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简称东北航校)在吉林通化宣告正式成立,习惯上被人们称为"东北老航校"。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被誉为人民空军和新中国航空事业的摇篮。  相似文献   

2.
人民空军是在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准备,克服了重重困难,独立自主地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还在党的初创时期,毛泽东等我党领导人就认识到创建空军的重要性,并借助各种机会培养、保护和储备自己的航空人才。1924年1月,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同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大沙头创办了航空学校,那时候我党就有3名党员参加了航校学习。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国共合作破裂。为了继续培养航空人才,我党又从莫斯科东方大学和列宁学校的留苏学生中,选调了18名党团员转到苏军航校。这些学员,后来大部分成为新中国航…  相似文献   

3.
东安地区在解放战争时期归台江省辖,日伪时期曾称东安省.东安地区包括鸡宁(现鸡西市)、密山(现密山市知一镇)、虎林、宝清、饶河和东安市(现密山市密山镇),共辖五县一市.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安根据地是东北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我党我军所重视。中共中央在1945年间月用日就曾明确指示东北局要“注意东北长期永久根据地之建立.即在通化、延吉、宁安、东宁、密山、穆桂等地区,必须派必要的老部队和干部去开辟工作,建立后方,建立工业,组织与训5练军队,开办学校,以便能源源供给前线,如汉高祖之汉中”.①其中的密山…  相似文献   

4.
刘亚楼从苏联回国不久,被中央军委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1947年2月,东北局派刘亚楼到东安检查航校工作。 早在20年代,我党就开始关注航空事业,培养航空人才了。1925年至1936年的11年间,我党先后派出5批共20多人到广州 孙中山先生办的黄埔军官学校航空班及苏联的航空学校学习航空技术,其中先后学成的有常乾坤、王弼、唐铎等人,他们是最早置身于航空事业的中国共产党人。但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党未能组建起自己的航空队。  相似文献   

5.
1946年3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所军事航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通化成立。航校初创时期,所使用的训练器和物资大多为日本侵华关东军部队残旧日式飞机及器材。航校即以这些残旧器材为我军训练出一批又一批自己的空地勤人员。但不久,这批为数不多的日式飞机及器材也日渐消耗殆尽。1948年春,飞行训练器材保障日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5,(1)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东北遗弃了大批的航空器材,中共中央决定在东北创办一所航空学校,为日后建立人民空军培养航空人才。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军队的高层领导人把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曾在苏联学习过航空的常乾坤、王弼等人。1945年9-10月间常乾坤、王弼等先后率领30余名航空技术干部分两批从延安出发,日夜兼程  相似文献   

7.
在抗日战争期间,海外华侨组织“华侨航空救国协会”,捐款献机,创办航校,培训飞行员回国参加空战,为保卫祖国领空屡建功勋,做出重大贡献。 华侨有着“航空救国”的光荣传统 中国航空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和海外华侨的努力献身分不开。华侨旅居海外,较早接触到航空这门新兴科学技术。把飞机看作是安邦兴国的有力工具。这是华侨“航空救国”思想的来源。早在本世纪初,当美国莱  相似文献   

8.
《湘潮》2017,(11)
正夏伯勋,原名蔡绍叔,1917年1月26日(阴历)出生在湖南澧县,1935年参加红军,1938年改名蔡绍俶,后在党中央派往东北组建航校和空军之前,因考虑要通过国民党重重封锁线,在延安出发之时按组织要求重新改名,依母亲姓氏改为夏伯勋。他是我党空军的元老飞行员,老东北航校的飞行教官,我党第一个歼击机中队首任队长,第一个喷气式歼击机飞行团首任团长,空八军军长,济南军区空军副司令  相似文献   

9.
空军初创,他是第一批航校校长. 方子翼于1917年出生在"将军县"--安徽省金寨县,1930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1938年受党委派,进入新疆督办公署航空队第3期飞行班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他被任命为"八路军总部航空队"队长,尔后率队开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飞行训练科长、飞行教育主任等职,主管全校的飞行训练.1949年11月3日,接到上级通知,方子翼前往北京,到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处接受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张璐 《党史纵横》2012,(8):51-55
东北讲武堂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执政东北时期创办的综合军事学校,与当时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以及后来的黄埔军校,并称为民国四入军官学校。从这所学校里,曾走出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千古功臣张学良,军事奇才郭松龄,赫赫有名的中共将领吕正操、马本斋、万毅,著名作家萧军,以及众多热血救国的抗日义勇军将领。  相似文献   

11.
南昌航空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创办于1980年(前身为南昌航院夜大学、函授部、成人教育处),是学校统一管理和实施成人高  相似文献   

12.
叶慕安 《世纪风采》2013,(10):34-42
王海,山东威海人。1944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为山东威海青年中队队员,在山东革命大学学习。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6月参军,为东北航空学校机械队学员、机械员、飞行员。  相似文献   

13.
正1936年春至1937年夏,在小兴安岭密林深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了政治军事学校。此时,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各部按照《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的要求,一律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是在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发展时期创办的一所培养抗联军政干部的正规学校,为适应抗战需要培养造就了一批军事和政治干部,在东北抗  相似文献   

14.
第一支飞行队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中央机关从河北平山西柏坡迁入北平。当时长江以南地区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空军随时可能对北平进行骚扰和轰炸。为了确保定于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政协会议的顺利召开和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中央决定建立一支飞行队,负责北平的空中安全。遵照中央的指示,飞行队于1949年8月15日正式成立。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担负作战任务的飞行队。这个飞行队的队长由徐兆文担任,政治委员是王平阳,飞行员大部分为驾机起义的原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少部分为东北老航校受过双发飞机训练的飞行员。作战指挥和飞行训练…  相似文献   

15.
春华秋实,创办近20年的大连开发区以日渐强壮的体魄和日益强劲的牵动力成为大连乃至辽宁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攻坚战中,他们发挥开发区的比较优势,肩负起历史赋予的新责任,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创造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新环境,搭建起一个突破体制性障碍和解决结构性矛盾的平台,打造起一个国有企业焕发青春的重生之地。  相似文献   

16.
要敢于争取日伪航空人员和技术人员为我军服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抗日战争胜利这一重大历史背景下,中共中央认为,我军建立空军的条件已经成熟,决定在东北建立一所航空学校,为今后创建自己的空军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的东北大学由奉系地方势力1923年创立于沈阳(时称奉天),最初以为东北培养人才为目的。由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与国共内战的进行,该校在创办后的20多年中,大半时间被迫流亡他乡,历尽艰辛。由于以张学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势力与该校有深厚渊源,东北大学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也正因为该校为东北地方势力创办,所以国共两党均自其创办不久就开始在该校活动,期望在此发展力量,争取东北人才。因此.一部民国时期东北大学的历史,既涉及到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地方势力的兴衰,又始终伴随着国共两党的斗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国家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我们这次全会的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在我省视察时和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研究确定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重振辽宁老工业基地雄风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9.
陈熙,1918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兴莲乡。1931年任少共莲塘区委组织部长。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受党中央派遣,进人新疆航空队飞行训练班学习。解放战争时期,奉命到东北创建我党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任飞行大队政治教导员、政委、大队长等职。  相似文献   

20.
《党史纵横》2005,(1):F003-F003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形势下,丹东市劳动教养所依据党的“教育、感化、挽救”六字工作方针,开拓思路,完善求新,创办了人性化的劳教管理方式,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劳教特色之路。他们在劳教工作人性化方面的有益探索,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走在了全国其它省、市的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