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商谈伦理是协商民主的哲学理论基础.虽然哈贝马斯很少使用“社会合作”术语,但其探讨的核心议题是社会合作的可能性.保罗·利科认为,社会合作的先验条件并不充分,主张对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进行改进.他认为,在社会合作中,普遍化的纯化和先验进路是不必要的,普遍性证明是开放的,商谈伦理兼容于实践智慧.通过强调实践和应用的维度,利科补充了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带有功利主义和目的论色彩,这是对康德推崇自律的主体性伦理学的进一步偏离.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交通”是系统性的价值目标,需要研究交通主体之间(实体性主体与精神性主体)、交通客体之间(五大运输方式之间以及运输物质支持系统与自然生态)、交通主客体之间(人与物或交通软件与交通硬件)的基本伦理关系,并研究如何通过一系列调整优化,使之不断地从冲突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程加快,对我国现有的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交互主体和公共理性的政治哲学向度,商谈治理为我国现代城市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其实现机制在于完善和创新城市管理交互主体结构及其参与城市管理的机制;以民生为导向构建城市管理中的商谈治理机制;建构城市管理中商谈治理所需的政治公共空间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4.
对立法合法性的理解,不能仅限于立法的合法律性。理想的立法合法性应当是建立在商谈主义法哲学视角下的,蕴含交往理性的,融合并超越"合法律性"、"合理性"、"正当性",最终以实现民众之于立法的可接受性为依归的那种属性。立法商谈理论是审视与建构当代中国立法合法性的理想视角,以此观之,立法意识方面的欠缺主要包括:经济决定论和精英决定论,义务本位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从制度方面来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都存在一定的疏漏。建构当代中国之立法合法性,应当首先设计一套完善可行的立法商谈模式,还需要转变立法者的立法理念,提高立法商谈主体的立法商谈能力,以及进一步完善商谈场域及相关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检察制度的改革发展,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问题日益引人瞩目。目前关于检察权性质的"权力学说"和"社会伦理论"都不足以为执法公信力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如何提高执法公信力面临着理论上的困境。根据检察制度的发生学原理以及目前检察权的各项实际权能,应该将检察权界定为一种程序性国家权力。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要求在一个公平的商谈程序中为社会利益主体参与司法过程提供利益表达和整合价值诉求的权利。提高执法公信力必须围绕我国诉讼程序的完善为核心进行,以促进司法裁决的公平公正为目标,一方面需要在制度层面推进检察制度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在理论层面引导检察权回归程序性权力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公共和谐治理需要契约伦理价值规范和价值力量支撑。当前公共治理伦理正逐渐实现从"身份伦理"向"契约伦理"的伦理转型。契约伦理从维系利益和谐的角度构筑公共和谐治理的根基;从促进"我-他"和谐的角度营建公共和谐治理的主体秩序;从增进"群-己"和谐的角度优化公共和谐治理的社会环境。公共和谐治理的伦理实现必须从契约伦理制度和契约伦理精神进行伦理秩序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认为,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生活诸要素或已然达到融洽互动与协调发展的社会或社会发展状态。它不仅包含对社会外在生活整体的规范秩序的“良序化”(罗尔斯语)的严格政治要求,而且也包括对社会内在生活品质的精神秩序的“和谐化”的高度伦理理想。因此,“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社会条件不仅是社会政治制度的公正安排,还需要社会制度运作过程与结果的持续正义。更准确地说,“和谐社会”所内涵的价值目标不仅是要实现普遍意义上的“政治正义”,而且还要求实现深度的社会精神的伦理和谐,因而它应首先是一个政治伦理的概念(行政伦理是政治伦理的一个分支),而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政治观念。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包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我们应该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全面提高生态伦理素养。  相似文献   

9.
由增长性发展观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发展理念的一次深刻革命。这一发展理念的变革要求我们的伦理观也必须实现有决定意义的生态转向———由单向伦理和双向不对称伦理到双向和谐伦理的升级,以便为科学发展观提供强有力的伦理支持。离开和谐伦理的支撑,科学发展观就不成其为“科学”,就会迷失发展方向、发展意义;同样,离开科学发展观,和谐伦理就没有了根基。  相似文献   

10.
对规律的理解要脱却机械决定论将其看成确定不移趋势的窠臼,规律应该也仅仅可以定义为“规则”。人类历史既然是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那么实践就是历史,历史就是实践。这样,历史的规律(规则)也就是实践的规律(规则)。实践包括主体对自然和自身两类客体的改造活动。因此实践的规律(规则)就必然是调节主体之间、主体与自身之间以及主体与自然之间的规律(规则)。而最能够统领这三块领域的规律(规则)则是“和谐”———既包括实践过程的和谐,也包括实践结果的和谐。历史规律(规则)从最终意义上说即“和谐”,“和谐”是贯穿于历史规律(规则)的线索。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充分印证了这一规则。  相似文献   

11.
浅论女性话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女性话语是女性意识的反映,标志着女性对男性传统话语霸权的反抗与反拨,而女性意识是女性对自身、对自身作为一个相对于男性的群体、对自身所应享有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定位的认识.如果性别不会消失,性别或社会性别差异就会永远存在.强调女性主体性,不仅要改变女性对于男性的从属关系,而且要改变女性对于国家的从属关系.女性话语标志着女性对自我精神力量与价值的探寻.  相似文献   

12.
网络作为公共舆论的重要平台,使得公民的话语权在网络空间得到全新的实现。网络公共领域的话语表达所表现出的匿名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话语权的行使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公民问责和实践话语民主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3.
语境是语篇赖以生成的环境,语篇的理解离不开语境,语境是影响语篇理解的关键因素之一。语境在语篇解读中具有解释、制约的功能,具有补充、生成功能,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和语境重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福柯在其权力理论中阐明了权力的微观化与普适性,成为研究网络空间知识.权力问题的理论资源和叙事视角。网络空间自身具备的社会特征和后现代取向为知识状态的变更提供了极富生机的沃土。知识与权力在网络环境下的互观与关联所形成的生存图景,把现代社会推崇的理性模式置于颠覆的边缘。  相似文献   

15.
话语权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如同语言内涵的丰富多彩一样,不同学术流派对话语权的理解也各式各样。一般来说,话语权观可以分为三大流派:后现代主义学派的话语权观、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话语权观以及后殖民主义学派的话语权观。三派之间或相互承接、或相互批判,极大地丰富与拓展了话语权理论。  相似文献   

16.
试论文化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智 《外交评论》2003,(1):83-87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文化外交成为外交的一种新型方式。本文试图从跨文化的国际传播角度,结合外交实践,探讨文化外交的内涵、外延及其地位作用。该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拓展对外交概念的理解,强化外交活动的自觉,加速全方位、立体型外交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只要人类没有超越阶级社会,意识形态领导权或曰话语权之争就不会停止,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带来中国社会的转型,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在全球化背景下涌入中国,这引致中国民众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以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对民众思想的影响严重削弱。当代中国肩负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任务,是要在和其他意识形态话语共生、斗争的中国话语系统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8.
语篇语言学研究人们如何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来实现交际目的。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途径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语言材料、语篇结构、语篇模式、语言分析、语篇能力是其核心思想。在英语教学中要构建一个真正意义的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9.
女性话语角色与交际语言常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女性角色意识的自我认同,影响了女性交际语言常量,为弥补言语量的不足,女性常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语言的辅助形式进行补充。这种独特的弥补方式的背后反映的问题,是与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20.
浅谈预设在戏剧语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设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 ,近年来已被许多语言学家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进行诠释。这种语言现象的三种体现形式———语义、语用和心理预设 ,为剧作家的创作 ,从构筑戏剧结构、推动情节的曲折发展 ,到表现角色语言的含蓄并揭示人物性格 ,创造了无限的空间。观众或读者因具备作品中涉及到的预设信息 ,可以较顺利地欣赏剧情、品味角色 :但不同的文化背景又会使他们对作品产生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