神话中最富有代表性和特色的,又首推云南少数民数神话。那末,云南少数民族神话的概貌如何,有哪些类别和特点?本文试图对此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是一个不曾彻底崩溃的神话王国的话,那末,佤族神话则是这个神话王国中最古朴的珍品。由于历史上阿佤山中心区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文化生态,使佤族神话大多得以活的形态存留下来。这对于我国神话学的研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本文拟从文化生态这一背景上对佤族神话进行考察,并力图从中探索活形态神话的基本特征。一若以故事内容作为分类的依据,佤族神  相似文献   

7.
苏莫遮     
苏莫遮,古代西域流行的一种歌舞戏,源出波斯,苏莫遮原意可能指帽子或披巾。此种歌舞戏的特点是扮演者头戴面具或帽子,故用苏莫遮冠名。我国汉文史籍上称为“泼寒胡戏”,用的曲子为《苏莫遮》。苏莫遮随丝绸之路东传,曾盛行千康国、龟兹、高昌。南北朝时传入中原。唐初流行于中原城坊与宫中。至唐玄宗先天二年因一些臣官上谏而下诏禁止,但《苏莫遮》音乐仍在传播。天宝十三载唐玄乐署改乐名。将《苏莫遮》改  相似文献   

8.
百越族系稻作神话初探--以壮族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子贤 《思想战线》2003,29(1):67-71
近年来考古发掘实证资料证实 ,我国南方已有上万年的稻作栽培史。剖析、比较以壮族为代表的百越系诸民族活形态的稻作神话与相关民俗 ,并结合古越人的文化特征进行综合审视 ,可以初步确认百越系诸民族及其先民古越人的稻作神话 ,当属东亚、东南亚最古老的稻作神话。  相似文献   

9.
最危险的有关领导能力的神话就是“领导者是天生的”。这个神话将人们简单地分为有神赋能力的或者没有的。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事实上正好相反,领导者是后天塑造的而不是天生的。  相似文献   

10.
傣族神话是傣族民间文学散文体中最有特点的一种文学样式;傣族叙事诗又是傣族韵文体中最有特点的一种文学样式。后者的作品不但极为丰富,而且独具一格,是傣族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大高峰,也是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之花。傣族神话是傣族民间文学中最富于幻想一种样式,是最古老的艺术品,是人类童年的产物,是傣族先民萌芽状态的文学。傣族神话把原始社会里的历史、哲学、法律、宗教和自然科学融为一体。如果说原始社会所产生的诗歌“是人民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  相似文献   

11.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也有比较完善的历史典籍,是云南较大的世居民族之一。2005年10月,我参加“少数民族文化变迁调查组”,对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遮乡傣族文化变迁情况进行了调查。勐遮乡所在的勐遮坝子是西双版纳最大的坝子,总面积达23万亩,为勐海县稻谷主  相似文献   

12.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公元1050年夏,王安石任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期满,离任返回故乡江西临川,途径杭州,登高望远,写下了这首《登飞来峰》。  相似文献   

13.
●辛吉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头号网球选手,正在用她的汗水与青春书写着当今网坛神话。  相似文献   

14.
昊夫 《人大建设》2001,(6):28-30
获嘉县检察院反贪局成立于1996年元月,当天在挂出的获嘉县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的牌子上,一朵大红花遮住了“反”字。这一遮就“遮”出了一连串离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伊家慧 《前沿》2015,(1):144-148
《佛所行赞(Buddhacarita-kavya-sutra)》是一代高僧马鸣的佛传史诗代表作,在佛教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历史上流传极广。从宗教学的角度来讲,其恰好能够反映出宗教神话的最初形态,正是宗教神话最初创作者心路历程的记录,因此其在这一点上极具研究价值。诞生、降魔、涅槃是诗中最重要的三个部分,同时也是释迦牟尼一生中最关键的三个时刻,具有明显的神话特征,因此作为研究的中心。  相似文献   

16.
有人曾说:“幻想的头可以高昂在九宵云外,而幻想的脚是必需站在地上的。”这应成为我们对待和研究神话的根本态度。神话作为古代先民用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为基础创造的精神产品,不仅深刻地暗示了当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而且还蕴藏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对自然与社会的一定程度的认识、理解以及信仰、崇拜等思想文化和感情。也因此,在探讨人类古代历史发展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分析中,神话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其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对各个具体神话所具有的暗示和文化内涵进行有意义的揭示。羿神话是中国上古神话中最杰出的篇章之一,这个神话所暗示和蕴含的究竟是些什么呢?本文将对此作一些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唐蒋云露 《传承》2014,(6):108-113
姆六甲是壮族神话谱系中集创世女神、始祖母神和女性文化英雄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首位神话人物。姆六甲神话记录了她创世造人、治世定物等神圣功绩。姆六甲神话是壮族神话中的根基神话。从神话内部进行论证,分析姆六甲神话在内容上对壮族其他神话所起的奠基作用,从神话外部进行论证,分析姆六甲神话所反映的壮族先民生活状况和社会组织形态,以此回观它与壮族诸神话的关系,能使我们明确姆六甲神话在壮族神话中的源头地位,重新认识壮族这一珍贵的远古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灾后遗留人种繁衍人类的神话,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现,而尤以中国西南地区最为集中。学者们研究此类神话时使用了洪水神话、人类起源神话、兄妹婚神话、人祖神话、创世神话等众多不同的概念。对比来看,人祖神话在概括此类神话的主题,以及统领神话对应的信仰方面,更为妥当。需要指出的是,学界使用人祖神话进行研究成果不多,且较少对这一概念进行严格的内涵限定,导致其与"人类起源神话"这一涵盖更广的概念等同使用。事实上,人祖神话是人类起源神话的一种独特类型,是讲述大灾难后遗留的人种重新繁衍人类并被奉为人祖的神话。以人为祖这一突出特征使人祖神话区别于其它类型的人类起源神话。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创世神话一般包括3类基本神话:天地开辟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族群诞生神话.①这3类神话在叙事内容上尽管各有侧重,但又相互指涉,相互关联,连缀成一个具有发生学意蕴的叙述整体.因此,当我们探究中国创世神话的情节生成原则时,首先应当把中国创世神话视作一个"单一神话"来看待,先探究作为整体意义的"中国创世神话"的情节生成原则、主题意蕴,然后再揭示天地开辟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族群诞生神话的叙述差别及其叙述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20.
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存在神话方面的研究,形成了最初的神话学。神话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认为神话反映了时代的历史事实,也就是神话的历史化。以神话素为分析单位,通过对神话和历史之间互渗关系以及对神话功能主义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发掘神话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